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林红
摘 要: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关于“初中体育高效课堂构建”以及“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相关的研究日益增多,呈现着百花齐放的趋势。初中体育高效课堂是体育课程改革的根本方向与落脚点,其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进程。因此,如何构建初中体育高效课堂,如何合理设计体育课堂教学,是每一个初中体育教师必须面对的教学难题,倘若要将体育新课标“健康第一,以学生为中心”全面发展基本理念落实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那么就需要广大初中体育教师加强对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的探讨。
关键词:初中体育;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8.06.001
体育课程又被称之为“体育与健康课程”,从名称变化可以看出这是新课改下对体育教育有了更加深层次的理解,即体育与健康相辅相成,通过体育锻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当前的初中体育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包括体育意识、体育知识、体育行为、体育个性、体育技能以及体育品德等等方面。因此,倘若要打造真正意义上的初中体育高效课堂,那么体育教师必须要结合体育教育各方面的要求,通过各种有效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提升掌握体育知识与体育技能的程度,使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锻炼,达到身心健康发展的目标。
1 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特征
1.1 系统性
系统性是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基本特征之一,主要指的是体育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需要将系统论作为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使整个课堂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初中体育高效课堂其本身就是一个有效的教学系统,包括教材与学情、指导思想、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评价等等。所以,在打造初中体育高效课堂时,要坚持以系统观点,对课堂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全面分析,例如,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确保教学活动能够有序开展。
1.2 目的性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统一的,即师生应该共同参与,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教学活动,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的目标是引导学生能够学习体育知识与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将其培养成为综合素质高,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因此,打造初中体育高效课堂,必须以此为目标设计各种教学活动,并结合实际需求对各种教学活动进行优化,确保达到预期效果。
1.3 预判性
初中体育传统课堂教学更加注重的是课程的程序化,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会忽略随时都可能变化的教学活动,一旦遇到突如其来的教学问题则难以有效应对。初中体育高效课堂构建的本质是教师有效完成教学任务,这就需要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对可能发生的一切事件进行提前的预判。即便教学环境发生改变,还是教学内容需要调整,都可以灵活应对。
1.4 艺术性
教学本身就是艺术,那么初中体育高效课堂设计也具有一定的艺术性特征。这就要求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时,不仅要考虑到教学活动的科学性,而且需要考虑其艺术性。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选择一些特有的教学手段,然后艺术性地将教学内容呈现在课堂之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一堂真正意义上的初中体育高效课堂,不仅能够给学生峰回路转的魅力,同时还会给学生带来各种各样的体验。[1]
综上所述,初中体育高效课堂构建,应该将系统性、目的性、预判性以及艺术性完美融合。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结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年龄特征、兴趣爱好等等,对教学活动进行不断优化,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2 初中体育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构建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策略有很多,本文着重从提升教师个人魅力;因材施教,因“材”施教 ;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体育情境式课堂教学以及教学评价的优化等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2.1 提升教师个人魅力
