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新学制下“现代学徒制”中国化的生态现状及展望
——以化工机械与设备专业为例

2018-02-19 05:13沈元君
江西化工 2018年4期
关键词:化机现代学徒制职业院校

沈元君

(集美工业学校,福建 厦门 361022)

一、“现代学徒制”中国化的生态现状

“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制融入了学校教育因素的一种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的一种新的形式。

说起“现代学徒制”,首先让人联想到的便是“现代学徒制”的典范——德国的“双元制”。其具有专门化的管理机构、弹性化的培训周期、双元化的培养模式以及多方位的考评机制等特点,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下,注重发挥行会、企业、学校三方的职能作用,充分利用了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培养了一批批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被称为德国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对于我国的职业教育,“双元制”无疑是我们进行课程改革的参考模式之一。

自2014年8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以来,我国也开始正式试点“现代学徒制”。经过几年来先驱们的不断摸索,“现代学徒制”在国内职业教育界的名头越来越响。但由于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校热企冷”的现象仍是一大困局。于是,有些人犹豫了,退缩了,甚至感叹到我们在原地踏步……

不可否认,中国和德国在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上存在较大差距,但我们也不能妄自菲薄,放弃现有的进程,因为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有着我们目前尚不成熟的客观条件:

(一)政策法律制度方面

德国“双元制”是根植于国家法律内的教育制度,其地位和影响力与普通教育并驾齐驱。在这种制度的保证下,企业把职业教育作为“企业行为”来看待。政府也通过税法和经费补偿等手段给企业加了一剂“定心丸”。而我国虽然先后制定了《职业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一系列法规文件,但这些大都比较抽象而缺乏具体有效的实施细则,导致校企合作在实际中很难操作。由于没有额外的保障,企业普遍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二)校企合作程度方面

在德国,每位学生在进入职业院校的同时,必须选择与一家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只要该学生学习期满并顺利通过学校与培训企业的考核,他就能到培训企业工作。这一特点使得德国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已不成问题。没有了后顾之忧,学生能够更加注重职业素质的培养,同时也促使了职业院校结合该企业的长期发展前景,有针对性地建设或调整专业,使之符合市场和社会的需求。学校、企业各司其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我国的职业教育虽然提出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的方针,一些职业院校也积极响应,探索了与企业订单合作、产教融合等合作模式,但却并没有太多实际性的进展,也缺乏切实可行的措施。

(三)课程设置方面

德国的每种职业都制定有详尽的社会职业能力标准,职业院校在课程建设中主张课程内容的实用性、课程编排的综合性、课程实施的双元性、课程比例的实践性、教学方法的先进性。学校和企业专家共同制定弹性的教学计划,一般实训占主要地位。而我国的职业教育还是走“重理论,次技能,轻素养”的路线。

(四)考试考核证书方面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考试是由包括企业、职业学校教师及工会代表在内的考试委员会负责具体实施。考试中技能测试所占的比重很大,学生通过实践技能和专业知识考试后,除可获得进入劳动市场所必需的技工证书外,还可获得企业的培训合格证书及职业学校的毕业证书。而我国职业院校仍采用学校单方面组织的无异于普通教育的考核模式,理论考试仍是主要形式,而考核内容与职业岗位考核标准严重脱节,获得的技能证也无法作为直接从业的凭证,导致培养的人才得不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认可。

(五)师资队伍方面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师资结构单一、职业教育观念滞后、动手能力差等,都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一大因素。

二、“现代学徒制”的改革思路

虽然我们在摸索实践的过程中存在上述差距,但我们在参考借鉴的过程中,切忌奉行“拿来主义”。须看到“双元制”给德国经济复苏提供有力保障的同时,德国工业界越来越多地指责“双元制”职业教育太专业化,培养的学生缺乏应变能力这些短板。而我们强行消化其成果,也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症状。正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一样,我们职业教育发展也不能仅仅照搬先进的职业教育理论而不加以检验发展。应取长补短、因地制宜,实践出符合我国当下国情、切实推进产教融合、拉近职业教育与企业用工需求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为我国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插上腾飞的翅膀。综上,我们可以尝试以下改革:

(一)法律法规

政府应尽快对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修订、补充,明确“现代学徒制”的法律地位,以及学徒、职业院校、企业和行业协会等参与主体各自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对参与学徒制培训的企业实行资金和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二)就业机制

在当前举国上下都高度重视高校学生就业问题的大环境下,我们更应该学习借鉴“双元制”中就业为导向、企业为主的特色,更新观念,加快、深化相关机制改革,完善相关制度,加强校企合作。

(三)课程设置

学校课程与企业培训应处于同等地位,并可以进行学分置换。依据岗位,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职业能力为核心,重新规划专业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深入开展社会调研,明确专业培养目标,突出地方特色和专业特点。校企合作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专业核心课程。探索模块化课程建设与项目教学法。

(四)考试考核证书

加强考核方式的改革,实现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融合,大力提倡“双证书”制度,全面提高毕业生的质量与社会认可度。学生在职校毕业后,既可以选择直接上岗工作,也可以进入高等学府深造。

(五)师资队伍

应改变过去传统的“唯学历论”的人才引进观念。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战略:一方面从相关企业大力引进拥有丰富生产经历的,组织表达能力兼备的中青年技术人才作为专任教师,促进专任教师队伍的结构优化,也可考虑聘请企业里的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建立比较稳定的兼职教师人才库;另一方面要引导专任教师正确认识专业实践的重要性,激发其成为“双师型”教师,并组织选派专任教师到对口企业进行实践锻炼、观摩学习,从而提高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

