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城关小学 江西赣州 342300)
后进生是目前教育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对于这些学习、思想及行为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老师需要做的是正确的对待他们、尊重他们,给予学生及时的引导与帮助,合理的对学生进行转化。但从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情来看,较多老师总是片面的认为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尤为的难,将之看成是“难啃的硬骨头”,使得语文教学中对后进生的转化效果较差。因此,加强对转化后进生的研究十分重要。[1]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并不简单,需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后进生与普通学生不同,他们常会存在两种较为明显的矛盾心理,即认为自己与他人不同,自己不具有优点,总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自卑心理较重,没有学习的自信;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的理解、信任与赞赏,想要在班级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针对后进生此矛盾学习心理,班主任要有意识的多接近后进生,随时关注他们,了解学生的心态及具体表现,明确他们内心的想法;掌握后进生接受的家庭教育实情。同时,决不可出现歧视后进生的情况,要主动和学生进行充分的情感交流,加强对“情感”的投资,引导后进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情感,让他们形成自己行、自己最棒的学习心理,有效提升后进生的学习自信。[2]
比如,在班级中总能够发现有部分学生学习非常努力,但是效果却一直不好,长期以往这些学生便会失去学习的兴趣,产生自卑学习心理。这时老师需要做的便是有意识的接近他们,多和他们进行沟通与交流,和学生共同分析成绩差、学习状态差的根本原因,以此来减轻学生的学习心理负担,对其进行合理的引导与辅助,有效提升后进生的学习自信、成绩及能力。[3]
既然每个班级教学中都存在后进生,那么语文老师便要正确对待这些学困生,不仅要注入较多的爱心,还要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针对学困生的具体问题采取具体分析与具体解决的原则。首先需要做的是建立全体性的档案,将学困生挑选出来,建立学困生档案,针对学困生体现的共同问题进行实际教学调整,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始终坚持“低要求、勤要求、小步伐、多实践、多总结、多反馈”的教学原则,给予学生轻松学习、轻松做的机会,给予学生不断感受成功学习的机会。其次,要针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实情,将兴趣、长处作为划分学习小组的核心,给予学生特长、兴趣发展的机会,使学生掌握有用的知识,有效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困生从被迫学习向主动学、快乐学转变。
众所周知,老师很无意的一句话,有可能会成就一个天才,也有可能会阻碍一个天才的形成。语文老师本就具有较强的育人作用,需要充分的信任与赏识每个学生,要善于运用发展的眼光去挖掘每个学生的闪光处,用赞赏的语言去肯定与鼓励他们。兴趣既然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最佳老师,那么就会对学习效果有较大的影响,老师需要做的是想方设法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有效的转化目的。
对于后进生而言,常会存在一些常规性的不良学习习惯,很难在短时间内有效改正,需要给予充分的训练空间。在转化学困生的初期,老师可以单独安排时间,进行个别性的辅导。如针对小学语文中的阅读理解内容,老师可以先将解答简单阅读题目的方式教给学生,然后对于难度性较强的阅读题目,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引导与启发,配上充分的赞赏与鼓励,逐渐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情感,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处于递进式状态。相信通过这样对基础性知识的补习及自信心培养之后,学生必然能逐渐从后进生行列走出来,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积极的参与课堂活动,积极的回答问题,提升整体学习效果。
学生从小与父母相处,关系都非常的好,可以说家长是每个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思想品质会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条件及情况不同,有可能有些父母喜欢不务正业,有不良的习惯,给学生带来了不良的影响;也有些家庭的条件十分优越,总是喜欢满足学生的一切要求,并未意识到此对孩子发展的不利因素。鉴于此,想要真正的转化每个学困生,就需要发挥好家访的优势,让家长明确自身存在的不良因素,及时去纠正,给予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同时,每个语文老师都要意识到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影响,要经常与每个学生的家庭进行沟通与互通情况,相信只有家长与老师进行完美的配合,必然能更轻松的转化学困生。[4]
毋庸置疑,转化学困生是语文教学过程中非常艰巨的一项任务,老师需要明确后进生形成的因素及根本所在,加强对学生潜能的开发,不断激活学生的思维,给予学生快乐学习的机会,要善于将每个学生都鞭策成为瓦特、牛顿与爱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