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难故事阅读活动对大班幼儿观点采择能力的影响研究

2018-03-08 08:24杨素萍陈启慧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大班幼儿

杨素萍 陈启慧

【摘要】采用实验法,考察两难故事阅读活动对大班幼儿观点采择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组幼儿在开展两难故事阅读活动后,观点采择总体能力及其子维度——基于已掌握的信息推测他人观点的得分显著提高。研究者据此提出建议:设计切合幼儿兴趣的两难故事开展教学活动,有针对性地发展幼儿的观点采择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发展幼儿的观点采择能力。

【关键词】两难故事;大班幼儿;观点采择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8)10-0032-04

迄今为止,观点采择的概念经历了不断的的扩充与发展。起初,这一概念来源于心理学家米德(G. H. Mead)提出的“角色采择”(role-taking)。他认为,儿童在社会互动中会通过想象他人对自己的观点来形成自我概念。20世纪后半叶,大多数学者将观点采择看作人际交往的过程,个体在此过程中逐步学会区分、协调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形成换位思考的能力(王雪、崔丽莹,2009)。例如,塞尔曼(R. L. Selman)利用两难故事①作为测查工具,根据儿童的反应,将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阶段0:自我中心或未分化的观点采择。儿童完全以自我为中心,意识不到他人的观点。阶段1: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儿童能意识到他人有不同的观点,但将其原因归结为接收的信息不同。阶段2: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儿童进一步理解到每个人即使接收的信息相同,观点也可能不同。阶段3:相互的观点采择。儿童能在意识到自己观点的同时,也考虑别人可能的观点。阶段4:社会和习俗系统的观点采择。儿童能在头脑中同时保存几种观点,并采用大多数人认可的观点。〔1〕20世纪末,我国学者也开始了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本研究借鉴张文新等人的研究,对观点采择作出如下定义:观点采择是儿童在区分自己与他人观点的基础上,对他人的觀点作出准确推断的能力。〔2〕观点采择能力是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关键。〔3〕大班幼儿开始逐步摆脱“自我中心”倾向,拥有的生活经验也日趋丰富,故具备接受观点采择能力干预的可能性。鉴于当前针对幼儿观点采择能力的干预课程尚较缺乏,本研究参考塞尔曼的研究,以两难故事阅读活动作为实施教育干预的手段,探讨其对大班幼儿观点采择能力的影响,以期为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实验组与对照组前后测设计,将样本来源地确定为广西南宁市一所公办幼儿园。该园各项基础设施良好,师资条件优秀,重视幼儿社会性发展,符合开展研究的条件。研究者按照随机抽样原则,在园内抽取两个大班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幼儿人数均为27人。

(二)研究工具

研究者参考塞尔曼的实验,将两难故事《霍莉爬树》作为前测工具。该故事主要讲述霍莉面对爬树救好朋友肖恩的猫与遵守同父亲的约定这一两难情境。研究所设问题分别从故事中角色的观点出发,考察幼儿的观点采择能力:(1)推测他人思想情感(“好朋友肖恩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2)理解他人观点或意愿(“如果霍莉的爸爸发现她又爬树,他会感到怎样”)。(3)基于已掌握的信息推测他人观点(“如果霍莉的爸爸发现她又爬树,她认为爸爸会怎么做”)。(4)跳出故事的观点采择(“你会怎么做”)。其中,最后一问是测查大班幼儿观点采择能力的总任务,其余三问为子任务。为方便对测查结果作量化统计,研究者对幼儿前三问的相似回答进行归类,最终分为A、B、C三个层级,依次表示采择能力较强(记2分)、采择能力中等(记1分)和采择能力较弱(记0分)。第四问为开放式提问,研究者需将幼儿的回答转换成书面材料,并对每名幼儿的观点采择能力进行记分。具体记分规则如下:未进行观点采择或仅采择自我观点记0分,采择他人观点记1分,采择两种观点记2分,采择多种观点记3分。经检验,该测查工具的克朗巴哈α系数(Cronbachs Alpha)为0.61,表明其信度较好。考虑到幼儿当前的理解能力,所采用两难故事的叙事性较强,故未能呈现较高的结构效度(KMO值约为0.5)。

