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生活,促进学生的认知体验

2018-02-24 20:26:28江苏省响水县第二中学花春华
学苑教育 2018年21期
关键词:教者生活化创设

江苏省响水县第二中学 花春华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要以生活化的教学方式、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唤醒人们对生态环境、生命健康等问题的关注,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生活化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关注身边的人与事,关注生活常识,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教师要积极开发生活化的资源,精选生活化的案例,将教学与学生日常的医疗保健、疾病预防、环境保护等结合起来,以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一、以生活情境切入课堂

生物学与生活联系紧密,教师要从生活中出现的、能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出发,创设情境,让学生用习得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让他们在体验中感受解决问题的快乐。教师要针对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他们从问题中抽取信息,开展讨论,从而深化对内容的理解,实现知识的迁移。如在《分子与细胞》一课教学中,教者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习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时,呈现人体缺元素的表现图片、动植物缺元素的表现图片;学习生活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时,以奶粉事件等热点话题创设情境;学习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时,以公安办案找寻找蛛丝马迹等热点话题创设情境;学习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肪时,以日常食用油的安全问题,以及甜味剂和糖类的区别创设情境。教师囿于教科书进行讲解,或让学生自学,就会限于了解与记忆,学生难以产生学习的兴趣。在这节课教学中,教者可将生活元素引入课堂,提出诸如啤酒的度数、什么糖最甜、饿过头就不饿了、秸秆变葡萄糖等问题,来引发学生查阅资料、交流讨论,从而激发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学生阅读相关材料,教者让学生试着分析以下问题展示探讨:能被人体利用的糖类,能被细胞吸收的糖类,生物体内的糖类的主要形式,单糖、二糖和多糖之间的相互转化。学生通过交流,对糖类的种类、作用产生全面的认识。

二、以科学史促概念理解

学生通过科学史详细学习,能理解生物概念的发展历程,能明白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献身精神。教师要围绕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引导学生开展史料的学习,训练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让他们学会运用生物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教师要围绕目标创设情境,以科学史实导入,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教师按照史实的发展过程,设置问题,加强教学内容与所要研究概念之间的联系,去主动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学生通过探究科学史,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教师要围绕概念的产生与发展过程设置疑问,探究整个概念,促进学生对概念的重构。如在《分子与细胞》学习中,有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分泌蛋白合成、细胞核的结构及特定的功能、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在《光合作用探究历程》教学中,教者呈现一幅动画图,图中有阳光、大树,还有树末端冒出的气体,提出问题:“为什么说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能为万物生长做什么?需要什么样的物质原料,有什么样的物质产生?”教者创设情境,引学生发现问题:有太阳,有植物,还需要水和二氧化碳就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物质是氧气。接着,教者让学生阅读课本,提出问题:“海尔蒙特、普里期特利、英格豪斯等科学家在什么时候研究什么问题获得什么结论?”让学生循着科学家的足迹开展探究,感受光合作用的历程,从而产生认知冲突,提高探学的兴趣。教者让学生针对不同期科学家所做的实验,制作 PPT并让同学分享自己的见解。学生按时间先后顺序列表,汇总科学家探索的结论,从而弄清光合作用概念的来龙去脉。

三、以生活资源开展探究教学

教师要摒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要让学生全程参与对概念、原理的探寻,提高学生的推理、归纳能力,形成科学的探究方法。教师要通过恰当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联想、大胆猜测、建立假说、验证猜想,教师要为学生留有表达见解的机会,鼓励他们持有不同的观点,让他们在交流中分享发现的快乐,教师要引导学生反思探究过程,促进知识的内化,提高自身的探学能力。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以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激发他们的问题动机,帮助他们发散思维,寻求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学生在大胆猜想、类比中激活思维,促进自身的知识建构。如在《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一课教学中,教者提出问题:“炎炎夏日,家里经常会做凉拌黄瓜、番茄,腌渍一段时间后会有水出现。卖菜的阿姨经常会给青菜洒水,这样青菜就会变得新鲜硬挺,为什么呢?”教者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并提出问题:“从生活中的这些现象你认为植物在什么情况下能吸水,在什么情况下能失水?这跟什么条件有关?”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查阅资料,分工合作,尝试解答,表达自己的观点,产生多种假设,有假设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也有假设细胞壁相当于原生质层,也有假设原生质层、细胞壁都相当于半透膜的。学生通过分析、交流,归纳出细胞内溶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存在差异时,就有吸水与失水现象的发生。

总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立足生本,建立生物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交流、思考,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

猜你喜欢
教者生活化创设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38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34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0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58
音乐表演技能培养之我见
戏剧之家(2015年13期)2015-08-07 00:36:50
某生课寝
受教者主体性视角下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