通常来讲,一名教师具有一定的个人魅力,那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言传身教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引导。特别是对于初中学生来讲,由于年龄较小、社会经验不足,其心智不够成熟,处于一个快速成长以及完善的重要时期。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要求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持续保持着更加饱满的激情,这样才能与教师达到心灵上的交流与沟通,从而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与教师、学生积极互动。通常来讲,一堂充满魅力的高效课堂,会在教师个人魅力以及教学活动的基础上,使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的魅力。体育运动的魅力,不仅体现在个人运动本身上,更为重要的是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各种经历,这些都会对学生综合发展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因此,无论是体育运动项目,还是體育教学过程,对人格发展以及完善或多或少都会产生影响,将两者充分结合,就能打造一堂充满魅力的体育课堂,并对学生人格发展以及完善产生积极的影响。[2]
例如,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对于可能进行考试的科目来讲,学生往往比较用心,但是对于一些明确不会考试的体育项目来讲,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积极性就会显得比较消极怠慢。剖析其原因,这不仅是因为学习内容所引起的区别,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对体育运动项目本身没有兴趣,或者说整个过程无法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因此,如果体育教师有着一定教学魅力,那么便会将同样的体育课程内容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例如,在教学“篮球单手肩上投篮与三步上篮”时,当学生正确的动作得到体育教师的及时赞扬时,或者是学生自己通过学习以及锻炼之后成功将篮球投进时,往往都会有一个非常愉悦的身心体验。同时,教师在讲解过程中,以“三步上篮”为例,首先,要对自己所迈出步伐的大小进行调整,切忌不能走着上篮,要用跑的方式完成。特别是对于初学者来讲,应当先练习慢动作。在正式三步上篮的过程中,在心中要默念一步、二步,到三步时已经起跳了。步幅大小应和平常跑步大小一样,这样比较自然。当离着篮筐较远而开始三步上篮时,要把步幅迈大一些,否则第三步起跳会发现离篮筐很远,不容易将球投进。反之离篮筐很近了,要调小步伐,否则第三步跳起很可能跑到篮板后面。整个讲解过程尽量通俗风趣、口令干脆清楚、语速适当、肢体表达、逻辑清晰。这样的教学过程是非常具有魅力的,学习接受率以及掌握率往往很高。与此同时,教师的个人魅力也会体现其中,但学生会更加关注教学过程,而不会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教师身上。
2.2 因材施教,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构建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主要理念之一,本文所提到的因材施教,不仅仅只是根据学生个体而言,同时还将涉及到很多其他的方面。
第一,因材施教,需要根据不同班级的学习风气、整体素养等等方面,进而明确该班级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式。关于班级学习风气的差异,例如,如果一个班级的整体学习风气比较好,那么则以自主练习为主;如果一个班级的整体学习风气较为一般,那么则应该以教师组织练习为主,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从学生素质角度来讲,如果一个班级学生的整体身体素质较为一般,应当既定教学目标,将相关要求适当放宽;如果一个班级学生的身体素质比较好,则可以适当提升体育运动的要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挑战积极性,从而达到提升效率的目标。
第二,从学生个体因材施教。班级之间存在差异性,而学生之间同样也是如此,具体体现在:个人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以及身体素质等等方面的差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各个影响因素,尽可能照顾到每一位学生,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从而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3]
第三,教材内容差异性。而因“材”施教中的“材”,则指的是教材,即教学内容的差异性。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有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及不同的练习手段。例如,在田径项目中,该项目中基本都属于个人竞争类项目,而教学重点不仅要重点讲解教材上的动作,而且要更加注重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对于篮球、排球、足球等等团体协作的项目来讲,在教学主要技术动作之前,则教学重点是如何提升学生的球性;在完成技术动作教学之后,除了对技术进行练习之外,则要更加注重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不同的体育项目对于学生的具体要求有着一定的区别。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充分把握这种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从而达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
2.3 小组合作学习下的高效
初中体育小组合作学习指的是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为能够有效完成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个人综合能力、学习兴趣、需求以及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将班级学生划分成为“异质小组”与“同质小祖”,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达到高效课堂的目标。《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可以通过体验、实践、感知、参与合作等等方法,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为了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可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有的放矢,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之前,教师有必要清晰地告诉学生,需要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最终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结果,一句话来讲就是要以目标为出发点进行小组合作,这样有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创新意识、求异精神、团队协作意识等等。[4]
