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要义心读:一种视域融合

2018-02-12 17:55钟志贤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心学王阳明良知

钟志贤

(1.江西广播电视大学,江西 南昌 330046;2.江西师范大学,江西 南昌 330022)

引言:散点透视与视域融合

所谓“散点透视”(Scattered Perspectives),也叫动点透视或移动视点,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透视方法,是指从多个角度、视点或侧面表现对象的特征。散点透视使得表现对象具有远近空间感和立体感,也更生动丰实,即画家的观察点不是固定或局限在某个地方,也不受特定视域的限制,而是根据需要移动立足点进行观察,并将观察结果组织进画面。

传统中国画讲究用多视点方式(散点透视)表现空间跨度比较大的景物,将焦点透视表现的“近大远小”的景物处理成平列的同等大小的景物,最著名的如《清明上河图》。中国山水画能够表现“咫尺千里”的辽阔境界,正是运用这种独特透视法的结果。

从阐释学的角度看,散点透视是一种理解。理解是一种“视域融合”(Fusion of Horizons),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所谓视域融合,是指在理解过程中历史与现代的汇合或沟通。伽达默尔(H·Gadamer)认为,理解的对象是人及其一切活动,它们包括历史、文献、思想、创作等等文本,这些文本都是作者的历史“视域”的产物。当解释者以自己的“视域”去理解这些文本时,就出现了两种“视域”的对立,而只有把这种对立“融合”起来,即把历史的融合于现代的之中,构成一种新的和谐,才会出现具有意义的新的理解。这一过程就是“视域融合”过程。理解的发展是持续变化的,新旧视域的融合将产生新的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新的理解又变成了“先入之见”或“偏见”,它将与更新的视域融合,又产生更新的理解。如此循环往复,走向一种“真正无限的对话”的状态,形成阐释学的循环。[1]

阳明心学,博大精微。借用中国传统绘画的散点透视方式和阐释学中的视域融合理论,通过把握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特征不变量”方式,虚心涵泳,切记体察,我们可以尝试建构王阳明心学的“意义图谱”,进而理解心学的要义,为窥心学堂奥提供一种门径。①主要原典参考:杨嵘编.王阳明大全集[M].华侨出版社,2011年11月版;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M].重庆出版社,2017年3月版;梁启超.传习录集评[M].九州出版社,2015年5月版。正文中引文除特别标注外,皆出自王阳明《传习录》。

一、不朽的王阳明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阳明心学“四句教”

王阳明(1472-1529),即王守仁,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和军事家,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王阳明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圣人”之誉(一个是孔子,半个是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立德、立功、立言”三位一体的“真三不朽”圣人。

历史上对王阳明的高度评价可谓“一以贯之”。“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曾国藩)“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王士祯)“独阳明之学,简径捷易,高明往往喜之。”(严复)“王学绝非独善其身之学。而救时良药,未有切于是者。”(梁启超)“修心练胆,全从阳明学而来。”(日本西乡隆盛)“一生伏首王阳明。”(日本“军神”东乡平八郎)“余所重者,王阳明知行合一之说。此心有立,然后可以应天地万物之变也。”“中日两国的差距就在于一个王阳明。儒道中最得力的,就是王阳明知行合一‘致良知’哲学”“五百年来,儒家的源头活水就在王阳明。21世纪将是王阳明的世纪”(杜维明)“日本人采用了王阳明知行合一这个原则,融合了西方东方文化,才有了明治维新,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南怀瑾《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五百年来,王阳明被称为“千古第一等人”。可以说,只要还有人类存在,崇仰、研究和实践王阳明哲学的现象就一直会持续下去。

二、心学是什么?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王阳明

心学是一门知行合一的大学问,它以儒立本,融合释道诸子,上可修道炼心,下可经世致用。心学不仅影响了中国自宋以来至今的历代学者、修行人乃至权贵,甚至直接推动了日本的明治维新,并至今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商业等诸多方面继续产生着巨大影响。[2]

