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洁
摘 要: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主办,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会承办的“全国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已连续举办6年,集中展现了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排忧解难的贴心人、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心理疗养的知心人、平凡故事的讲述者等多面角色的风采,也成为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进一步明确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的理念,创新竞赛方式;完善激励机制,建立保障体系;加强反思总结,深化成果推广是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的长效保证。
关键词:职业能力大赛;职业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1.案例分析——排忧解难的贴心人
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着家庭关系、恋爱、人际关系、学业、就业等困扰。作为学生最亲近的人,为学生排忧解难是辅导员的最高使命。案例分析将学生工作中常见的问题重现于赛场,侧重于考察辅导员的现场反应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促进了辅导员同行之间的交流。
2.主题班会——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主题班会是在辅导员指导下,以班级为单位,围绕一个专题或问题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是塑造“有爱向上”的班级性格,引导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此环节通过提交视频、PPT 课件进行展示,考查辅导员组织、策划及创新能力。
3.谈心谈话——心理疗养的知心人
学习及生活中迷茫、不满、愤怒等情绪常常引发学生的心理困境,辅导员要做好生活上的引导。谈心谈话以情景再现的方式,主要考查辅导员对相关知识的运用能力以及沟通技巧,同时也是对辅导员思维逻辑、理论知识储备、语言组织、表达技巧的综合考量。
4.主题演讲——平凡故事的讲述者
主题演讲环节通过实时抽取演讲主题,考查辅导员的表达能力,同时也为辅導员提供了舞台,讲述工作中平凡却又感人至深的点滴感悟。
高校辅导员特有的职业属性和角色定位决定了其职业能力必然是综合而全面的。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形式多样,对辅导员的学习科研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等都有明显提高。
2014 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通知,其从基本理念、基本内容出发,为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明确了目标,同时也是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的重要标尺,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大赛的项目和评价标准。
1.明确大赛理念,创新竞赛方式
每年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颁布的《全国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通知》是目前国家层面与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最直接相关的文件。大多数省份每年都会依据教育部颁布的全国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的通知和方案,制定和刊发相应的省(市、自治区)职业能力大赛的通知、方案及规程等。无论是高校还是大赛的组委都应进一步明确大赛理念,既要体现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理念,又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坚持竞赛方式与业务工作相结合;竞赛方式不是单纯由组织者设定,更要得到广大辅导员、学生的参与,采取双向对话、多向对话;积极探索竞赛方式与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的结合。
2.完善激励机制,建立保障体系
作为参赛者,每个辅导员都对自己的参赛设定了预期目标,通过这种竞赛方式,他们会充分地激发潜能、展现特长。当参赛者达到了预定目标,或者取得了高于预期的成绩,就自然而然地转化为一种激励,这种激励不仅表现在物质上,更是一种心理的激励,一种精神的激励。健全而合理的保障机制,有利于增强辅导员参赛的稳定性和积极性,有利于促进辅导员参与大赛的主动性和实效性。
3.加强反思总结,深化成果推广
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舞台上展示出的各类典型问题的解决方法对于解决实践中同类问题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高校应要注重赛后以典型推动反思,要在各个层面、各个范围内大力开展学生工作论坛、沙龙、论文评选等交流活动,促使参赛选手与辅导员进行经验交流,思想碰撞。通过对优秀成果加以推广,有助于辅导员着眼思维品质优化,调整工作思路,最终实现在实践、研究中发展和完善自身的工作能力。
[1]刘新跃.高校辅导员能力大赛的实践与思考[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4(2).
[2]刘小英.论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的进展与动向[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