用于后测的工具是研究者以《霍莉爬树》故事为原型改编而成的新两难故事。新两难故事的结构、问题设置及难易程度均与原故事保持一致,克朗巴哈α系数为0.63。

(三)干预方案

1.干预材料

本研究对实验组幼儿开展两难故事阅读活动。所选故事均符合两难故事的基本结构,所设问题分别从故事中角色的观点出发,涉及推测他人思想情感、理解他人观点或意愿、基于已掌握的信息推测他人观点和跳出故事的观点采择四个方面。现以故事《乔治的玩具》为例,说明两难故事阅读活动的开展方案(见表1)。

2.干预实施

研究者对实验组的27名幼儿开展两难故事阅读活动。活动每隔一周进行1次,共4次,每次时长控制在25分钟以内,活动时间在当天上午9点或下午4点左右(以往的幼儿自主阅读时间),具体时间依据实验组班级活动的变化作适当调整。干预结束后,研究者对幼儿的回答进行整理和分析,以便为下次干预提供参考。在实验组幼儿开展两难故事阅读活动期间,对照组幼儿照常进行自主阅读。

(四)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

二、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大班幼儿观点采择能力总体差异

为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幼儿在观点采择能力上的总体差异,研究者对两组幼儿在最后一问(“你会怎么做”)上的前后测得分作了描述性统计。由表2可知,在前测阶段,实验组与对照组幼儿观点采择能力得分相近,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两组幼儿的观点采择能力在前测阶段具有可比性。进一步对观点采择能力前后测得分进行主体内效应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前后测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图1直观呈现了实验组与对照组幼儿在因子1(前测水平)与因子2(后测水平)上的得分差异,从中可以看出,开展两难故事阅读活动能显著提高幼儿的观点采择能力。对实验组幼儿的前后测回答进行对比发现,实验组幼儿在后测阶段的回答表现出更多的合理性和创造性,在理解“两难之难”的基础上,能积极寻找两全之策,并在此过程中主动采择除自身以外的观点。

(二)大班幼儿观点采择能力各维度得分差异

1.推测他人思想情感维度得分差异

研究者对两组幼儿在推测他人思想情感维度上的前后测得分作了描述统计。由表3可知,实验组与对照组幼儿在这一维度上的前测得分相近,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两组幼儿在前测阶段具有可比性。进一步对推测他人思想情感维度前后测得分进行主体内效应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前后测水平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大班幼儿在这一维度上的表现相近,绝大部分幼儿能较为准确地推测他人思想情感。这与大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紧密相关。这一阶段的幼儿人际交往范围逐步扩大,因而能较熟练地把握他人的思想情感线索。

2.理解他人观点或意愿维度得分差异

研究者对两组幼儿在理解他人观点或意愿维度上的前后测得分作了描述统计。由表4可知,在前测阶段,实验组与对照组幼儿在这一维度上的得分相近,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兩组幼儿在前测阶段具有可比性。进一步对理解他人观点或意愿维度前后测得分进行主体内效应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前后测水平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大班幼儿在这一维度上的表现相近,绝大部分幼儿能较为准确地理解他人观点或意愿。

3.基于已掌握的信息推测他人观点维度得分差异

研究者对两组幼儿在基于已掌握的信息推测他人观点维度上的前后测得分作了描述统计。由表5可知,两组幼儿在前测阶段得分均较低。可见,这一维度是大班幼儿观点采择能力发展的难点。经干预,实验组幼儿后测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对基于已掌握的信息推测他人观点维度前后测得分进行主体内效应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前后测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图2直观呈现了两组幼儿在因子1(前测水平)与因子2(后测水平)上的得分差异,从中可以看出,开展两难阅读活动能显著提高幼儿在这一维度上的得分。

