城市产业结构、集聚对城镇化影响效应分析
——基于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经验证据

2018-04-16 06:38张廷海
铜仁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城市化产业结构城镇化

李 莉,张廷海

( 安徽财经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在经济发展较快的情况下疾速发展。据统计,我国2015年城镇人口接近八亿,相较于2011年,年均增加1.2%。但由于诸多原因,我国城镇化发展也出现各种问题,如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脱节及产能过剩、城市发展与环境污染等。由于产业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产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产业的发展包括升级与集聚同城镇化水平之间彼此互相影响,协同作用。在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劳动力在供给与需求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同时,劳动力人口与城镇化过程也具有相互矛盾的影响,一方面,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人口最终作为一个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影响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另一方面,由于产业发展所必需的资本、技术及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都汇集在城镇,而这种集聚是有限度的;一旦超过城镇可承受能力就会阻碍城镇化发展。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由于技术水平的提升使产业间的劳动生产率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因而致使中国经济增速低于过去水平。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区域差异,城镇化水平有诸多层次。因此,在我国提出的转变粗放型发展模式,积极开展从人的这一角度去思考城镇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战略背景下,深入研究我国35个大中城市的产业集聚,产业结构升级在城镇化建设中所起的作用,对于进一步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已有大量国内外学者针对城市产业结构、集聚和城镇化的关系进行较为深入地研究,但仅仅从其中的两个方面出发。一是产业结构与城镇化方面,学者们认为城镇化过程中形成的集聚效应促进技术进步,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1-2],同时,在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中产生的推力对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具有推动效应[3-6]。二是产业集聚与城市化方面。一方面由于城市化发展推动技术进步的发展,同时其所形成的技术外溢促进产业集聚的形成[7-9];另一方面城市化发展使得产业发展所赖以生存的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吸引大量资本、劳动力及其他各要素资源集中于城市,从而决定产业集聚在城市的空间布局[l0-13];此外,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产业集聚与城市化之间是非线性关系,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产业集聚会对城市形成“拥堵效应”和“非经济效应”。但产业集聚形成的集聚效应以及巨大的消费需求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14-15]。

通过对以上文献的梳理,发现把城市产业结构、集聚与城镇化三者联合起来的实践分析,在国内并不多见。因而拟将城市产业结构、集聚与城镇化并入一个较为完整的分析框架,结合搜集到的最新的统计数据,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全面地考察城市产业结构、集聚对城镇化的影响,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获取间接经验证据。

二、城市产业结构、集聚对城镇化的影响机制

空间经济学认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集聚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城镇化建设进程,可以认为是城镇化的实质。产业集聚固然能对城镇化产生影响,但产业结构调整对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也同样具有不可比拟的作用。产业结构不仅直接作用于城镇化的发展,而且在产业集聚的基础上对城镇化的发展也起推动作用。基于对上一部分文献的阐述,这里进一步探讨城市产业结构、集聚对城镇化的影响机制。

(一)产业结构与城镇化的互动机制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需要城镇作为产业发展的依托和支撑。产业发展及其结构优化过程中生产要素供给是基础,而有效消费需求则成为了推动产业发展及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一方面,城镇化的建设能够吸引人才、先进技术及大量的资本等生产要素向城市空间范围转移、集聚,助推产业结构的发展,并为产业结构优化提供所需动力。另一方面,城镇化发展带来的劳动力在特定区域内集聚,不但实现了人口增加带来的需求规模的扩大,而且由于人们具有引领消费示范效应的能力,增加该城市消费需求并推动服务业发展,进一步为产业发展提供需求支撑,促进产业结构演变向高水平迈进。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需要产业升级做基础和动力,产业升级过程中需要各种资源要素,这就要求生产要素在产业之间进行转移。这种转移优化不但为社会提供了数量更多、质量更优的产品和服务,而且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在各种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得以改善,推动城镇化水平进一步发展。

(二)产业集聚与城镇化的互动机制

产业集聚与城镇化之间具有相互影响,协同发展的关系。一方面,产业在某一特定区域的集聚使得相关企业得以共享生产要素、基础设施和专业化劳动市场,因此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同时,由于产业集聚形成极化效应,使得优势资源和要素得到较优配置,直接影响城市化质量与竞争力。另外,要素集聚产生的吸聚效应将吸引越来越多的要素集聚,直接推动产业集聚,进一步促进城镇化发展。另一方面,城市化建设为产业集聚提供其发展必备的各项基础设施和相应服务,大大减少集聚的成本。城市化的推进和工资的虹吸效应,使资本、技术、人口等不断集聚于经济发展较好的区域。同时,城市化既是提供各种消费需求的源头,又是满足城市产业集聚衍生出的消费需求的载体,无论是内需或是开放市场需求的增加,都对城市产业的空间集聚有利无害。随着区域间交流空间的扩大,通过城镇化提升所给发达地区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为新兴产业集聚于此提供条件,并推动该地区城镇化的发展。

