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合作教学起飞

2018-03-15 08:46贾佳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组内交流数学

贾佳

一个人想要更好地发展,想要获得成功,就需要与别人的合作,同样教育也提倡合作教学;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单纯地模仿合作教学是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成績的。这就要求广大数学老师在合作学习之前需要向学生普及合作教学的意义和内涵。合作教学的目的和意义旨在让学生通过互相帮助、互相监督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团队意识以及合作能力,让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补充完善,从而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目的,就是促进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通过自主的学习来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完成组内任务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能力,在知识的探索过程中提供自己的看法和思路,与同学进行探讨,只有这样才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将学生科学分组以后,教师还应该合理地为小组成员分配不同的任务,小组当中每一个人都要完成自己的任务,否则无法完成整个小组的学习任务,这样一来就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同时每个学生在将自己的任务完成以后,需要同组内成员进行交流,从而得到教师分配任务的正确答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必须互相交流与合作,在遇到问题的过程中需要互相帮助才能够解决问题,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教师在讲解时间计算的过程中,首先要科学地进行小组的分配,之后教师应该为组内布置任务,每一个学生都要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辨别和计算时间,组内其他的学生负责帮助该学生进行判断,如果这个学生的计算有误,应及时地指出,并帮助他计算出正确的时间。在学生的互相帮助下,学生积极参与到了学习中来,对时间的计算方法能够更好地进行掌握,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将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

我们可以用合作练习,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堂练习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今天,具有不定性、探索性的开放性练习,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而运用小组合作进行开放性练习,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给他们以较大的思维空间,使他们乐于交流,从而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天地。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很快掌握了新知,有的学生一知半解,这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练习,让每个学生发表见解,相互启迪,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开展合作练习的初始阶段,学生的讨论合作意识可能不强,这时教师可以加强指导,并安排特定的时间,有意识培养他们合作练习的意识。实施新课程以后,可以把教材安排的讨论题,作为合作练习的素材,这样,既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学到别人的好思维、好方法,更有利于学生表达观点,发挥想象,互相启发,共同发展。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优化组合,强化合作,合理组建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合作交流小组成员的搭配应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习能力、性别、兴趣爱好、家庭背景进行。一般4-6人一组,尽量保证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各具特色,能够相互取长补短,使组内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保证小组竞争的公平性,即遵循“组内异质”原则,形成互补,从而使小组活动有更多、更丰富的信息输入输出,可以激发更多的观点,使全班形成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组建好的合作交流学习小组间力求均衡,无明显差异,便于公平竞争,体现“组间同质”的原则。还有就是要重视学习小组“领头雁”的培养。这“领头雁”必须具有多方面的素质,学习要优秀,责任心要强,并能管住自己,而且乐于助人,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在小组选出自制力较强、组织能力较好的同学为小组长后,对小组长进行“岗前培训”,使其清楚小组长的职责,带领小组进入角色,开展合作,增强小组竞争力。组长负责小组的合作交流组织、检查监督、表扬批评等,让学生管理学生,把权力下放,有助于学生间的交流,有利于小组合作交流的顺利开展。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建立合作学习机制,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存发展的需要。在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加强合作,善于交流,能充分地展示他们或正确或错误的思维过程,体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作者单位:青岛香江希望小学 山东]

猜你喜欢
组内交流数学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的遵循原则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注意问题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探究
错在哪里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