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新河
[摘 要] 向量是高中数学较为特殊的内容,具有双重特性,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常将向量作为纽带来串联几何与代数知识,用以考查学生处理综合问题的能力,也出现了一些优秀的经典考题.
[关键词] 向量;几何;代数;思想方法;模型
经典再现
向量作为高考最具代表性的内容,常常将几何知识和代数知识相串联,构建出一类经典的高考题——几何与代数综合题,其作为把关题时常出现在历年的高考命题中,下面笔者探究2018年江苏省高考数学卷的一道向量考题.
分析:本题目构思巧妙,题设简单,以平面向量为载体串联起函数、曲线方程和几何关系等内容,是典型的一类点在曲线上的综合问题. 对于该问题有多种求解思路,从向量性质来概括可划分为两类:一是根据向量的几何定义,构建研究位置关系的几何模型,利用几何性质求解;二是基于向量的代数性质,通过向量的坐标运算,构建研究问题的代数方程,通过解方程或解不等式的方式来求解. 两种思路是对几何与代数领域的知识运用,充分体现出向量所具有的特性,该题的策略分析具有启示价值,下面进行解法探析.
细品解法
向量的构建离不开平面直角坐标系,而坐标系内的几何关系计算离不开代数运算,对上述考题可以从几何和代数两个方向进行解法探究.
1. 几何之思
2. 代数之思
本题的求解可以参考解析几何向代数方程转化的方式,提取题干中的关键条件,根据条件的定义和性质分别转化为对应的代数运算、列方程,然后通过解方程求解.
3. 数形之思
从解析几何的常规求解思路来看,还可以采用更为简洁的数形结合的分析方式,即首先根据题干条件构建几何关系,然后结合几何模型分析圖形的特征,最后根据几何的特征关系建立研究几何模型的代数方程.
4. 向量方程
上述从几何建模、代数分析、数形结合和向量定义四个角度呈现了以向量为背景的解析几何问题,无外乎根据向量的几何与代数的双重特性构建分析思路,除了几何建模分析只需要单纯地利用几何性质求解外,其他三种解法存在一个共性:设点,借助向量的桥梁作用寻求关于点坐标参数的关系. 掌握向量问题的构建思路和理解解法共性是问题求解的关键,也是该类问题思维层面考查的重点,学习解题时应多加注意.
联想拓题
以向量为载体考查几何与代数综合知识成为近几年高考的命题趋向,上述考题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对于向量积为零的理解,代数上表示的仅是一种运算,但在几何中却是两线垂直的关系,合理利用可以巧妙建模.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Ⅲ第16题)已知点M(-1,1)和抛物线C:y2=4x,过C的焦点且斜率为k的直线与C相交于A,B两点. 若∠AMB=90°,则k=__________.
上述解法与常规的对于条件“∠AMB=90°”的处理不同,而是利用向量积为零的几何性质进行转化,该种思路也是大多数解析几何问题向代数运算转化的策略之一,关键是要深刻理解向量的几何定义.
思考感悟
上述呈现了向量为背景的解析几何问题的求解思路,基于向量积的性质展示了“向量转化”到“向量利用”的拓展过程,其思维过程具有一定的学习价值,下面将结合实践思考该类考题的解题启示.
1. 考题突破之源——定理定义
综合问题的求解过程实际上就是对条件的转化与变形过程,即根据题干条件的定理和定义对其进行拆解、变形,使其转化为具有某种关联的条件链,进而构建一个完整的研究模型.如上述考题在处理向量积条件时,分别基于向量积的几何与代数定义,转化为两条直线的垂直关系和关于点坐标参数的方程,进而建立了对应的分析模型.因此对于综合问题的突破之源应是对数学基本的概念、定理和定义的理解,不仅需要理解基本知识的表层含义,还需要从知识联系性角度出发掌握该知识的转化策略,如勾股定理,需要掌握其几何性质,同样需要理解其方程意义. 以条件的定义作为考题的突破口才是对考题本质解法的挖掘,才能真正切中考题要害,以“点”铺“面”形成解题思路.
2. 考题突破之法——数学思想
思想方法是指导考题求解的思想指南,也是考题学习的重点所在,“解一题,通一类”题背后隐含的实质就是掌握问题求解的策略,明晰问题研究的思想方法. 在中学阶段学习思想与知识同等重要,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离不开解题思想的学习. 分析上述考题,其中解法三的数形结合方法最为简单,解题时首先根据条件建立了研究问题的几何模型,然后根据几何性质建立了问题研究的代数方程,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几何图形向联系,然后利用方程思想突破考题. 其中所涉及的数形结合思想、方程思想、建模思想是解析几何问题常用的思想方法,是实现综合问题简单化和具体化的思想工具. 我们在学习思想方法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具体性,即结合具体问题来学习思想方法;二是灵活性,即解题时要灵活变通,可以多种方法融合使用,用方法为解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