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建红
摘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其中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科学精神,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历史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历史中更是蕴舍了大量的科学精神,在高中历史教学阶段,需要特别关注于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教育,这对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层次等多个方面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对高中历史教育中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培养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探究,以期为高中历史教育活动的有效性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高中历史;人文底蕴;科学精神
高中学生处在认知发展的成熟发展期,在这一阶段的教育要特别关注科学性,以便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历史教育作为一门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学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对学生人文教育和科学素养教育,这样才能够为学生正确精神世界观的建立奠定良好基础。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教育的现状
目前,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于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的教育现状并不理想。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和学生对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和学习并不重视。虽然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教学改革背景下,很多教师在教学内容、方式和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创新和改革,但是面对巨大的升学压力使得实际教学活动的开展仍然以知识理论教学为主,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手段仍然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将精力集中到历史事件、历史知识和历史规律等理论的学习和总结过程中,并没有在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培养学习方面下足力气,很多时候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教育流于形式,不论是培养内容还是手段方法都有待进一步的提升。
其次,对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教育的认识不统一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普遍认同历史的人文性和科学性,但是如何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有效渗透成为难题,或者是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的挖掘、讲述重点不统一,或者是内容挖掘不够充分、不符合高中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等等,加上相关教学方法和手段不够有效,这些都导致了高中历史教学对学生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培养的效果。
二、高中历史教育开展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培养的必要性
大力提倡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进行培养,既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同时也是历史学科教学本身承担的重要使命之一。具体地说,高中历史教育开展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培养的必要性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能够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历史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总结出来的知识、经验和规律,其中富含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更是人类发展历程的宝贵财富,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能够为学生建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供有力的支持,并且能够促使用历史来审视和指导自身人生发展的经历,在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更好地进行创新和自我发展,是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要求。
其次,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符合高中历史教育面临形势。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对社会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有了自己独特的想法、急于表达自身的情感。针对高中生的这一发展阶段特点,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进行培养能够有效适应高中阶段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要求。
三、在高中历史教育中培养学生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的意见和建议
1.积极转变教学理念
要充分认识到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培养的重要性,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思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求教师要对自身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进行强化。教师的能力直接关系到教学活动开展和实施效果是否理想,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和引导者,教师必须要从自身做起,加强学习和修养,强化自身的人文科学素养。首先,教师要认识、理解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培养的重要性,掌握人文精神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的内涵和实质,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和相关知识的探究,在历史教学中不断渗透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教育。其次,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情感变化,掌握高中生的精神世界特点,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够开展有效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教育,促使教学活动更加符合高中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2.构建良好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教育氛围
良好的教学氛围是提升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培养的重要方法之一,从性质上来说,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培养都属于思想、思维层面的教育,过于死板的教学环境会对学生的思维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失去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更加不会对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培养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一个良好人文科学环境的营造和构建,民主、自由、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由思考、大胆表达。另外,教师要注重与学生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3.以人文科学精神为主题开展历史教育
要对历史教育活动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创新和改革,要以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为主题,开展相关的教育教学活动。具体地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首先,要根据历史教学内容开展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专题教学,针对某个教学内容开展相关的辩论会、讨论会,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对学生的历史人文精神和科学看待问题的能力进行有效培养。例如,在学习中国近代史的时候,可以开展关于“鸦片战争的失败到底能不能避免?”等类似的教学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会被集中起来,并且对其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进行更加充分了解,学生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能力也能够得到提升。
其次,要对高中历史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进行有效的挖掘。例如,在高中历史关于小农经济模式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将小农经济模式中所渗透出来的男女合理分工、自给自足的人文精神进行强化教学,在学习太平天国运动中关于《天朝田亩制度》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虚拟太平天国时代背景下的虚拟人物,并且让学生开展相关的角色扮演,扮演佃户、地主、农民等角色,然后按照《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推动剧情发展,在情境中引导学生最终认识到《天朝田亩制度》的不科学性,认识到“脱离实际是无法实现”的科学内涵。总之,要注重对历史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切实提升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效果。
4.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历史教学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培养也不仅仅局限在历史教材、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自主學习的过程中对自身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进行有效的自我教育和培养,当前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学生获取资源和知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层次。
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培养是新时期高中历史教育的重要任务,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积极转变理念,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不断提升高中历史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培养的质量和效果。
学子·上半月2017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