(三)城市产业结构与产业集聚的互动机制

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受到包括集聚经济在内的很多因素的影响。集聚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自我加强效应使得集聚进一步强化,进而促进该地区吸引更多资源的集中,实现专业化并推动本地产业结构升级。同时,按照克拉克的研究结果能够得出,一些产业在集聚的过程中将发挥积极的前向挤出效应,促使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又使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针对这一点,现有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与服务业的集聚及金融集聚方面,它们在我国当前发展现状下表现得较为明显。制造业集聚必然需要大量劳动力,而劳动力聚集所形成的巨大消费需求进一步带动区域经济增长,进而促进当地城镇化发展。两者之间所具有的相互影响和协同作用也会促使产业结构向更高层次演变,共同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进程。

城市产业结构、产业集聚与城镇化究竟是何关系? 对此需要进一步利用我国 2000-2015 年的 35个大中城市的相关城市级数据进行解读。

三、模型与方法

(一)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为了考察城市产业结构、集聚与城镇化之间确切的关系。本文通过分析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建立以城市化水平的对数形式作为被解释变量。以产业集聚水平(区位熵)、产业结构升级指标的对数形式为核心变量的个体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模型如下公式(1)所示:

为了减少内生性问题对结论的影响,本文均对各变量采用对数形式。考虑产业结构升级与集聚过程中收入、人口拥挤程度以及环境污染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本文引入lnpgdp、lnpepdens、lnSo2-emisn三个控制变量,分别表示人均 GDP、人口密度以及工业二氧化硫(so2)排放量。考虑so2排放量的原因既在于其同产业结构升级过程密切相关,且具有统计上的连续性。具体解释及含义如下表1。

表1 变量定义及度量指标

(二)变量选取与统计描述

本文选取产业集聚度、产业结构升级等指标分别反映城市化进程中产业集聚程度及产业结构升级对城镇化建设的作用。选取的主要经济变量如下:

1.产业集聚度

对于产业集聚度的测算,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方法。基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采用35个大中城市的各自工业就业份额同全国工业的就业份额之比表示产业集聚情况。具体而言,假定Qir为城市r中工业i的从业人数,Qr为城市r第二产业从业人数,Qin和Qn分别表示全国工业i从业人数和第二产业的总从业人数。区位熵LQ见式(2):

2.产业结构升级

对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两方面含义:即合理化与高级化。考虑到我国35个大中城市发展状况各不相同,本文则采取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占国内总产值的比重的大小来表示产业结构升级程度。

3.控制变量

本文引入人均 GDP、人口密度和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三个控制变量,用于考虑在城镇化进程中,人们在收入水平的作用下,城市拥挤度和环境污染程度对城市化的影响。下页表 2给出所有变量的各项统计结果。

(三)数据来源

考虑到中国城镇化建设水平发展的实际情况,省会城市或直辖市是各行政区划发展较快、较为集中体现城市化进程的城市,本文特意选取我国35个大中城市作为研究的对象,本文相关数据主要从2001-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以及一些省、市或自治区的历年统计年鉴等资料中查询并进行预处理得出。通过人口数据计算,或者通过省份或城市的年度统计公报,查得个别缺失值。

表2 变量数值特征

四、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在进行回归分析前,本文使用HT检验、费雪式检验和Hadri LM等方法对各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模型中包含的所有变量的系数均通过单位根检验,即表明面板采用变量的序列都是平稳的,可以运用该模型对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表3为模型回归结果。

通过对模型进行Hausman检验来分析。检验的结果chi值为108.90,这个数值远大于满足原假设所需的数值,因此,相应地就接受固定效应模型。

表 3中变量产业集聚度的系数非常显著。当产业集聚程度较低时,产业集聚吸引劳动力较为集中在某一区域,进而提高该地区就业水平,这对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是若产业集聚达到一定程度后,人口和经济活动的过度集聚超过城市所承载的最大限度,将带来一系列城市问题。

产业结构升级所得到的结果与前人研究及理论相符,产业结构升级与城镇化建设水平之间表现的是正相关关系。这一点可以从现实中得到解释:现今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方向主要是从轻工业向重工业转变,从低端产业向中高端产业迈进。在升级的过程中,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向城镇汇集,一定程度上促进当地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但由于二元经济的存在以及户籍制度的限制,城镇化水平较低。政府也在致力于寻找解决户籍制度约束问题的恰当措施以促进当地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表3 模型估计结果①

经济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人均收入的增加会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聚集。

