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
摘 要 新课标下,提出语文教师应对小学语文阅读拓展教学引起足够重视,大力开展语文阅读拓展教学课程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使有效的文本扩展成就高效的阅读课堂。
关键词 小学生;阅读;拓展
中图分类号:G25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5-0094-01
课外阅读是小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语文课外阅读作为学生自我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既是对学生自我能力培养和全面素质提高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对学校教育及语文学科的拓宽、延伸和补充。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是要靠长期的大量的积累才能形成的,要让学生有大量的积累,必须让其广泛地阅读,不能只满足于课内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阅读内容。因此,加强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引导他们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小学生素质,培养21世纪新型人才的要求。
一、认识课外阅读对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原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引导学生阅读描写英雄人物的生活与战斗的书籍对儿童和青少年世界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他说,如果一个人在少年和青年早期没有受到这些珍贵书籍的鼓舞,如果他们不为书中描写的英雄人物的行为所感染而进一步考虑自己,那么就还不曾受到过真正的教育。只有当青少年在生活道路上确定了要以英雄人物为榜样的时候,他才会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因此我们要创造条件,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使他们振奋并终生难忘的书。
课外阅读是解决学生负担过重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每一位语文教师都会发现,凡是读书多的学生知识面就较广,思维就较敏捷,遣词造句等写作能力也较强。
课外阅读是开发学生智力的有效途径。课外阅读除了能够使学生增长知识、培养美德、提高能力,还能够促进他们智力的开发。这是因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一样,是由感知﹑思考、推理、想象等一系列心智活动和行为构成的,同时还有阅读需要、动机、兴趣、态度等各种意向因素的渗透。所以,它不但有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而且有益于学生智力的开发。而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二、做好课外阅读指导工作
首先教给学生选择读物。有的学生对读物的选择不够,我们认为向学生们提供相应的读物就成了教师责无旁贷的事。一般的说,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阅读能力,思想状况,兴趣爱好和需求来选择适当的有益的读物。
要与学生的心灵世界息息相通。小孩子天生爱幻想,这就决定了他们爱读带有幻想的故事。童话故事具有幻想性,故事里面的人物是虚构的,环境是假设的,情节、事件也不是生活中實有的,但幻想中却往往寄托了孩子们的希望和理想,折射出他们内心的精神追求,因此,对于孩子们来说具有很大的魅力。科幻小说不仅具有幻想性,而且还带有一定的科学性,是人们美好愿望的一种体现,和童话比起来,更具有现实意义。
可以选择的合适的课外读物。在当今多元文化交汇的时代,许多孩子喜爱卡通漫画、通俗故事、作文选编等。这是一种感性化、浅层次的功利性阅读。功利性阅读本无可厚非,但绝不应该成为学生阅读的主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说,只有多读经典作品,才能完善他们的人格,丰富他们的人生底蕴,引导他们走向积极健康的人生之路。
人文、社会科学的普及读物。社会科学的读物对于小学生而言似乎过于深奥和遥远,其实有很多的社会科学方面的作品还是完全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作为吸收新知识和涉猎新领域方面最有优势的小学生,必然不能在社会科学这一领域留有空白。经典著作中实际已经包括了很多的哲学、历史、伦理学方面的内容,教师可以从浩如烟海的作品中收集整理部分适合学生阅读的社会科学读物。
自然、科普、科幻读物。自然、科普、科幻读物向青少年儿童介绍大量新鲜的科学知识。它们可以打开青少年儿童心灵的科学之窗,激起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奠定基础。
时文佳作。这些读物,有的接近生活,有的可以学生开阔视野,有的能引起学生关注社会及自身周围存在的一些现象,以便其能正确对待这些现象,把握自己。
三、课外阅读方法的有效引导
课外阅读是教学在课外的延伸。搞好课外阅读,关键在于让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使学生会读。
(一)精读与泛读相结合
从应用的角度看,泛读是最常用的阅读方法。当今社会处于知识裂变的时期,信息含量大,变化大,绝不可能对所有篇目详加研究。因此,要指导学生读书先读前言,目录,读报先看标题,栏目,在浏览中形成粗略印象,借此选择图书,寻找资料。同时,学生在课外阅读时,要有重点地选择一些与学习密切相关或自己最感兴趣的章节进行精读,读的时候边读边想,在文章紧要处,感触最深处圈点勾画。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只有根据自己阅读的需要,把他们有机结合起来,久而久之,才能获得较多的知识和信息,真正做到读有所得。
(二)摘录与随感相结合
许多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往往过多注重于书中的故事情节,收效甚微。因此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要求学生随时把精彩优美的词句,片断摘录下来,广撷博采并内化吸收,学以致用。新课标注重学生个性化阅读,让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要求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特别是阅读完名著之后,要思收获,谈体会,发表见解和主张。要做好这一点,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写读后感,真正让学生读有所得。
(三)阅读与争鸣相结合
阅读后,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阅读情况,讨论解决疑难问题,交流心得,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学生不仅掌握更多的信息,也能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