三、建议

(一)设计切合幼儿兴趣的两难故事开展教学活动

研究者通过前期跟班调查得知,两组幼儿都喜爱《冰雪奇缘》与《小猪佩奇》这两部动画作品,于是在设计两难故事时穿插了这两部作品中的情节。幼儿在随后的两难故事阅读活动中表现出极高的参与热情,能大胆回答研究者提出的问题,对角色心理活动作出推测。对作品本身的了解和喜爱,有助于幼儿将自身代入故事情境,提高观点采择能力。因此,教师在设计两难故事时,应着眼于幼儿的兴趣和审美偏好,在其熟悉的艺术作品中发掘有意义的两难故事用以开展教学活动。

(二)有针对性地发展幼儿的观点采择能力

如前文所述,在基于已掌握的信息推测他人观点这一维度上,实验组与对照组幼儿的前测得分均偏低,经干预,实验组幼儿的后测得分显著高于前测。可见,相关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幼儿基于已掌握的信息推测他人观点的能力。幼儿需根据已掌握的信息对他人观点作简要分析,进而做出准确推测,这对其认知能力、自我意识等都构成一定挑战。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根据已掌握的信息分析角色心理、推测角色行为,有针对性地发展幼儿的观点采择能力。例如,在开展阅读活动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对文本中的客观条件(如场景、时间等)进行分析,随后结合上述分析,推测角色的心理活动及可能采取的行动,也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帮助幼儿置身故事情境,理解角色的心理活动。又如,在社会领域活动中,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分享日常生活中与他人相处的感受,或通过组织“今天我来当老师”“小妈妈”等活动来帮助幼儿理解某一特定人群的思想情感、观点或意愿。

(三)在日常生活中发展幼儿的观点采择能力

日常生活中往往蕴藏着许多两难问题,如,本研究中采用的故事《小女孩与小狗》便是来源于一则新闻。研究者就这则新闻组织幼儿进行了一次谈话活动,引导幼儿分析事件中的两难情境,进而做出抉择。活动中,幼儿能积极调动自身的情感资源,设身处地地为小女孩思考解决两难问题的办法。因为幼儿是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逐步学习理解他人的思想情感、推测他人行为动机的,所以教师应积极为幼儿创造交往机会,帮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发展观点采择能力。

参考文献:

〔1〕SELMAN R L.The growth of interpersonal understanding:Developmental and clinical analysis〔M〕.New York:Academic Press,1980:387.

〔2〕张文新,林崇德.儿童社会观点采择的发展及其与同伴互动关系的研究〔J〕.心理学报,1999,(4):418-425.

〔3〕但菲.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活动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ilemma-story Reading on Kindergarten Childrens Perspective-taking Ability

Yang Suping, Chen Qihui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Guangxi Teachers Education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0)

【Abstract】Using experimental method, the researchers explored the impact of dilemma-story reading on kindergarten childrens perspective-taking abil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after dilemma-story reading training, children of experiment group raised their score significantly in overall perspective-taking ability and “inferring based on given information”. Therefore, the researchers suggest that dilemma-story reading teaching should be based on childrens interests; childrens perspective-taking ability should be developed in a targeted way; and childrens perspective-taking ability should be developed in their daily life.

【Keywords】dilemma-story; kindergarten children; perspective-taking ability

猜你喜欢
大班幼儿
幼儿倾听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襄阳市郊区农村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现状研究
大班幼儿感恩教育实践与探讨
增强大班幼儿美术欣赏课有效性的几种策略
大自然的浓缩
编趣味绘本,绘精彩童年
区域游戏分享交流模式的建立及对大班幼儿学习能力的提升探究
浅谈绘本教学对大班幼儿语言能力的推进
在角色游戏中培养大班幼儿的自信心
白板,让数学不再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