上页表3实证结果表明,人均GDP每增加1%,城镇化水平相应提升3.4544%。除此之外,人口密度的增加对城镇化建设初期起正向作用:人口较为集中在某地,一方面推动了该地生产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增加消费需求,使得该地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吸引更多劳动力向该地区聚集,最终提高该区域城镇化水平。但人口的过度集中如果超出该地所承载的范围将产生“拥挤效应”,不利于该地区经济发展,进而阻碍城镇化建设。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约束对城镇化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工业二氧化硫的排放对城镇化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对于产业集聚度与产业结构升级的交互项,从实证结果可以看出并不是很显著,这主要是因为产业结构升级与产业集聚之间存在时空上的不一致性。产业升级过程中,产业的集聚效应未能提供足够动力,致使发展脱节。当前我国产业结构总体处于“二三一”模式,第二产业仍是我国的主导产业。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仍处于较低水平,而产业集聚具有区域差异性,不能均衡发展,总体上对城镇化水平作用不明显。但这并不是表明二者联合没有任何作用,相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集聚助推产业结构升级达到一定程度必定会对城镇化建设产生积极的正面影响。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利用中国35个大中城市2000-2015年相关数据,验证城市产业结构、集聚对城镇化的影响。结果发现:从短期来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与城镇化水平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正向相关关系。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助推产业结构升级达到更高水平,从而快速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而产业集聚对城镇化建设进程在短期内具有正向推动作用。产业和人口在某一区域的集中不仅会带动该地经济发展,而且也会催生大量的有效消费需求,进一步吸引更多的产业和人口向某一特定地区集聚,从而推动该地城镇化建设。但由于城市的承载力有限,过度的产业和人口的集中会造成该地过度拥挤,社会成本不断增加,制约城镇化的建设。此外,人均GDP正向促进城镇化进程,而人口密度及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则均负向影响城镇化,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针对我国实际发展状况,应建立适合各地区发展的主导产业体系。即按照各地不同的资源条件以及当地经济基础,寻求比较符合当地发展产业分工的模式,理性对待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方向,防止因产业过度同构而造成资源浪费情况的发生,进而阻碍了城镇化的发展。同时,各地区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进度,增加就业机会并推动就业结构调整,促进城镇化发展。

其次,地方政府应正确对待产业集聚与城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一个能够促进产业集聚与城镇化友好互动的运行体系。同时,为了使城市的集聚功能及发散效应得到应有的发挥,应避免产业在某一区域过度集聚,因此,应加强对技术水平含量较高产业的投资并淘汰产量低及污染严重的企业,实现最大限度地发挥集聚效应,进而推进城镇化的发展。

再次,为最大程度运用产业集聚的“集聚效应”来推进产业结构向更高层次的升级,应加大对制造业及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视程度,即最大可能地发挥它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作用。同时,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技术及资本的投入以提高其生产效率,促进产业集聚。对于制造业来说,应重点发展新型工业化,实现制造业发展模式的转型,促进产业集聚,最终推进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

最后,投资并引进能耗较低、效益好、不污染环境和技术水平含量较高的产业。由于之前发展模式多是“先发展后治理”使城市发展受到阻碍,环境治理成本较高;为实现新型城镇化,应重点防止低产能、高污染产业继续发展,加大监管力度以及提高惩治标准,使得产业集聚效应得以发挥,产业结构升级向高度化发展,使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注释:

① 除后两行之外,其余括号内固定效应模型下为t统计量的值,随机效应模型下为z统计量的值,后两行括号内为p值;***、**和*分别表示在1%、5%和10%的显著水平下显著。

参考文献:

[1] Michael.Amove limit strategy for the level set based structural optimization[M].Cambridge,2012.

[2] 张宗益,伍焓熙.新型城镇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5(5):101-109.

[3] 李书峰,王维才.产业结构演变与新型城镇化互动机理及其反馈机制[J].城市发展研究,2016(3):1-4.

[4] 曹珍.辽宁省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D].沈阳:沈阳理工大学,2015.

[5] 孙叶飞,夏青,周敏.新型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变迁的经济增长效应[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6(11):23-40.

[6] 于骥.产业结构变迁影响我国城镇化实证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17(4):11-16.

[7] HENDERSON J V. Efficiency of resource usage and city size[J].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1986, 19(1): 47-70.

[8] 刘斐.试论服务业集聚与我国城市化的互动关系[J].中国商贸,2013(2):165-166.

[9] 杨林,袁鑫,滕晓娜.产业集聚对山东省城镇化助推作用差异性的实证分析[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4(2):138-143.

[10] Marshall, A.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8edition)[M]. Macmillan, 1920.

[11] SCOTT A J.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A geographical agenda[J].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1986, 76(1):25-37.

[12] 刘望辉,张奋勤,刘习平.产业集聚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5(24):140-143.

[13] 杨仁发,李娜娜.产业集聚能否促进城镇化[J].财经科学,2016(6):124-132.

[14] 宋铮.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5):192-195.

[15] 洪进,高永,杨洋.创意产业集聚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来自2004—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7(2):73-79.

猜你喜欢
城市化产业结构城镇化
关于“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批复
税收政策对东营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意义
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经济学研究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基于Shift-share的成渝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研究
中国早期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城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应对之道
城镇化与报纸双赢——二论赢在守护这张纸
基于“两基准”理论新解释的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