所谓心学,是指以经世致用为立足点及最终归宿,以修心悟道为入道法门,融合出世入世,兼顾体用知行,涵容儒释道为一体的大成之学。或者说,它是良知之学,是以良知为德性本体,以致良知为修养方法,以知行合一为实践工夫,以经世致用为为学目的,是富有人文精神的道德理想主义哲学。[3]

1.人生论——心即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学“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2.认识论——知行合一。知行一体,是不可分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有知必有行,有行必有知。”

3.修养论——致良知。自度度人,成己成人;心为本体,心外无物;透彻的本心,心宽洒脱,超然入圣。

心学看似日常,实则不易;欲窥其堂奥,更需自得天机。

心学实为圣贤之学,是真正的大人之学。何为大人?《乾卦·文言》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南怀瑾先生认为,凡有志于学,内养的功夫和外用的知识皆能达到某一个水准,可称之“大人”。内养的功夫是指每个人自立自修的学问,即“内圣”或“内明”之学;外用的知识是自立而立人的“修、齐、治、平”的功德,即“外王”或“外用”的致用。无论“内明”还是“外用”,都要达到“至善”的境界。[4]

如此,心学作为“大人之学”,学习者若没有一颗大心、公心,是不可能真正领悟、修习到位的。也正如此,历史上修习心学者都自觉地以“志在圣贤”为最终目标,否则难以理解心学宗旨,导致理解偏差,甚至面目全非。也正因如此,历史上真懂心学者少之又少。

心学甚为难懂。概而言之,主要有以下原因。

其一,心学涵摄儒释道三教文化,三教的修行法门,是进入修习心学的路径;

其二,心学的目标是成为“内圣外王”的圣贤,是一门“大人”(内明外用)之学。缺乏大心、公心者,无法进入心学的殿堂,更无法体悟心学的精妙;

其三,心学的学习方式主要靠自修自悟,它超越语言文字,难以用准确的言语表达,精确理解和传承难度很大。因此,心学对修习者的“根器”资质要求比较高。

其四,心学的传承是一种非宗教形式,在历史上,多有断层,时断时续,且多有历代传人揉入自己的见解(或篡改或曲解),对前贤有敬无畏。就像一幅画一样,后人对原画“你一笔我一笔”的增添,导致原画“面目全非”。

其五,心学留存的经典文字少,多为只言片语,缺少系统的理论著述,因为他们更多重视讲学和师徒相传。

三、阳明心学要义

圣学只是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察精觉处即是知。

——王阳明

阳明心学博大精深,要理解它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通过紧扣事物“特征不变量”的方式,我们可以把握心学的要义,领悟其高明境界。

(一)心为人主:身之主宰便是心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王阳明认为,心是身体和万物的主宰,当心灵安定下来,不为外物所动时,本身所具备的巨大智慧便会显露出来。“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当心达到“虚灵不昧”时,即非常安宁、专一、虚静的时候,就能体察、发现到各种事物的道理及规律,而万事也由此而生。故“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所谓的心,并非专指那一团血肉。真正的心,是那能使你视、听、言、动的“性”,亦即天理。有了这个性,才有了这性的生生不息之理,也就是仁。人有了“心”的主宰才得以产生。如果主宰安定,如同天地运行一样永无停息,即使日理万机,也经常从容自在,即“天君泰然,百体从令”。

“圣人之道,吾性具足”,“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此花不在你心外”。

我主我心。有一年春天,王阳明和他的朋友到山间游玩。朋友指着岩石间一朵花对王阳明说:你常说“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天下一切物都在你心中。你看这朵花,在山间自开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吗?难道你的心让它开才开的;你的心让它落才落的?王阳明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花当然是自开自落的,可是能不能扰动我心,却是由我来决定的。哪怕天崩地裂、洪水滔天、电闪雷鸣、暴雨大作,只要我心中安然,便永远是在桃花源、艳阳天。如同佛教所说“万法唯心造”。心灵的一切问题,追到根子上,其实都只是心自己的问题。世间种种利诱或险恶,只要我心不动,便能奈我何?!

