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终端的信息化教学有效性探析
——以高职“国际货运代理”课程为例

2018-02-12 17:55邓金梅支卫兵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货代货运教学资源

邓金梅,支卫兵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9)

2017年2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中国教育要研究解决“六大问题”》中明确指出:“有效应对大数据、人工智能、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等带来的新挑战,让教育变革跟上时代,让我们培养的人不落伍”[1]。随着移动互联网、云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高校教与学模式正在发生悄然变革。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在教与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可以实现“时时能学,处处可学,人人乐学”,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一、信息化背景下高职《国际货运代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非信息化教学手段存在一定弊端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法在非信息化时代的国际货运代理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渠道和方式日益变化,专业知识和行业发展的呈现形式信息化,学生获取信息资料的途径网络化,上述方法已显出“力不从心”之态,需要加强与信息通讯技术的有效结合,实行多管齐下,在互动交流的学习过程中拓展和深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升操作能力,同时也督促教师对知识内容的有效攫取,完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能力,增强和学生的全方位互动能力。

(二)国际货代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移动互联网时代,对高职院校国际货运代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2]。一是要求掌握扎实的跨境物流知识,有精湛的跨境物流操作能力,准确操作跨境运输中不同国度、不同模块、不同环节之间的作业细节;二是要求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能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数据的正确处理和有效传输;三是要有较强的市场调研能力,正确地处理信息资料,并撰写有效的市场调研报告;四是要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有效利用移动网络调解上下链不同主体之间的分歧和矛盾。此外,还能够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即时做好企业的宣传工作和搞好企业市场策划活动等等。为适应岗位需求,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国际货运代理专业人才,高职院校对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借助移动网络进行信息化教学越来越被业界所重视。

(三)移动网络时代促使教学改革创新

移动网络盛行的背景下,即时互动式的信息化教学是时代发展在教育领域的内在要求。同时移动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促使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及学习方式不断改革创新。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仅局限在课堂上,更多知识的学习与探究转移到课堂之外;渠道不仅仅是教师的课堂讲授,更多的是通过信息平台、模拟操作和社会实践猎取资源。另外,移动终端下的网络交流方便快捷,不受时空限制。这就需要教师突破以往,走上新的教学改革之路。无论是角色的转换,还是教学理念、教学资源和手段方法的转变,都要做到与时俱进,和学生共同进步。这样才能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国际货运代理人才。当然,普及的手机设备和丰富的网络资源也为教学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客观基础,学生对新鲜知识的好奇心和性格上的好动感也提供了软性条件。

二、移动终端下高职《国际货运代理》教学有效性对策

(一)培养信息化教学素养

现代教学理念对学生的培养侧重于品德与技能两个方面,即实现“德技双馨”,具体体现为培养高品德、精业务、能创新的国际货运代理专业人才。这给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等教书育人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做到“博专结合,博中求专”,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要不断转变教学观念,合理利用网络资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艺术创设教学情境,精心组织教学环节,勇于改革教学方法,学会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熟练操作信息化教学软件,将手机移动终端下的信息化教学手段运用于课堂教学过程。将专业理论知识更好地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指导学生开展有效学习,反思学习过程,反馈学习效果。此外,教师还应具备较高的人格魅力,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要善于思考,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并将这种魅力潜移默化于学生心中。

教师要具备移动终端下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就必须积极参与信息化教学软件的培训学习,通过系统学习掌握信息化教学基础知识、立体教学资源的制作、移动教学软件各功能的使用和管理、各种数据的分析和运用,以达到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素养和技能水平。

(二)构建移动信息化教学平台

前面已述,信息化教学平台是连接师生间和学生间互动交流、答疑解惑的便捷纽带。教师收集、整理、编排的教学资源,上传于信息化教学平台,学生通过该平台进行课前自主学习,并将学习中的疑点及时反馈,在课堂或在课外进行师生间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答疑解惑。

在基于移动终端的信息化教学中,场地和设备固然是重要的基础条件,场地主要包括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等;设备主要是多媒体设备和网络通讯设备等。在此基础上,要有效开展信息化教学,让场地和设备在教与学中发挥更好的作用,移动信息化教学平台就显得举足轻重了。就移动教学平台的建设而言,学校可以和企业合作开发,也可以购买企业已开发的通用型平台,如国际货代模拟实训软件、超星学习通APP、蓝墨云班课APP等等。

(三)打造信息化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信息化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资源一定要是精品,与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人格锻造紧密相关。

