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工匠精神”的培育

2018-02-07 16:23熊黎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工匠精神职业教育

熊黎

摘 要:工匠精神与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有着密切联系,是人的一种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学校和企业要重新审视培养目标,校企师傅要加强对学生和学徒的价值观进行培育,并且校企要注重用工匠文化来陶冶学生和学徒,以培育其工匠精神。

关键词:工匠精神;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培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8)01B-0006-02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是“工匠精神”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体现了国家对于工匠精神的迫切需求。我国的经济发展迎来新常态,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有利于“中国制造2025”和“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实施,而人才的培育离不开与生产服务紧密联系的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内化需要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现代学徒制为工匠精神的培育提供了路径。怎让才能落实工匠精神的培育,怎让才能使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素养让学生内化,这些都是需要系统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正确理解和把握工匠精神的内涵

目前,关于工匠精神,不同国家的学者有着不尽相同的解读。理查德·桑内特认为,“广义的工匠精神是:为了把事情做好而把事情做好。所有领域的工匠精神都需要自我约束和自我批评;标准最为重要,对质量的追求理想地变成其自身的目的”。秋山利辉认为,“工匠精神是在职人身上所体现出的一流的技术和心性,会好好做事,德技兼备”。王丽媛认为,“工匠精神属于職业精神的范畴,是从业人员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与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紧密相连,是从业过程中对职业的态度和精神理念”。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工匠精神是一种文化、态度和理念,它与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密切联系,是人的一种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只有正确地理解和把握工匠精神的内涵才能够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提供正确的指导,才能够在培养具有工匠精神人才的过程中实施科学合理的策略。工匠精神的内涵具体包括:

(一)职人气质,坚守信仰

职人气质是指:追求手艺进步,不因金钱和时间的制约扭曲自己的意志,一旦接手,就算完全弃利益于不顾,也要使出浑身解数完成。职业对于工匠来说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一种事业,与自己的志向、理想和信仰是分不开的。他们怀着敬畏之心,以哲学眼光来审视自己所创造的产品,在提高技艺的同时也在进行着精神修行,将职业活动看作是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乐在其中。

(二)精益求精,注重细节

对自己的产品负责,产品的好坏和完美与否关系到自己的荣辱,若生产出残次品或是不完美的产品,自己会感到耻辱。坚持要做到最好,追求产品的品质,不断追求产品的完美与精细程度,始终以100%的力量来面对事物,带着100%的责任心,努力做到极致,关注产品的每一个细微之处。

(三)耐心专注,坚持不懈

不急不躁,专注于对产品的研究琢磨,不贪图“短、平、快”的即时利益,认认真真完成每一次工作任务,确保每一个部件的质量都达到合格标准。不畏惧失败,反复尝试各种办法,不屈不挠地坚持做下去,直到做好为止。

二、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工匠精神”的培育对策

(一)校企要重新审视培养目标

1.学校要培养拥有职业幸福感和认同感的学生。

我国职业教育的目的在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和高技能人才。但近年来,在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的过程中,学校似乎忘记了“高素质”这一点,而是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经济人”“理性人”和“工具人”。为此,职业学校必须重新审视培养目标,找到正确的方向,在注重“高技能”的同时,要重拾“高素质”,将培育学生拥有职业幸福感和认同感作为培养目标之一,为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提供心理保障。

2.企业要培养拥有职业道德和能够造福社会的学徒。

目前大多企业一味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忽视了对学徒职业道德的要求,这是一种只顾眼前利益的短视做法,掉入了唯工具理性的泥淖,学徒仅仅成为了附着于机器上的无感情的,冷冰冰的客体。秋山利辉指出,“只考虑公司利益,是无法培养出人才的。为社会和人类培养有用的年轻人是经营者的责任和义务”。因此,企业也要重新审视培养目标,重拾企业责任,为社会培育具有职业道德,能够造福社会的人才。