真正的光明,只存在于心中。有弟子问“光明”在哪里?王阳明指着船里蜡烛的光说:“这是光。”在空中画了个圈说:“这也是光。”又指向船外被烛光照耀的湖面说:“这也是光。”再指向目力所及处:“这还是光。”“不要执着于一事,光不仅在烛上,记住这点。”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山河大地拥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

(二)志存高远:天下第一等事

1483年,王阳明在北京的私塾问老师:“何谓第一等事?”也就是问人生的终极价值是什么?老师迟疑一会而坚定地说:“当然是读书做官啊!”王阳明却严肃地看着老师说:“我认为不是这样。我以为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成什么样的人,在于立什么样的志。

王阳明认为,一要立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志不立,则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一个人想要做出一番事业,首先要立志,否则只会一事无成。不要说是做圣贤,就是各种工匠技艺,也都要靠坚定的意志才能学成。一个人的理想往往决定了他的高度。“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二是立志要高远。王阳明认为,“读书志在圣贤”,才是天下第一等的事。志当存高远,路从脚下行。“譬之树木……须先有根,然后有枝叶。不是先寻了枝叶,然后去种根。”

三是立志要善于定位取舍,恪守本份。“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累其心;志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问道德者不计功名,问功名者不计利禄。说白了就是“当官和发财是两条路,不能既想当官,又想发财”,“婊子与牌坊”不能并存,否则“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楚辞·卜居》)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惟患夺志,但恐为学之志不真切耳。”

(三)随才成就:人胸中各有个圣人

王阳明强调以高度的主体力量,自信地屹立于世间。良知是一种人人都有,不假外求的内在力量,它的唤醒最可靠的是听从自己的内心,坚持自我。“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王阳明说:“人要随才成就。才是其所能为,如夔之乐、稷之种,是他资性合下便如此。成就之者,亦只是要他心体纯乎天理,其运用处,皆从天理上发来,然后谓之才。到得纯乎天理处,亦能‘不器’,使夔、稷易艺而为,当亦能之。”“如‘素富贵行乎富贵,素患难行乎患难’,皆是‘不器’,此惟养得心体正者能之。”一个人只有遵从自己的天赋秉性,才能做出成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禀赋,我们所要认真对待的就是知晓自己的优点,确定自己的长处。成就一个人,也就是要让他的心体纯然合乎天理。

王阳明说:“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你看到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这个世界不欠你的,是你自己亏欠了自己。

《中庸》开篇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道”是不可以离开片刻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中庸》要求不可片刻离开率性的“道”,要求人们提高自觉性,真心诚意地顺着天赋的本性行事。

随才成就,就是做自己,成为自己,就是做自主创造生命意义的人,就是做自我实现的人。什么叫自己?什么叫做自己?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罗杰斯(C·Rogers)认为,所谓自己,就是一个人的过去所有的生命体验的总和。假如这些生命体验我们是主动参与、自己选择的结果,那么不管生命体验是快乐或忧伤,我们都会感觉是在做自己。反之,则会感觉我们没有在做自己。另一个人本主义心理学巨擘马斯洛(A·Maslow)认为,自我实现的人,就是那些对生命感到满意、能发挥潜能又具有创造力的人,是心理健康的人。这种人较不易受到焦虑与恐惧影响,因为他们对自己及他人都能抱着喜欢及接纳的态度。他们较一般人更真诚、更不自我防卫,也对自己更满意。每个人天生都具有自我实现的倾向,在追求需求层次的满足过程中,对生命的满意度也随之提高。[5]

随才成就,就是充分自信,相信自身“不假外求”内心的良知力量,听从内心的召唤,率性修道,在历练中成为你自己。王阳明曾与弟子有一番对话。“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尔胸中原是圣人。”弟子说“不敢当。”“此是尔自家有的,如何要推?”“不敢。”“众人皆有之,况在于中,却何故谦起来?谦亦不得。”

(四)此心不动:每临大事有静气

“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想当年,即使是数次科举考试名落孙山,王阳明也没有动过心。“读书作文安能累人?人自累于得失耳。”

