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婷
【内容摘要】核心素养教育观倡导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教学的理解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与“国际理解教育”不谋而合。国际理解教育同样是为了发展人的综合能力、素质等,并且其立足的视点更高,为着眼于国际社会。为了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信仰和不同地区、国家等人们相互了解、包容、信任等而特别设立的课程。以下本文结合两者的共同点做关于国际理解教育及其教学渗透方法的探讨,希望可以对同仁有所帮助。
【关键词】核心素养 国际理解教育 教育理念
二战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总结人类发展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国际理解教育理念和主要课程。其目的就是为了增进不同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友好交流,为避免不必要的人员和财产伤亡出谋划策。自我国进入21世纪,经济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使得我们与国际社会接触的频率越来越高,因此从核心素养教育观分析,在我国中小学各个教育阶段开设国际理解教育性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对核心素养教育视野下的国际理解教育理解
概括来讲,核心素养教育观所倡导的人才培养内容与国际理解教育理念所倡导的有异曲同工之妙。2016年9月中旬,我国核心素养课题研究小组历时三年终于最终明确了发展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总体框架,即以培养“综合发展的人”为宗旨,在“社会参与”、“文化基础”和“自主发展”三个方面,培养中国学生能够适应自身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质。比如,主要包括:能力、素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内容。而与此同时,我们反观国际理解教育思想,通过检索知网相关参考文献以及结合笔者自身的理解认为,国际理解教育首先它着眼的教育视野是一种宏观的、具体的方向,是为了促进全人类的和谐发展,相比较于各个国家自身创设的本土教育,国际理解教育理念更加具有包容性。并且,从当前的国际政治和环境实事来看,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战争,促进人类与地球的共生、和谐,就必须要大力发展国际理解教育。比如,国际教科文组织就曾召集了六次国际研讨会,以探究国际理解教育的部分特殊领域,比如地理、历史和教科书的编写等问题,进一步造福人类、造福整个世界。
二、国际理解教育理念下的中小学课程设计内涵
能够站在国际理解教育视野的高度看待我国课程教学设计的,无论是个人和单位都始终坚信,发展国际理解教育,在不久的将来定然会看到不同国家、不同种族和不同信仰等人群友好和谐、互惠共存的现象,那一天到来时,世界各个國际的经济、政治、文化等都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进而怀抱着共同的理想去解决重大世界性问题。对此,我国从2001年起就付诸了具体的教育行动,即实施新课程改革,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促使真正的素质教育生成。对此,我们应当也必须在中小学课程设计上多加重视,关心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学会宽容对待,理解他人,换位思考,提升我国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从现在来看,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关注的这些点,其实都是在为当前实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做重要的铺垫。也唯有将国际理解教育和中小学各个学科的课程设计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达到渗透国际理解教育于教育现代化的实践中,让我国增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对话,更使我国的青少年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
三、立足中小学课堂教学,发展国际理解教育
毋庸置疑的是课堂学习依旧是学生掌握知识,接受教育的主要阵地。所以,中小学如果要大力推进国际理解课程教育,就必然需要结合课堂上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如此,立足于课堂教学,将教学的视野拓展到国际,努力寻找课堂教学内的平衡点,培养出既有学科素质和能力,又有民族意识、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新一代人才。
比如,通过开设英语口语课程,倡导学校将国际理解性的教学互动整体纳入学校综合课程配置计划中,一至六年级全面开设外教口语课,以促使学生在多变的英语实际情境中快速掌握英语这门语言,更感受到实景教学的多样性。而对于三至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以加设双语校本课程,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唯有如此,通过拓展中小学教学体系的多样化和系统化,才能更加有力的促进国际理解教育的全面落实。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国际理解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了促使我国的中小学生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具有终身发展所必备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和道德品行,为国际社会谋福祉,为人类共存探新路,本文从结合国际理解教育理念以及个人教学引导经验的基础上,对如何实施科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设计,如何发展具有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人,进行了若干探讨,希望未来我们能够通过国际理解教育,将全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艾雁. 中美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国际理解教育内容比较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2017.
[2] 常丽. 基于言语活动理论的中学俄语活动课程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2016.
[3] 马晓玲. 我国台湾康轩版小学《国语》教科书中的国际理解教育内容研究[D]. 西南大学,2016.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前黄高中国际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