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区教育局教研室 刘海庆
动手操作作为传统教学形式的一种补充,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学生的感知操作,又不把它作为教学的终极目的,通过恰当的设问和语言调节,使学生在感知操作的具体情境中进行表述,把动作、语言和符号对应起来,使学生由形象思维上升为抽象思维,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产生的新想法、新问题是教师无法预料的,而这些生成往往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把握教学动态,用心捕捉、及时搜索、有效筛选实践活动中的瞬间生成,将课堂动态生成引向深入。在执教“长方体的表面积练习课”时,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一个长方体罐头盒长12厘米,宽8厘米,高6厘米,在它的四周贴上商标纸,这张商标纸的面积至少是多少?学生探索出了以下两种方法:
方法一:
12×6×2+6×8×2
=144+96
=240(平方厘米)
方法二:
(12×6+6×8)×2
=120×2
=240(平方厘米)
学生良好空间观念的培养绝不能局限在做对题目上,而应该启发学生思考解题方法中深层次的东西,引导学生把“数”与“形”巧妙的结合起来,建立完整清晰的几何直观。于是,我把学生的目光重新聚焦在两种方法上,看看还有什么发现!学生眼前一亮,原来从方法一到方法二蕴含着乘法分配律!我引导学生继续思考:(12×6+6×8)×2还能再用一次乘法分配律吗?在学生争先恐后的回答中,我完成了板书∶12×6×2+6×8×2
=(12×6+6×8)×2
=(12+8)×2×6
结合图示观察(12+8)×2×6,学生恍然大悟,原来长方体的侧面积还可以转化成长方形的面积来计算。通过让学生算一算、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等形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取知识开发能力,把预设性课堂转变成了生成性课堂。
为了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内在需求,我会设置一些认知冲突环节,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强烈的兴趣。
“平面图形的面积”这节课是我打破传统教学的又一次尝试。在教学面积大小比较时,先让学生猜测,再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探讨出了更多的比较方法,最后通过实践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测。学生在展示“剪拼”“数方格”“摆硬币”等方法时,参与意识大大增强,不仅体会到了学习带来的乐趣和收获,而且有效地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
在课堂上,我们还要鼓励学生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如在上“露在外面的面”这节课时,学生用四个小正方体靠着墙角摆出了空心的“十”字型图案。当学生在为自己的创意感到自豪时,却无意间陷入了另一个麻烦中。因为他们在用“按方向数”或“逐个数”的方法数露在外面的面时屡屡出错,这是为什么呢?原来空心“十”字虽然视觉美观,但露在外面的面太多了。找到了问题的根源,那么解决方法也就近在咫尺了。既然露在外面的面太多,我们可以先把藏起来的四个面数出来,然后从总面数里减去不就可以了吗!这样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平等参与活动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得到身心智力的发展,充分体现了数学课堂的自主性和开放性。
课堂上有效的操作活动改变了传统教学的结构和内容,教师通过它引导开发学生的智慧,让学生进行创造性地思考,使他们在操作中不断地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为了开展有效的教学,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我提供了丰富的动手实践的素材资源,设计了思考性较强的问题。在具体活动中,让学生大胆猜想,自主探索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它的三个内角之间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很多学生都采用“量一量”的方法。然而用量角器量三个内角的度数时随机性比较大。为了更准确地得出结论,我引导学生探索其他的验证方法。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折一折等方法,从不同角度验证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的结论。“转化”的数学思想在课堂中发挥得淋漓尽致!通过操作、观察、思考,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使迁移顺利实现,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又体现了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教学改革的总趋势,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要灵活恰当地选择动手操作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协同作用,把操作、观察、思维、语言有机结合,多渠道促进知识内化,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