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教学:小学数学教学新视角

2018-02-26 07:31江苏如皋市吴窑镇凤毛小学226500
小学教学参考 2018年35期
关键词:学情靶点长方体

江苏如皋市吴窑镇凤毛小学(226500)

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学“繁难偏旧”一直是一个令广大教师头疼的顽症。如何破解数学教学高耗低效的局面,成为亟待数学教育专家解决的一个问题。笔者在实践中发现,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重难点内容把握不到位、教学检测不及时等是造成数学教学成为“老大难”的主要原因。深度剖析成因,笔者发现多数教师“靶向意识”缺位,导致教学时找靶不明、瞄靶不准、打靶随意。

一、靶向分析,探测具体靶点

“靶向”一词,原本是一个医学术语。在肿瘤治疗中,靶向治疗是一种新兴治疗方式,它针对肿瘤特殊病灶,设计相应药物,让药物精准定位,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而不波及其他正常组织细胞。这一治疗方式给了数学教育以强烈的启发——靶向教学。教师要探测具体靶点,对教学内容和具体学情进行靶向分析,以便让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笔者发现许多教师的教学都是仓促上阵,很少分析具体学情。他们对学情的把握基本都停留于已有知识经验上,而且都是建立在一般学生和抽象学生基础上的,很少分析具体的、实在的学生。靶向教学则要求教师针对学生个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材施教。笔者在教学中借鉴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庾南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先让学生自学,然后用“学情检测单”对学生的认知情况进行检测,暴露每一位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交由学生讨论解决。在这个过程中,笔者适时、适度介入,主动跟进学生的数学探究,找准具体靶点,以便精准发力。

比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由于这一节课知识点繁多、琐碎,笔者便让学生先自学。通过学情检测笔者发现,学生基本上都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如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六个面、十二条棱、八个顶点,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等等。但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不少,如部分学生在数面、棱和顶点的数量时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说明学生顺序意识不强;绝大部分学生对“为什么相对的面完全相同?”“为什么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等问题,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能提出验证方法,说明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认识都只建立在直观、直觉基础上。数学是一门理性学科,数学猜想可以依靠直觉,但真正数学结论的建立,必须具备可靠的论证基础。在掌握了具体学情后,笔者立即进行了靶向分析,进而探测到了具体靶点。

进行靶向分析,不仅要分析重难点,而且要分析学生学习中的易错点、易混点、盲点等。教师如果对具体学情认识模糊、分析不清,就会让教学走向歧途。

二、靶向探究,精准定向靶位

在对学生具体学情进行靶向分析的基础上,教师要精准定向靶位,引导学生进行靶向探究。精准定向靶位,能让教师实现精准打靶,让“靶向药物”直达“病灶”。靶向教学之所以受到师生欢迎,其原因就在于靶向教学指向明确、针对性强、实效性高。教学中,教师要深度思考:学生现在在哪里?我要将学生带到哪里?教师要始终以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要,全面筛查学生的学习“疾病”,从而对教学方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效果进行准确定位。

比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笔者在了解了学生的具体问题后,首先将这些问题交由学生交流、讨论。问题主要有三个:①怎样数长方体面、棱、顶点的数量,才能保证不重复也不遗漏?②怎样验证长方体相对面完全相同?③怎样验证长方体相对棱的长度相等?问题①使学生认识到“有序”数面、棱和顶点的数量的重要性,因为只有“有序”,才能保证既不遗漏也不重复。这样操作,重点突出,彰显了靶向探究的效用。靶向探究变传统“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更能突显学生数学学习的主体性作用,提升学生的学习效能。对于问题②和③,学生众筹众谋、群策群力,得出了“具体测量法”“移面移棱法”“参照法”“推理法”等方法。如,探究“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时,有的小组直接用直尺分别测量相对的面的长和宽,再用直角三角尺验证长和宽的夹角,得出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有的小组用一张纸剪成与其中一个面大小完全相同的长方形,然后用这个长方形与相对面进行比较,初步证明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有的小组直接压扁长方体,发现长方体的上面和下面完全重合;还有的小组用逻辑推理法,根据长方体正面是长方形,得出上下两个面的长相等,且长方体左面也是长方形,得出上下两个面的宽相等,推理出上下两个面完全相同。这样的探究是一种深层次探究,它让学生产生了一种成就感和自我认同感。

靶向探究将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高度浓缩,使得教学不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针对具体“靶点”,精准定向“靶位”。如此,就能让教学“靶位”明、“打靶”准。

三、靶向反馈,形成“靶评”

在靶向教学中,教师还要对学生的靶向探究进行评价和反馈,这就是“靶评”。“靶评”是靶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现和解决学生问题的关键环节。通过教师的“靶评”,学生能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让自身的学习水平不断进阶。许多教师喜欢将反馈和评价放到课后,或放到下一节课,这会导致学生学习中的微小“病灶”不能及时消除,从而发生“恶变”或“扩散”。错误日积月累,就会让学生的学习积重难返,进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因此,教师务必要重视靶向反馈,及时将学生的微小“病灶”消灭于萌芽状态。

比如,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后,笔者先出示了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让学生据此选择合适物体的名称。部分学生出现了偏差,这说明学生的空间观念还有待强化和完善。为此,笔者从长方体的长、宽、高三个维度,引导学生分别思考其合理性。随后,笔者出示一些常见物体,让学生分别说出它们的长、宽、高。学生在图形和具体物体之间来回穿梭,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关于长方体的空间观念。笔者出示了一系列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空间观念进行检测,然后针对学生在检测中的问题进行靶向反馈。

又如,笔者出示了用彩带捆扎的长方体,要求学生计算一共用了多长的彩带(打结处忽略不计),部分学生也出现了错误。分析学生的错误,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计算错误,另一类是对于彩带的长度相当于长方体的几条长、几条宽、几条高的总和的认知错误。对于第一类错误,学生通过提升自我“免疫力”就能解决;对于第二类错误,因为有的学生直接把长方体的棱长总和认为是彩带的长度,所以笔者要求学生再仔细审题、看图,一一数出彩带在长、宽和高上的数量,培养学生有序观察、全面思考的学习习惯。这样的反馈,由于靶点明确,打靶就十分精准。

在教学中,除了在课前和课后对学生进行精准“把脉”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来定位和探测学生的学习状态。当然,随着教学的推进,新的问题会不断出现,因此,学生的“靶点”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教师要紧密关注“靶点”的新动向,不断改变和优化教学策略、教学措施,使靶向教学更加高效。

数学教学要确立鲜明的靶向教学思想,瞄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同时也要保持靶向教学的灵活性,让靶向教学真正做到有的放矢,进而保证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学情靶点长方体
维生素D受体或是糖尿病治疗的新靶点
拆拼长方体
拆拼长方体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探究组合长方体的最小表面积
肿瘤免疫治疗发现新潜在靶点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抓不变量巧解题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