第一,以个人技能层次为标准进行分组。例如,在教学“体操的组合动作”、“篮球上篮技术”以及“足球带球过人技术”时,这几类项目可以先将学生划分成为运动技能A、B、C三个层次,然后再进行分组,确保每一个小组都有三个层次的学生,即“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状态。通常来讲,A层次学生基本上都已经熟练的掌握了一些技能,且身体素质比较好;而B层次的学生,虽然掌握运动技能的水平良好,但是身体素质不够全面;C层次的学生,运动技能以及身体素质都比较差,难以有效完成一个动作技术。因此,一个小组之内涵盖三个层次的学生,可以达到优势互补的目标,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帮忙、合作,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标。
第二,基于个人体能进行分组。个人体能就是个人运动素质,指的是个人在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学生差异性的存在,所以每个学生的体能都将不同。但是为了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按照个人体能进行分组。笔者所带班级中的男生有20人,按照体能将其分为A、B、C、D、E 五个等级。同时,每一个等级之中包含4名学生,并按照每一个等级出一名队员的方式,又重新组成4个异质小组。这样每一个小组之中会有不同体能的学生,那么在对抗类体育项目中,学生体能就可以得到互补,组内有能力相近的同学,也有能力较高的同学,能力好的同学带着能力较差的同学,则能够与其他组进行对抗,从而实现共同进步。
2.4 体育情境式课堂教学
情境式课堂教学是实现体育高效课堂的常用手段,在实施情境教学时,必须紧紧围绕其教学目标,并充分考虑到学生以及环境的实际情况,进而设计出符合教学需求,与初中学生认知特点相符合的具体情境,让学生可以沉浸在情境之中,不僅获得一定的真实情感,而且能够习得知识与技能。[5]关于初中体育课堂情境教学方案设计及步骤:
以初中“障碍跑”教学为例进行,在进行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初中体育教师要扮演好主导人的角色,而学生则是整个情境参与的主体。在创设情境时,要以“健康第一”为设计原则,并积极参考《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与健康》的相关内容,面向全体学生,将初中“障碍跑”这一比较有难度的教材内容转变成为学生喜欢且乐于接受的内容,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进来,得到培养、发展以及提升。对于初中普通学生来讲,障碍跑运动项目难度比较大,但是实用价值比较高,在一定距离之内自然快跑,且途中需要用到钻、爬、跳、跨等等方法,从而越过各类障碍。该教学内容需要以校内外自然环境为载体,并根据学生人数以及具体外部环境的影响,从而对障碍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尤其是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学生,允许他们使用不同的方法越过障碍。整体来讲是通过创建情境教学模式的练习内容,提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一,做好情境导入,可以通过语言进行引导,教师带领学生模仿动物的活动,例如,青蛙跳、猴子爬、兔子跳、小熊走、老鹰飞、大灰狼爬等等。同时,结合各种音乐带领学生做热身操运动。第二,情境开展。此时,初中体育教师可以创设一些路障情境,例如:小溪(跨)、高山(爬)、山洞(钻)、树林(绕)等等,而学生可以扮演自己喜欢的动物,然后以动物的方式来越过各种障碍,从而习得相关技能。同时,还可以结合小组合作模式,将学生分成四组,由组长带领队员分别到“小溪”、“山洞”、“树林”、“高山”等等场地开展自由单项的练习,并且每5分钟小组必须换一次练习场地,待学生们练习完之后,小组之间进行比赛。
2.5 强化多元、注重自我的教学评价
新课标指出: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主要手段之一。初中体育教学评价应该以多元化评价为主,即需要从多个领域去找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从而帮助学生能够在原来的基础上获得发展与进步。逐步减少学生之间的横向评价,使学生能够在个体进步中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突破自己。课堂评价内容要涵盖学生的体能、体育知识、体育技能、参与热情、学习态度以及团队协作等等方面,同时要求学生善于对自身进行评价,明确自身优势与不足,并通积极因素去克服,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不断优化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率,进而打造初中体育高效课堂是新课改下体育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这就要求广大一线体育教师,能够深入解读并领悟新课改理念,以培养学生体育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原则,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加强力度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完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服务。这样的课堂才是初中学生喜欢的体育课堂,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 张自良. 打造高效初中体育课堂初探[J].学周刊,2018(15):159-160.
[2] 张云英. 初探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3):24.
[3] 钟颖斯.提升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实验探索[A]. 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三卷),2018:4.
[4] 钱钧.如何构建初中体育高效课堂[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2):83.
[5] 钟干南.浅谈提高初中体育课堂高效性的方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 15(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