“时穷节乃现。”(文天祥)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

有弟子问王阳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王阳明回答:哪里有什么技巧,只是努力做学问,涵养得此心不动;如果非要说技巧,那此心不动就是唯一的技巧。大家的聪明度都差不多,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

为什么呢?因为心不动才能冷静,冷静才能沉着,沉着才能在危机面前发挥智慧。智慧不是天外飞来的,而是老老实实的纯笃功夫。人没有坚定的信念,就容易被人利用。在平定朱宸濠叛乱中,王阳明用过令其生疑的伪造公文计谋,并说“他一疑,事就成了。”做任何事情,要攻心为上,力求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

在“静生慧”方面,儒释道三家表现出惊人的一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学》)“致虚极,守静笃”(《道德经》)道家认为,灵台清静,静能生定,定能智慧生。佛家认为,静能生慧,慧能生智。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

“此心不动,随机而动。”就是要修炼空明宁静的心态,有一颗圆融的“不动心”,遇事不慌乱。“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翁同和)。

心不动,就是清晰地觉察自己的心念或潜意识,不为连续不断的心念所搅扰,避免被“妄动心”所制约,放下错误的执念,不使决策失控。未被觉察的“妄动”是潜意识,当为潜意识所控制时,人的行为处事就会处于不同程度的失控状态。“心”若妄动,很容易冲冠一怒,丧失理智,盲人骑瞎马。

“心”可以不动,则心如一面空明的镜子,能清晰地映照事物的真相,洞察一切虚妄,从而“随机而动”,达到最佳的处事效果。可先发制人也可后发制人。

心不动,是一种单纯、正定、淡定、心力专注的心态,能遵从内心真正的想法去行动。心不动的瞬间或心态最有洞察力。镇定自若,从容不迫。所谓“静而后能安”“静生慧”就是“心不动”的道理。

心不动,就是收摄一颗忙乱的心。“今人于吃饭时,虽然一事在前,其心常役役不宁,只缘此心忙惯了,所以收摄不住。”什么叫忙?“忙”就是“心+亡=忘”。世间最忙的是我们的“心”,如果不经修炼,“心”就会像滚雷或野马一样,必然常起“妄念”,常处“妄动”状态。“当自己心如野马,时而山川,时而原野,如何收摄得住?”

我心由我不由天。只要此心不动,如何都是安然。有一颗强大的内心,便能无往而不胜。在红尘生活工作中,通过事上磨练心境,提升心性,获得“动亦定,静亦定”的良知力量与智慧!真正能够建立起一番事业和基业长青的人,一定是那些内心强大而有力量,知止得定,因定得静,静而生慧,得以致远!

(五)破心中贼:格物致知,止于至善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破除心中贼”,就是破除心中的贪念、邪恶、嫉妒等,使内心变得充盈圆融、至善至诚。

纵观王阳明的心学人生智慧,可以看到他所强调的“破”与“修”心指向:

(1)破贪欲,修知止之心;(2)破邪恶,修善念之心;

(3)破嫉妒,修包容之心;(4)破迷惑,修智者之心;

(5)破忧虑,修仁者之心;(6)破怯懦,修勇者之心;

(7)破虚伪,修诚意之心;(8)破浮躁,修宁静之心;

(9)破放纵,修慎独之心;(10)破傲慢,修谦恭之心;

(11)破强求,修随缘之心;(12)破懈怠,修精进之心;

(13)破繁琐,修简约之心;(14)破偏执,修中和之心。

“奋始怠终,修业之贼也;缓前急后,应事之贼也;躁心浮气,畜德之贼也;疾言厉色,处众之贼也。”(吕坤《呻吟语》)有始无终,是修业的大敌;前缓后急,是做事的大敌;心浮气躁,是养性的大敌;疾言厉色,是处世的大敌。如果你觉得诸事不顺,也许你该将眼光投向自己的内心,检索内心之陋习,跨越心理泥沼。只有破心中之“贼”,问题才能获得根本解决。