(二)校企师傅要加强对学生和学徒的价值观培育

1.学校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学校教师要通过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来使学生获得职业幸福感和职业认同感,为工匠精神的培育提供前提。职业幸福感是人对工作有了正确认识和对幸福有了正确理解之后,从内心里感受到自身所从事职业的内在神圣感和职业尊严,运用自己的智慧追求职业理想,通过实现自身发展而获得的愉悦状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不等同于就业指导,该教育关注的是学生的终身发展。教师可以结合学校中开设的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制定职业目标,树立职业理想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并且要让学生对幸福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对自己的专业和未来要从事的职业获得兴趣与产生热爱,形成职业认同感,才能以一个端正积极的态度在学技术的过程中习得精益求精,耐心专注的工匠精神。

2.企业师傅要言传身教。

根据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观察者比较容易观察那些与他们自身相似的或者被认为是优秀的、热门的和有力的榜样。因此,在指导学徒的过程中,师傅应言传身教,做好示范,以耐心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感染学生。在对学徒进行演示操作时要动作规范,并要配以相应的职业道德训练。要求学徒知行合一,做人做事相统一。技能的获得固然重要,但师傅更应注重培养学徒为工作和社会服务奉献的职业素养,学徒若表现出失当的行为,师傅要给予批评指正。这种对技艺、人品和德行的追求都会对学徒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要将注重细节,坚持不懈,追求极致且具有人文关怀的工匠精神的培育融入到每一次生产服务中去。endprint

(三)校企要注重用工匠文化来陶冶学生和学徒

1.学校要将工匠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主要指校园中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校园文化对于促进学生精神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将工匠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是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有效手段。首先,要进行精神文化建设。学校可以将工匠精神的内涵融入到校训之中,并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其次,要进行制度文化建设。将企业文化引入校园,要结合企业的规章制度来进行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学生在按制度规范进行练习的过程中逐步将工匠精神内化为自身的职业素养。再次,要进行物质文化建设。可以在校园内设置电子大屏幕,播放《大国工匠》等系列节目,并在校园内打造与宣传工匠精神有关的校园文化长廊。最后,要进行文化建设。可以在校园内定期举办文体活动,如:举办以“弘扬工匠精神,讲述职教故事”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让学生通过校园论坛,贴吧等校园网络渠道上传自己关于工匠精神的心得体会。

2.企业要通过企业文化中蕴含的工匠文化来陶冶学徒。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是企业管理科学理论与管理哲学理念的有机结合,企业文化中包含着工匠精神的内涵。松下幸之助曾说:“造物之前必须先造人”。如果想将工匠精神内化为学徒自身的职业素养,更应该在真实情境中对其进行培育。

首先,应向学徒介绍本企业的发展历史,让学徒体会到工匠精神的代代传承。其次,企业要制定学徒实习的岗位劳动规则,主要包括时间规则、组织规则、岗位规则和行为规则等等。最后,企业要根据录用标准,来对学徒进行考核。将企业文化,员工行为规范作为考试科目,并且要重点参考学徒在实习期间的表现情况,抽检其制造的产品。以企业独有的文化对学徒的价值理念和职业精神进行塑造,培育学徒的工匠精神,这样有利于学徒增强对企业和工作的认同感,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端正态度,尽早地完成从学徒到职业人的身份转换。

参考文献:

[1]理查德·桑内特.新资本主义的文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2]秋山利辉.匠人精神[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3]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22).

[4]白玲,张桂春.人文主义教育:我国职业教育之魂的丢失与重拾[J].职教论坛,2017,(10).

[5]宋晶.现代职业教育的伦理诉求[J].职教论坛,2012,(21).

[6]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7]王靖高,金璐.关于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几点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6,(36).

[8]楊开勇.校企合作模式下企业文化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

[9]喻忠恩,姚楚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日本的经验与启示[J].职教论坛,2012,(36).endprint

猜你喜欢
现代学徒制工匠精神职业教育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