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庆 汪开栋
摘要:学校素养德育以“涵育学生终身受用的高素养”,培养“四高学子”为目标,守护学生的生命成长。在工作中,通过改善育人环境,落实“六好四起”的行为训练,注重礼仪教育,养成“五大习惯”,开展四大节日活动,实施多元评价方式等措施,来激励、唤醒学生生命成长的原动力。
关键词:素养德育:育人环境;学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12B-0017-03
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自2003年创办以来,以“涵育学生终身受用的高素养”为办学宗旨,践行“素养德育,守护生命成长”的德育核心理念,将“举止高雅,气质高贵,品德高尚,志向高远”作为学生培养目标。“举止高雅”是外在的言谈举止,显现出文明和礼仪;“气质高贵”是内在的涵养修为,散发出气度和魅力;“品德高尚”是待人处事时体现出的品德和情操;“志向高远”是激励学生树立成就未来、服务社会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
教育就是要“立德树人”。我校素养德育的理念就是将每一个学生视为始终处在生长过程中的一棵树,素养德育便是养护这棵树的过程。15年来,我们坚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丰富德育内涵,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东外学子。
一、创设良好环境,构建立体的育人场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在校园建设过程中,我校通过做好“养道文化”的物态化、特色化、网络化,来构建立体的育人场。
我校每层教学楼墙壁上都设有主题文化角,如音乐角、生物角、军事角、天文角和阅读角等。走廊上设有多个文化专栏,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雏雁清声,雄鹰展翅……分别作为初高中6个年级和学生会、团总支的活动阵地,展示学生的创意与个性风采。
学校食堂前的小广场上有“新闻广角镜”“校园直通车”“东外荣誉榜”、“安全伴我行”“卫生保健箱”“天天有进步”等栏目标贴,宣传学校各方面工作。此外,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文化主题、班徽、班歌、班训、班报等,室外廊道上都有班级个性化的文化专栏,进行有创意的宣传和展示,体现了我校多元化、立体化的办学目标。
良好育人环境的构建,熏陶了学生高雅的举止,高贵的气质,陶冶了他们高尚的品德,砥砺高远的志向,为学生的成材提供了一片沃土。
二、塑造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夯实成才基础
老子曰:“不失其所者久。”根深方能叶茂。我们追问:树人的根在何处?就在日常规范中。“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人之品格,起于规范,成于素养。
建校以来,我校坚持以“六好四起”(即穿好衣、上好课、做好操、吃好饭、走好路、睡好觉;早读读起来、国歌唱起来、课堂动起来、课外“礼”起来)为基点,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明规范,行规范,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我们制定了具体、操作性强的“六好四起”细则,明确“六好四起”的规范要求,并把相关资料编成校本教材,组织学生定期学习,形成具有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在解读与学习过程中,我们更多的是从学生终身发展的素养需要这一角度阐释规则的科学性、公平性;通过图片、视频让学生深切感受规范的必要性。我们还通过问卷的形式,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调查、評价。同时,我们还重视规范的履行情况,坚持班级常规日查,日通报,周汇总,月考评制度,将学生的个人行为置身于集体荣誉中,发挥集体教育的力量。
“六好四起”塑造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为培育“四高”学子夯实了成长的根基。
三、重视礼仪教育,开发心育课程,滋养学生心灵
《礼记·曲礼》说:“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它昭示我们:人的品格养成过程中,礼就如同滋润人生之根本的养料。
1.重视礼仪教育
我校坚持在入学年级落实“每日讲一礼”班级主题宣讲活动。各班每天统一安排十分钟,由同学们轮流介绍、示范一项礼仪规范,帮助大家对“文明礼仪”形成基本的概念。我们定期邀请专家,在校内开设“礼仪文化讲座”,提升学生认识,让“礼”逐步成为他们日常行为的一种重要的价值取向。我们还在各班选派男、女生各一名作为学校的“礼仪之星”,定期参加“气质训练营”,重点对学生的站姿、走姿、微笑、大方交谈等方面礼仪进行提升训练。经过多层次、多角度的培训,学生不仅要达到懂礼、明礼,还要会“讲礼”“践礼”“察礼”,成为我校“文明礼仪”教育的示范者、推广者和纠正者。
2.开发心育课程
初中生正是青春困惑期,每年我们都会分年级组、男女组开设青春期讲座。我们引导学生珍惜同学友情,包容他人,控制情绪,学会沟通,尊重异性,把握交往分寸;我们从个人礼仪的角度,号召男生要做谦谦君子,女生要做窈窕淑女。随着研究和实践的深入,我们还特此编写了这方面的校本教材。
初一科技探秘、初二方山远足、初三理想之旅、暑期境外修学旅行等社会实践活动是对学生心育渗透的最佳方式。每次活动我们都注重仪式感,把活动做成课程,引领学生在言行举止、风度气质上尚美,培育良好品德,砥砺高远志向。
处于“心理断乳期”的青少年学生有强烈的成人意识,我们通过开通“悄悄话信箱”,给学生一个宣泄情绪、表达内心诉求的窗口,进而及时予以干预、矫正和指导。为了培养学生愉悦健康的心态,我们建设了心理咨询室,在各班选拔和培养了“心理气象员”,并一直在增加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如若班上有同学因为考试失利、同学矛盾、亲子关系紧张等导致情绪波动较大,班上的心理气象员就会通过“察言观色”及时发现并了解,并视情况程度及时上报班主任或心理老师,让情绪波动的学生在心理上得到及时的干预和指导,给他们的生命成长及时输送力量。