事毕功成的事,很多时候关键都不在事本身,而在于做事的人。奋始怠终、缓前急后、躁心浮气、疾言厉色,是许多人跨不过去的“坎”。比如,一个人浮躁,影响的也许只是一个人或家庭、小群体。但一旦扩大开去,就会逐渐形成现代社会的浮躁氛围。企业浮躁,急于牟利,就会产生毒奶粉、毒鸡蛋、地沟油、豆腐渣工程等;学术浮躁,汲汲于名利,就会产生丧失学术良知的泡沫、假大空以及剽窃造假,等等。心浮气躁所产生的道德问题,就会扩大为法律问题、环境问题,进而演变为一个“互害型”的社会,成为人类的生存问题。

“破心中贼”关键在于格物致知,止于至善。所谓“格物致知”,就是不被外界的物质、境遇、感觉的引诱牵着走,保持心如明镜的知性。在事上磨练,不断为善去恶。“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格物,即格除各种浮思闲虑的干扰,让心从偏颇失控的不正常的状态,回归到不偏不倚的“中和境界”。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修业、应事、蓄德、处众之难,可想而知。但人之可贵,也正在于能够迎难而上。

(六)勇者无惧:知者不惑仁不忧

年少时,书生意气的王阳明就热爱兵书,经常就地取材排兵布阵,而且表现出惊人的胆略和勇气,是一个血性男儿。在那个谈“胡”色变的时代,十几岁的王阳明竟然“试马居庸关”,与两个骑马的鞑靼人大战起来。

在人生的历程中,一路走来,一路磨难,恰如西天取经路上的八十一难。在佛教来看,这些难,是使一个人觉悟的机缘和程序设定,就看有没有参悟的慧心。

王阳明有多难?他曾这样形容自己的处境:“危栈断我前,猛虎尾我后,倒崖落我左,绝壑临我右。我足复荆榛,雨雪更纷骤……”“举世困酣睡,而谁偶独醒?疾呼未能起,瞪目相怪惊。反谓醒者狂,群起环门争……”

在评定宁王叛乱的过程中,在小人构陷,危机重重的环境下,王阳明既晓明哲保身,更能挺身而出,这与他听从内心的良知和坚持自我的学说是一脉相承的。他曾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作《啾啾吟》来表达他临危不惧和旷达的胸襟:

知者不惑仁不忧,君胡戚戚眉双愁?信步行来皆坦道,凭天判下非人谋。

用之则行舍即休,此身浩荡浮虚舟。丈夫落落掀天地,岂顾束缚如穷囚!

千金之珠弹鸟雀,掘土何烦用镯镂?君不见东家老翁防虎患,虎夜入室衔其头?西家儿童不识虎,执竿驱虎如驱牛。痴人惩噎遂废食,愚者畏溺先自投。人生达命自洒落,忧谗避毁徒啾啾!

这种勇者不惧的自画像使君子的“浩然之气”形象跃然纸上。

(七)谦虚谨慎: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慢,就是“傲慢”“轻慢”“怠慢”之意。慢,是一般人,尤其是博学多识、功勋卓著和身怀绝技或在某方面有绝对优势者的通病。瞧不起别人,喜欢抓住一切时机“秀”自己引以自豪的东西。但是,为人处事,不能不知“满招损,谦受益”“日盈则仄,月满则亏”的道理。贡高我慢,是为人处事之大患。

人生成于勤,毁于惰;成于敬,毁于傲。王阳明在答陆元静的辩护一书表示,即使是遭受不公,也应该以谦虚为宗旨,自我反省,警戒卖弄辩解之词。王阳明在晚年告诫门人说:“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无独有偶,曾国藩言: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谦虚谨慎,就是不忘敬畏。王阳明悟得“心即理”——“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心即理”的本体是“良知”,“良知即天理”。“穷理”最终还得靠“致良知”,而“致良知”的工夫比较强调“敬”。

