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珍
摘 要:学生初学作文,就像蹒跚学步一样,需要有人搀扶,需要有人告诉他们该怎样走。给学生讲授作文,一次可以讲明一个道理即可,抓住写作规律中的某一点,讲通透,讲明白,再配以具体习作,用写作实践证明所讲道理的正确性,以后再循序渐进,逐步讲明白。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因此,如何搞好作文教学是每个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问题分析;探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小学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是各种各样的,其中最简单又使教师最伤脑筋的问题之一是错别字较多,特别是后进生,往往是错字连篇。尽管教师费尽口舌,还是不能纠正。根据大纲要求,我从二年级就开始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把字词的处理完全交给学生,我只在课堂上检查效果,解决自学中的难题。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又是通过阅读所获得的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运用。因此,我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入手,逐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无论是讲读课还是阅读课,我都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摸清作者的思路。
结合以前的教学经验,我发现影响学生能力提高的原因之一是教师要求过高、过全,不注意阶段性。因此,我从一、二年级开始就对学生进行说完整话,写完整句子的训练。到三年级上学期进行片段训练;到下学期连段成篇。我把三年级上学期所要求的作文大致分成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着重解决一个问题,下学期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练习。 第一阶段的重点是写具体。学生作文写不具体的原因,一是观察能力差,二是没有掌握写具体的方法。针对这两点,我着力指导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使其逐渐懂得如何观察。我一方面引导学生按顺序仔细观察图画,抓住主要内容,展开丰富的联想;另一方面我还有计划地设计了一些跳绳、扫雪、种花等有趣的活动。活动前给学生提要求,让他们注意观察、做好记录、然后做片段训练。 第二阶段的重点是学习完整地、有序地写一件事。小学生写一件事往往次序混乱,不注意对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做完整地叙述,条理不清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带着学生参加一些活动,让他们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周围的环境。看后让学生自己编写提纲,把所有看到、听到、想到的事有次序、完整地口述出来,在此基础上再写出来,大多数学生写得较好。 第三阶段的重点是写事物要抓住特点和重点。这一阶段的作文训练,先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特点和怎样抓特点,再教给学生在作文中如何反映特点。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使学生尽快掌握了写记叙文的要素,为四、五年级奠定了坚实的写作基础。
教学生写好文章不是件容易的事。学生要攻下难点,依靠多写多练,写作水平就会像爬梯子似的步步高升,不知不觉地掌握写作技巧。如我在讲《再见了,亲人》这一课時,就有目的地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最适合儿童的动人情节。让学生细读,得到了不少益处。在此基础上,我又要求学生把这一段改写成一段故事形式的文章,使学生从中悟出了道理,掌握了方法。
作文是观察、思考、表达的综合训练。因此,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以获得写作素材的能力,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主要环节。在作文指导课上,我尽可能运用幻灯片配合教学,分散难点,抓住重点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切实掌握各类题材写作技巧。为让学生获取写作素材,我大胆地让学生到生活中观察,在实践中体验。有时还亲自带学生到田地、果园、河边观察,并作必要指导。这样学生的作文从实际出发,言之有物,基本克服了文中有假、大、空、套的毛病。
此外,在提高语文教学、指导学生写作过程中,我充分认识到,一篇文章选材是由写作目的决定的。教学生写作时,还应加强观察、思考,表达必须从歌颂崇高精神出发,做到作文与育人相结合,才能使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思想健康。由于进行语文教学改革,培养了学生阅读与写作的兴趣,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1]黄 海.小学作文的问题与对策[J].考试周刊,2007(14).
[2]曹新星.让生活走进作文 让作文反映生活[J].吉林教育,20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