四、培养良好品行习惯,为学生成长助力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苗稀,乃草盛也。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 。为了学生能茁壮成长,习惯养成作为我校德育研究课程之一,已进入班会课堂,融入日常生活,不断进行着校本化的实践探索。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将认真写字(七上)、微笑待人(七下)、做事情有计划(八上)、在错误中反思自己(八下)、孝敬父母(九上)五大习惯作为研究、培养学生良好品行习惯的主要内容。
德育处挑选优秀班主任,组建习惯养成研究团队,撰写班会教案, 精心制作班会课件,形成了系列化的课程资源。项目组根据具体情况,实施三年一贯制习惯养成主题教育,每学期开展一个习惯养成活动,要求以年级组为单位,每学期督导并落实好一个习惯的培养。如为了落实“微笑待人”习惯的培养,我们特设立“微笑待人月”,增强微笑待人的意识,感受微笑的魅力;学习微笑待人的具体方法,激发微笑待人的热情;撰写微笑日记,分享微笑待人的故事;评比班级“微笑大使”,展示微笑待人教育成果。每周班会课落实一个活动主题,每周达成一个活动主目标,循序渐进。
我们分年级分学期逐层落实习惯养成,纵深推进,使之螺旋上升,将习惯养成融入日常,落到实处,使学生养成终身受用的好习惯,为学生成长之路护航。
五、开展特色活动,提升学生整体素养
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切身的体验,没有活动就没有教育,没有参与就没有成效。我校常年开展丰富多样的特色活动,尤其是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英语节四大节日特色活动的设计和开展,提升了学生的整体素养。
我校的读书节贯穿寒假和年后,从老师到学生,全员参与。读书笔记、好书推荐、古诗朗诵、板报评比、小报展示……精彩纷呈。夏天是火热的季节,艺术节有达人秀、乐团演出,让师生尽情展示青春的才华与热情,彰显了东外师生儒雅高贵的气质,提升了学校艺术文化氛围。我校体育节时间长,项目多,不仅有运动会,还有跳绳、踢毽、广播操等比赛活动,真正把增强锻炼意识、提高身体素质落到实处。在活动中,我们不仅锻炼了学生强健的体魄,还强化了学生的举止、气度训练,培养了合作意识,锻造了良好品行,塑造了坚强的精神。圣诞节前后是英语节美妙的时光。我们开展英语板报创作、英语单词现场拼写大赛、英文歌曲演唱比赛、英语短文阅读比赛、英语短剧大赛、英语阅读翻译比赛、英文电影配音大赛等活动。
四大特色活动,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自我、展示才华、张扬个性的舞台,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熏陶了他们良好的品格,提高了学生的文化修养、审美情趣、欣赏能力,也为他们愉快的学校生活增添了美丽的记忆。
六、开展多元评价,激励学生努力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给以欣赏。”我们通过多元化的评价,在教育活动中通过心理暗示,不断强化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每学期我们都会评选“四高学子”。我们将四周作为一个阶段评价周期,开展一次阶段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活动,评出全优、优秀、合格、不合格等次。我们着眼于过程性评价,让学生经历自评、他评、小组评、教师评、家长评五个过程,引导学生由他律逐步转向自律。期末再根据每月阶评,评定学生学期总评等级,确定“四高学子”人选。
各班级成立“素养·东外在行动”活动小组,由班主任负责引领全体师生学习礼仪、践行礼仪、展示素养。在此过程中,全体师生员工、家长、校友通过图片、视频、文字等多样形式,记录素养教育过程中的精彩瞬间和感人故事,引领全体师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情操。评选出来校级“月入围奖”作品,通过校园网络、橱窗、校园广播、电子屏、触摸屏、微信平台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并将双百作品汇总整理,订制成精美的画册、故事集、刻录成光盘,为东外素养教育留下美好而珍贵的记忆。
我校的素养德育致力于守护学生生命成长,聚焦学生品格锤炼与核心素养全面养成,逐步构建起了充满生机活力的基础教育生态,培养和发展了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责任编辑:颜莹
Accomplishment-Oriented Education and Students Life Growth
Yang Qing & Wang Kaidong
(Nanjing Dongshan Foreign Languages School, Nanjing 211103, China)
Abstract: Accomplishment-oriented moral education in our school has always been aiming to nurture students lifelong high accomplishments and to cultivate “four-high” students, guarding their life growth. In practice, we implement the behavior training of “six goods and four actions” by improving the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and give prominence to etiquette education so that students can form five habits and carry out four festival activities. Also, we implement diversified assessments to stimulate and arouse students motive power of life growth.
Key words: accomplishment-oriented moral education; education environment; student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