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初中古诗文课堂流淌探究之美

2018-03-10 02:54高翠芳
新课程·中旬 2018年1期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

高翠芳

摘 要:初中语文课堂,应该“上挂下联、左顾右盼”,在探究之中“拨开水藻露出一眼小活泉”,并在“活泉”的浸润中丰富学生的言语生命和精神生命。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是这种拓展之路的引领者、“煽情者”和建设者。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资料收集;探究延伸

有专家言:“从文本出发,不脱离实际,有所延拓,才是语文教学之道。”[1]的确,语文教师一定不要只关心课本上的那些文章,还“嚼烂嚼碎”了喂给学生,一定要让学生与更多的好作品和丰富的相关资料进行零距离接触。特别是初中古诗文教学,更应揪住一个知识点“无限”放大,四处“出击”,以此洞开孩子们的多重视域。好的古诗文课堂,应该“上挂下联、左顾右盼”,在探究之中“拨开水藻露出一眼小活泉”,并在“活泉”的浸润中丰富学生的言语生命和精神生命。

以下是《岳阳楼记》的部分教学情境: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名胜古迹吗?我国古代的三大名楼指的是什么呢?有哪些文人墨客在这些地方留下了诗词歌赋呢?(课前引领孩子们有目的、有条理地收集这些资料,然后在课中交流回答,教师归纳。)孩子们纷纷回答,有的说:“我国古代的三大名楼指的是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有的说:“我读过王勃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得真好。”另一個学生说:“崔颢的《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更让人回味无穷。”还有一个说:“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感人肺腑”……

从以上交流中,可以看出,孩子们课堂的“前戏”做得很足,准备充分,这得益于教师在课前的精心引领。的确,让孩子们在课前搜集与此相关的大量资料,是对课内教学的有益补充。如果教师将这一过程做精做细,必将极大地为课堂增值,为教学增值。至少,课堂上学生不会无动于衷,不会哑口无言,相反,一种“小手常举,小嘴常开,小眼常眨,小脑常动”的气氛会充溢其间。也许“关于三大名楼”的谈论不再是唯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阅读、谈论和交流中,学生历史视野的洞开,自主学习经验的积累以及在此过程中呈现出的思维的创造性、灵活性和批判性,这才是古诗文学习更加需要的境界。

课前需要学生充分地搜集资料,以此拓展课堂的宽度;课末,同样需要师生从文本出发,有所延拓,以此增加课堂的厚度。比如,可以引领学生既与古人对话,也与今人对话;既与历史对话,也与现实对话;既与作家对话,也与更多的名人、伟人对话,如此,“才能释放出更多的教育空间,才能在更大程度上为课堂松绑,赋予课堂更多的活力。”[2]的确,初中生对于古诗文学习普遍有畏惧情绪,如果教师还要“闭门造车”或者死守在课文中的“一亩三分地”中,孩子们哪有持久的兴趣、热情和注意力?聪慧的教师,总是引领学生基于教材,但超越教材,在语文的百花园中渐行渐深。

仍然以《岳阳楼记》的教学为例,在教学临结束时可以进行以下拓展延伸活动:

同学们,知道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含义之后,你知道历史的长河中还有哪些这样的人呢?教室里一阵沉默,于是教师有意识地启发:“想一想那一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诗句是谁写的?”孩子们抢着回答:“杜甫。”“对呀,类似有这样替老百姓说话的人都应该属于这个范畴吧?”这样的提醒之后,孩子们慢慢打开了话匣子:“陆游是这样的人,他曾经写过‘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本文中的滕子京、范仲淹等也是这样的人。”“周恩来总理一心为人民,也是这样的人。”“邓小平爷爷带领中国人民脱贫致富,也是这样的人”,还有焦裕禄,还有孔繁森……

这样的师生对话或者生生对话连古通今,穿越了时空,穿越了教室的边界,穿越了教材的边界,在一个更大的时空内和作者对话,和文中的精神品格对话,无疑能够更好地丰富学生的思想认识,扩大学生的精神视野,成为孩子们品性生长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养料。

我们发现,在教学中,教师并不是单纯地让孩子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而是不断地运用“助产之术”:古诗文诗句中,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类似的句子还有哪些?比如杜甫的……教师有意识地隐藏自己深厚的古诗文文化素养,而有意拓展学生的交流汇报,课堂上不断出现的是“唐代诗人之后还有哪个朝代的诗人也非常关注国家的命运?”“还有谁为天下或者天下苍生而感慨?”“我看看,谁能考住谁?”等诸如此类的激励性语言,让“文本拓展和思维拓展”的意识充盈在教学的每一个细微处,真正让学生走得更远,当然也收获得更多。而这,不正是当下“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所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吗?

对于成长中的初中生而言,因为拓展所打开的语言版图和精神版图愈广,孩子们愈能受到多方面的淬炼、滋养与锻造。初中语文教师应该让古诗文课堂流淌出探究之美,也应该成为这种拓展之路的引领者、“煽情者”和建设者。

参考文献:

[1]祁洪生.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公开课[J].教师月刊,2015(4):43.

[2]陈俊一,程晓云.窦桂梅:站在课堂上的校长[J].教师月刊,2015(2):22.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古诗文教学
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的几点策略
古诗文教学对培养人文素养的思考
如何培养学生在学习古诗文中入情入境
浅论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古诗文教学的利弊
从“意会”走向“言传”
巧用多媒体,教好古诗文
谈用典手法的鉴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