敬畏一种事物的本真和天性,敬畏自然法则,敬畏活泼泼的新生命,就不会伤害到我们的身心。一切事败,多出于轻慢,因为轻慢皆是少了敬畏。“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王阳明之心学,就是要尽力去除我慢心。

(八)知行合一: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王阳明的思想不是一般读书人的坐而论道,而是在起伏跌宕人生中感悟的道理。故:“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只恐学者得之,容易作一种光景玩弄,不实落用功,负此知耳。”这“百死千难”便是实践。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若行而不能精察明觉,便是冥行,便是‘学而不思则罔’,所以必须说个知。知而不能真切笃实,便是妄想,便是‘思而不学则殆’,所以必须说个行。元来只是一个工夫。”

“知行合一”说的中心是“行”,而不是“知”,这是一种实践主义的思想。所谓的“行”,并不是与“知”对应的“行”,也不是局限于具体的实践行动。王阳明曾说:“一念发动处即是行。”可以看出,“行”包含的范围很广,心中萌发的意念也可以看作是“行”。

慎思之,笃行之。把学问用在实处。“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成功不在难易,在于身体力行。“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知行是一体两面。“古人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者,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维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是;又有一种人,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也只是个揣摸影响,所以必说一个行,方才知得真。”从这段话里,我们可以了解到王阳明所说的知和行的关系是多方面的。一方面,行必须有知的指导,行必须借助知的反思;而行则可以检验、修正知。知行合一,知和行本来就该是一体两面。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学问事功,概莫能外。

(九)惟精惟一:一心一意事上磨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尚书》)这句著名的中华传统文化“十六字心传”是王阳明在《传习录》中着力推崇的,也是修炼“此心不动”和“事上磨”的根本心法。

“精一”不仅仅是“念头”上的功夫,更是“精一做事”的修炼。“精一”,就是专注于当下,不念过往,不怨现在,不畏将来;“精一”就是素心如简,心若易简,纵然世事纷扰,我自清宁如水,静照世间种种喧嚣。“精一”,就是专注于“鸿鹄之志”,专注于“正念、正思维”,充满正能量,不为杂念所侵扰或束缚。“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曾国藩)“精一”是修炼阳明心学的重要心法。

心学,不是嘴皮子的功夫,也不是老僧枯坐的入静或入定,而是主张在“事功”方面有所作为。它特别强调要“在事上磨”的心性修炼。

“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人必须在做事上磨炼,才能真正站得住脚;才能做到于静中能安定,在动中也能安定。艰难困苦,正是对心性的最好磨砺。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人生中会遇到很多的艰难困苦,越是在这种时候越能体现人的心性修养。寻常人往往慌乱悲戚,唯有修养深厚者能做到泰然处之。王阳明所谓的“静、寂、定”,并不是纯粹的静止或虚静,而是磨练自己,追寻本心的过程。

有弟子问王阳明:“清静时,便觉得心境泰然,但一遇事便感觉不一样了,怎么办呢?”王阳明说:“这是只知道静养,不知道做克除私心杂念工夫的缘故。这样来对待事情,心境便会反反复复。人必须在事上磨练自己,这样才能够最终处变不惊,遇事泰然处之。”

在事上磨,就是格物。“吾教人致良知在格物上用功,却是有根本的学问。”“事上磨”的功夫需要惟精惟一。“我辈致良知,是各随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所知扩充到底。如此方是精一功夫。”

惟精惟一,是“诚”的功夫。持纯粹心,做至诚人。真心着眼,敦本尚实。“诚字有以工夫说者。诚是心之本体,求复其本体,便是思诚的功夫。”朴实的人生态度。“诚意知识循天理。虽是循天理,亦着不得一分意。”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臆不信,即非信也。”至诚胜于至巧。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唯天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中庸》)

惟精惟一在于勤。“问难愈多,则精微愈显。”在学习中问的问题越多,学问就会更加精细。要想“问难愈多”,离不开一个勤字。“学者时时刻刻学睹其所不睹,常闻其所不闻,工夫方有个实落处。”治学,要时时有勤奋求知的心态。“千古之圣贤豪杰,即奸雄有立于世者,不外一‘勤’字。”

