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倩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建设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将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可通过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组织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校园活动、构筑“互联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平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形式,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今,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并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互激荡中汲取发展动力。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和引领,同时充分吸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不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重要源泉的核心价值观,必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正所谓“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因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引导大学生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远意义。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和传承,已内化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和文化标识,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主要源泉。大力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就是要维系民族之根,建立文化自信,使中华民族及其文化自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坚持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以提高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和主动传承发展能力为重点,大力营造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积极探索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据
中国传统文化的很多因素都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共同点,换句话说,很大一部分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由中国传统文化转化而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 因此,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在教学、研究体系中坚守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命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价值理念都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并且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都可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阐发而来。可见,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用活这些思想素材,是用中国思想智慧讲述中国价值理念的客观要求,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到当代中国人心坎上的有效路径之一。
1.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课程建设
加强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和理论研究,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在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科建设,重视保护和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在课堂教学计划中纳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模块,加快编写优秀传统文化教材,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
如,可以开设诸如《易经》《道德经》《论语》《史记》《古文观止》《三字经》为专题的精品课程,开设诸如“中国伦理学”“中国传统艺术”“唐宋诗词鉴赏”等为主题的选修课,开展专业课以外的文化名人講堂、传统文化学术报告。
2.发挥课外活动的重要作用,组织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
丰富拓展校园文化,推进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等进校园,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开设中华文化公开课,抓好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展示活动。在新生入学、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重大环节和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国庆等重要节庆日,深化主题教育活动;鼓励学生通过学生社团学习研究优秀传统文化。例如,可以鼓励学生成立书法协会、国学社、棋艺文化协会等;亦可举办国学知识竞赛、诗歌美文朗诵大赛、中华经典诵读大赛等各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竞赛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代训,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3.构筑“互联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平台,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熏陶
充分利用校报、校园广播、微博、微信等平台载体,推送通俗易懂、具体生动的传统文化知识,帮助学生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包括进取、包容、博爱、奉献、牺牲等在内的一系列民族精神的熏陶。加强网络教育平台建设,加大网络优质内容供给;加强资源开发,推动网络文化产品创作;充分利用网络、宣传栏等校内文化宣传载体,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如定期播放具有爱国精神、民族精神和革命精神主题的相关影视剧,使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提升思想道德水平。可见,新时期构筑“互联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平台,能有效借助新媒体的宣传作用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达到“目濡耳染,不学以能”的效果。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融入高校立德树人的实践中
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在于入心入脑,因此就要求高校教师在教学、研究体系中充分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命脉。高校教师要根据社会进步趋势,创新教学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立德树人的实践中。例如,高校可尝试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列为必修课,完善课程和教材体系,提升教师整体素质。教师在选取教授内容时,要增加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章和课程,分层次、分内容,使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始终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化,把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培育结合起来。另外,教师要努力拓展中华传统文化类课程建设,使之成为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载体,不断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学科专业和研究平台建设,为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传播及专业人才的培养搭建平台。
[1]钱 婷.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J].职业技术,2017(2):26-28.
[2]王东明,刘姬冰.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1):5-8.
[3]朱军华,马丽霞.将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新西部(理论版),2015(13):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