学生对国际货运代理课程的学习像一棵大树的成长,大树的树根是行业和岗位认知,树干是海陆空模块分项,各项操作细节是树枝。首先,教学资源的编排应符合大树的生长原理,条理清晰,逻辑分明。其次,教学资源的搜集、整理和制作必须富含营养,能够满足大树的生长需要。第一,教学资源要无害于学生的成长。教师不能为取悦个别学生而编造虚假且不健康的资源。第二,教学资源能增长学生的见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比如在国际货代岗位认知任务中,国际货代企业工作中的身份角色辨别是个难点,教师开发的资源就必须能够帮助学生掌握不同身份间差别的区分要领。在国际货代合同的准备任务中,学生要掌握国际货代企业必须采购的资源项目和来源主体等,教师可以制作教学课件,准确展示这些项目和来源主体于学生。第三,教学资源能够提升学生的国际货代作业能力。在国际货代合同的履行任务中,学生要模拟不同工作岗位,不同工种进行作业。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加上作业的复杂,往往限制着学生的情景模拟。这样,教师可以开发动画视频,将工作流程和单据移转的程序简洁明了地演示给学生,学生在课后操练情景工作过程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四,教学资源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欲望。教学资源能展示行业的成就、未来的发展趋势和从业人员的自豪感。当然,国际货运代理行业中的经典案例、作业流程、操作素材、教学课件等各种资源必须上传在信息化教学平台,必须确保教学资源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更好地融入国际货运代理课程教学环节中去,实现教师与学生共享,并不断优化教学资源,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同时建立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共享机制,使各高校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等实现充分共享,拓宽教师的视野,提升教学能力。

(四)精心组织信息化教学过程

通常而言,学生的学习过程由三个阶段组成[3]:第一阶段是“信息传递”,是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来实现的,这可以用课前移动APP端实现,由教师提供教学资源和内容,并提供在线辅导;第二个阶段是“吸收内化”,是在老师帮助下或由学生来完成的过程,一般在课中完成。如果缺少教师的指点和同伴的帮助,“吸收内化”阶段常常会让学生感到挫败,丧失学习的动机和成就感。所以“吸收内化”主要是通过课堂的教学互动来完成的。因为教师在“信息传递”阶段提前了解了学生共性的学习困难和问题,因此在课堂上能给予针对性的辅导,对于个别同学的个性化问题可以做到一对一的解疑答惑;而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更有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内化过程,又激发同学之间的竞争与合作等积极心态。个别同学需要在课后消化的,可以和教师、同学利用手机APP如学习通、QQ、微信等工具继续交流讨论。第三阶段是“提高升华”,大多在课后完成,是一个创作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头脑风暴或练习任务来实现。由于学生的智商和能力不同,这个过程不能要求所有同学都达到,可以作为考核中的一个加分项目。总之,教师必须依托信息化平台精心组织教学过程,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同时,教师必须融入情感,如关注、融入、沟通、关爱、表扬、奖励、批评等,并借助端口的表情符号传递给学生。

(五)完善信息化教学考核机制

信息化教学的实施,应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化教学平台上的各种互动要能突出学生的主体角色,体现学生的主动参与性,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所思所想通过平台进行交流、反馈,促使学生能力得以充分展示。因此,对学生的考核机制要不断完善,摒弃传统的结果考核机制,采取形成性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机制。学生成绩的评定不仅仅包括卷面成绩,而且还要覆含学生在信息化平台中的参与程度、相关作业的完成情况和互动交流的正确程度和创意等等;要采取小组考核与个人考核相结合,既要考核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又要考核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要教师考核和学生考核相结合,减低教师考核的比例,提高学生考核的比重,让学生变压力为动力,又能互相监督。形成性考核中,依托云教学APP软件的考勤记录、经验值和获赞数量等客观指标,同时参考学生分析问题的要点解读、解决问题的方案描述考核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如此考核机制,能够让学生在国际货运代理课程学习期间增长知识,即提高了专业操作能力,又培养了正能量素质。

(六)避免踏入误区

如前所述,[4]信息化手段给教学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应注意合理化使用,防范走入过度依赖信息化手段的误区。第一,认为信息化手段可以替代教师的现场授课。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不可忽视,更不能简化弱化教师的授课作用。如果全程播放课件或视频,过度依赖教学软件或APP平台,教师不做讲解,只做观众,不参与教学互动,全班都做低头族,则是本末倒置,得不偿失。第二,认为平台上的考勤真实可靠。一些云教学APP平台中对定位功能尚未添加。考勤时,学生不在课堂照样可以通过APP端口进行操作。教师必须对学生数量情况和个别现象做到心中有数。虽然信息化条件下,教学的目标不在于学生是否在教室,而在于他学没学,掌握知识和技能与否。由于高职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自律性并不是都很强,还需要实行刚性管理,给予一定的条件和要求、监督。第三,认为信息化教学可以大一统,揽含其他教学模式和方法、手段。各种教学模式方法手段都有独到性,无法相互替代。所以信息化时代的教学改革中,依然要坚持博采众长,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情况等因素针对性地采用恰当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或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

三、结语

随着信息化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全面推广,高职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一定的信息化教学技术。通过移动终端的教学平台实现教学资源、教学内容的共享,优化教学过程,建立完善的信息化教学考评制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以培养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需要的国际货运代理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货代货运教学资源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信用证项下货代提单相关问题探讨
波音公司试飞电动垂直起降货运无人机
融合感知差异的货代和货主选择行为异质性揭示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AT200大型货运无人机实现首飞
货代:当“三剑客”遇到互联网
货运之“云”
基于VMware的教学资源服务器虚拟化设计与实施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