在事上磨,是源源不断地学习与精进。“与其为数顷无源之塘水,不若为数尺有源之井水,生意不穷。”学习要有一个正确、恭敬、专心的学习态度。”“吾始学书,对模古帖,止得字形。后举笔不轻落纸,凝思静虑,拟形于心,久之始通其法。既后读明道先生书曰:‘吾作字甚敬,非是要字好,只此是学。’既非要字好,又何学也?乃知古人随时随事只在心上学,此心精明,字好亦在其中矣。”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人生犹如一块璞玉,人生需要经过反复磨练。王阳明说:圣人的心如镜子般明亮,丁点纤尘都无所容。而常人的心,则需要经过一番痛加刮磨,其表面的污垢杂质才可以拂去。王阳明一生经历了种种艰难险阻,在他看来,都是磨练心性的过程。每颗珍珠都是由沙子磨砺出来的。一方名砚的形成,就是一系列的磨练过程。

“事上磨”是今天强调的工匠精神、职人精神,也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抟物精神。人类一切杰出的作品或伟大的工程,都是“潜心”的结果,是“工匠精神”的辉映。“炼器者,匠也”。工匠,是指技艺精湛,在行业内非常专注、出类拔萃的人。他们身上所具有的“专心游走,追求极致,宠辱不惊,忘却名利”的“工匠精神”或“职人精神”,是富有生命哲学韵味的“抟物精神”。[6]

所谓“抟物”,即对物与事的深研品质,与彻底洞悉的能力。“抟物”之“抟”,篆文字义为“以手圜之”。手从于心,引申为抟心揖志、一心一意。抟物精神,是“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庄子·达生》)的专注、凝神聚力;是“止于至善”的精益求精;是宠辱不惊、淡泊名利的乐在其中;更是追求卓越与超越,反对复制的探索创新。具有抟物精神,方能精于某一件事物,某一项技能,方能乐于此中,从不厌倦,从不思返。其间美妙,“如神仙中人矣”。日本的“一生悬命”或“一所悬命”也是抟物精神的表现。抟心于物,一意于行,做自己,不做他人的副本或复制品,是个体活出自我,确证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

这个世界,有人专注于写诗,有人专注于绘画,有人专注于摄影,有人专注于音乐创作,有人专注于文学研究……普通人专注于一门手艺几十年如一日。从这些专注于某一件事或物的人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份热爱,一份认真,一份投入,一份坚持,一种淡定。他们不会急于所成,因为他们懂得,美好的事物往往更值得等待,那些急功近利的人,即便成功也不会持久。他们精于做一件事,又从中体悟到别人品尝不到的快乐。这是“抟物者”真正的“抟物精神”。[7]

每个人都可能抟心于所爱之物,辉映个体摈除杂念的专注之心。抟物哲学与世界上的宗教殊途同归。抟物哲学,是疗治今天这个浮躁社会的精神药方。每个具有抟物精神的独立个体都是值得尊敬的!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六祖坛经》)王阳明认为,做事是最靠谱的修炼,以出世心做入世事才是最好的修行法门。

(十)心外无物:修心是万事的根本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心外无物,说明“心”是本体,修心或练心是万事的根本。“心”具有无限可能。历史上,儒释道三家本质上来说都是修心文化。天下事虽然林林总总,千变万化,但真正与你切实相关的世界不过是心的反映,心的力量。心学,就是要我们从内心做起,良知为本,知行合一,历事练心。王阳明化合儒释道三家文化,淬炼了独具特色的修心法门。

修“不动心”之境。“心之本体,原自不动”“人生达命自洒落。”修持不动心,才能真正超然物外,逍遥洒脱;心不动,恬静自如,清静无求,烦恼就没法缠绕。佛偈言“万缘脱去心无事,诸相空无性坦然。”修持不动心,达到正定的境界,就能做到“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苏东坡)