三、新旧学制对比

(一)旧学制的局限性

旧的“2+1”学制,一般是指中职学生在三年的有效学习时间里,前两年在学校接受理论知识的学习,而第三年到企业顶岗实习的做法。学生在校时间短,导致他们对知识的学习犹如走马观花一样,没有针对性。面对文化课、专业课和技能考证“三座大山”,学校不得不采取压缩文化课的方式来确保专业课的有效开展。这种做法看似合理,实则有失偏颇。缺少了文化课的熏陶,学生难以学到必备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两年草草的专业学习之后,学校便把人才培养的“接力棒”交到了企业手上。然而,内在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教育跟不上,即使到了企业,学生的实习质量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效果也无法保证,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社会认可度。通过调研机械类企业反馈意见我们发现,企业普遍反映学生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看不懂图纸,设备操作不当,眼高手低,“忠诚度”不够等诸多问题,究其本质,在于旧学制培养模式的局限性。

(二)新学制的优越性

新的“2.5+0.5”学制,延长了学生的在校时间,有利于公共课和专业课安排的统筹协调,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涵养和职业素养,又可为学生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提供坚实的基础。中职学生大多是中考里的失利者,他们对待学习动力不足,目标不明,学习方法粗犷,甚至在一些行为规范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多安排一些文化课有利于强化学徒的职业素养,培养他们认真踏实、恪尽职守的工作态度,提高学徒的就业稳定性,从根本上得以解决上述企业反映的学生问题。

新学制实施后,学生在企业的实习时长变短为0.5年,不少人质疑这与倡导“现代学徒制”的进一步实施相违背。其实不然,这恰恰是我们立足实际、深入调研之后进行的正确调整。实习时长虽然缩短,但合作层级可以深化,这才是全面开展“现代学徒制”实施的必经途径。

四、化工机械与设备专业的改革实践

我校的化工机械与设备专业(以下简称化机)创办于前身之一的福建化工学校,是我校的省级示范专业。经过我校一代代化机人的艰苦奋斗,该专业在社会上已经树立了良好的专业形象,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专业品牌效应。

然而近几年来,由于国家政策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等因素,该专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家长谈“化”色变,凡是带有化字头的专业都被订上了污染环境,有害身体的标签,家长担心安全问题没有保障;另一方面,即使就读本专业的学生,在其毕业后,由于化工行业的门槛高、要求多,不太能适应化工行业岗位,考虑转行的人数也不在少数。作为化机的专业教师,我深知化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量是庞大的,而现代化工行业工作环境都大幅改善,自动化程度相当高,安全方面有极大的保障,化机学生选择本行业就业是大有可为的。通过对12级到15级160名左右的化机毕业生的跟踪调研发现,许多学生虽然没有在化工厂上班,所从事的其他行业却没想象中轻松,个人发展也不尽如人意。作为学生及其家长,应该摒弃一种先入为主的看法,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化工行业。在新学制“现代学徒制”的进一步实施下,化机专业的改革可以尝试以下思路:

(一)改革教法

基于企业的工作岗位,细化出职工的工作任务,并将其转化为学校的教学任务,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并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做到“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企”,使学生在校内的学习过程就是不断生产产品的过程和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坚持“做中学,学中做”的教育理念,推行项目教学、岗位教学。笔者曾在德资企业林德叉车参加过钳工培训师的学习,切身体会到德国人严谨、负责,甚至是有些刻板的职业精神。培训期间,理论的学习只占一小部分,更多的时间是在动手操作,不厌其烦地做,一直在实践中总结经验。

(二)创新德育

改变传统的德育模式,大力推进校企双主体的职业素质教育提升工程。大部分企业忽视了育人主体的作用,在校企协同育人方面表现被动,只是把学生当做廉价的劳动力,这也是学徒就业不稳定、容易流失的重要因素。

进一步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定期组织行业专家或企业负责人到学校进行职业道德讲座,把职业道德教育具化为企业岗位的要求,分散到各个学期。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体系当中。在学生的评价机制中不断加大职业素质的比重,使学生真正明白“先做人后做事”的重要性,成为企业欢迎的德技双馨的人才和社会主义新中国合格的建设者。

(三)“前店后校”模式

与企业专家共同对专业核心课程特别是实训课程进行设计,将企业工作过程及生产项目引入课堂,在校内建造小型的模拟工厂。通过项目驱动教学,使学生在学习操作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就化机而言,设备维修员是一个十分对口的岗位,可以结合工厂实际检修情况在模拟工厂各个工段上开发模块化的维修课程,让学生参与最贴近工厂实际的维修操作,提前熟悉行业工作模式。

(四)“私人订制”解决个性化需求

针对化工企业最担心的学徒流失率高的问题,可以实行“私人订制”的方式,为企业量身打造需要的人才。随着个性化经济的发展,企业用工也会凸显个性化特点。“现代学徒制”在校企深度合作的基础上,可以根据企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用工标准,实行“私人订制”,满足企业个性化的需求,实现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顺利对接。

猜你喜欢
化机现代学徒制职业院校
卧式薄层干化机内壁磨损失效形式及机理研究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关于超声波浆、白云浆、化机浆对比分析报告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MVR技术在化机浆废液处理中的应用
提高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探索
化机浆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关于职业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难点与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