面对人生沉浮,不为环境左右,从容淡定,妄念不生,止水澄波,正是修炼不动心之时。不动心是泰然自处之心。真心生活任天然,心安即是适境。“率性是‘诚者’事。所谓‘自诚明,谓之性’也。”是纯然的初心。“心即理。没有私心,就是合于理。不合于理,就是存有私心。”是出入自如的随缘之心。“我亦爱山仍恋官。”以出世心做入世事,行内圣外王之道,修齐治平,动静圆融,进退自如。随缘而遇,随遇而安。身做入世事,心在尘缘外。“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该仕则仕,该隐则隐,无为而无不为,无可无不可。

修“光明磊落”之心。王阳明的临终遗言是:“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他用尽一生追求的是做一个光明磊落的人。坦荡必光明,光明必坦荡。心学,实则是要帮助人们修炼一块光明磊落的心地。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那一年,王阳明被贬,去龙场途中又遇追杀。王阳明逃过大难,看见的是清风海阔,心中没有一丝怨尤。在武夷山一野寺中,他题下《泛海》一诗:“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智者坦荡,心无所滞,洒脱自如。我根本就不在乎是顺境还是逆境,所有这一切都跟天空中的浮云一样,风一来,就被吹走了。月夜,我在静静的大海上泛舟三万里,那种痛快的感觉和我驾着锡杖、乘着天风,从高山之巅疾驰而下的感觉一样。

“君子之学,惟求得其心。”王阳明认为,修心的方法主要是“心向内求”,向内用功,不必外求。这种方法与禅宗十分相似。禅宗则认为,佛性是本自清净,本自具足,不假外求的。“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六祖坛经》)。

心学,是“修心”和“用心”的法门。“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心是菩提,亦是魔障。一切皆由心生,一切皆随心动。王阳明的修心之道独具一格:养心修身、戒躁静心、宽心去焦、求简心旷、意诚简泊。[8]诚是心之本体,求复其本位,便是思诚的工夫。在王阳明看来,人的本心就是真。求真必然务实,求假自然务虚。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夜深人静独坐观心,始觉妄穷而真独露。”(《菜根谭》)在修心之道上,王阳明特别重视“静”的修习,以独坐静思之法为心灵养一方净土。其方法主要有三:

其一,修静,以入心之境。静,则入心境。王阳明以坐入静的要诀在于二:一是“息思虑”,让自己的心进入空寂境界。通过暂时的放下去寻求内心真正缺失的为何物。二是“省察克治”,以心为镜,观照自身,自净其心。“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其二,意诚,以树心之正。“不诚无物。”(《中庸》)诚实地倾听和践行良知的指引。“如好好色,如恶恶臭。”(《大学》)自然而然。

其三,谨独,以严心之律。“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中庸》)谨独就是慎独,是基于自律的自我管理。

结语:跨时代的思想力量

上述心读,是一种阐释学上的“视域融合”(伽达默尔语)。这种“散点透视”的心读尝试,或幸有“吉光片羽”,更可能是一鳞半爪或管中窥豹。阳明心学是现代“微博”的典范。微博者,“微言大义,博大精深”是也。其间奥义,需要我们精准的字面解读和深度的意义挖掘,更需要我们“桥接”理论和实践,在“知行合一”中领悟,化入“知情意行”之中。

习近平总书记是阳明心学的推崇者和践行者。2015年,习近平在参加全国两会讨论时指出,“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9]他指出,“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10]“所有知识要转化为能力,都必须躬身实践。要坚持知行合一,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练、增长本领。”[11]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广大青年提出了几点希望,即一是要爱国,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二是要励志,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三是要求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四是要力行,知行合一,做实干家。[12]这些希望再次彰显了阳明心学光辉思想的魅力。

“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阳明心学是跨时代的思想力量,是历史的精神丰碑。

猜你喜欢
心学王阳明良知
王阳明心学的价值担当
Chapter 11 A clear conscience第11章 良知未泯
论新时代构建共产党人心学的三重维度
良知
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良知”的义务
良知说话
浅析王阳明“知行合一”说
关于王阳明的入仕之道
王阳明研究的知识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