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桂芳
摘 要:农村小学寄宿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选择年龄很小就开始了离开家人的寄宿生活。而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养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必须重视农村小学寄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采取恰当的途径予以引导和培养,关注他们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农村小学;寄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7-002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7.017
我们知道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而且需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配合。但是农村小学寄宿学生很早就被迫选择集体寄宿生活,他们中的大部分还是独生子女,很多学生本身就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小问题,因此必须要采取恰当手段和途径,来引导和帮助这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未来更好的学习和健康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明确要求,强化认知
一个人的思想观念认识影响着他的行为,而行为影响着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影响命运。因此,学校要充分把握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形成关键时期的特点,从思想认知着手,对学生明确要求,规范努力方向,进而使其逐渐形成良好的个人行为习惯。结合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要求,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给学生明确的要求,就是要使学生逐渐在学校和家长的教育影响下,学会生活自理、学习自主、卫生日常化、安全意识化。
要求的目标明确以后还是重在落实,这就要求学校的领导、教师和宿管人员,要结合当前的《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本校实际的校规校纪进行具体的要求,而且要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予以观察和评价,这样学生对于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能够逐渐形成一定的认知,也有了努力的方向和标准,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营造氛围,文化育人
环境能够感染人,也能够教育人。学校是育人的主阵地,这种育人不仅仅是教师的教育和引导,还需要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来教育、引导学生。因此,作为农村寄宿小学来说,要重视校园环境,特别是文化环境的建设,要充分利用好学校的墙报、校报、楼廊这些有利于营造育人环境的空间,制作教育、引导学生规范行为的标语、指示牌、黑板报等,注意充分利用学校的宣传橱窗、宣传电子屏幕,把具体要求渗透其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环境氛围影响下规范自己的行为和习惯,实现氛围育人的效果。
在这里,学校可以灵活进行环境的营造,发动学生提一些好的建议或者意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这样学校的育人氛围会更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也能够形成更好的感染力,真正实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三、家校联系,形成合力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是需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共同努力和配合的,特别是家庭教育是不能缺失的,因为父母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任教师,所以在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离不开家庭教育的付出,寄宿学生也是如此。
对此,学校要结合农村寄宿学生的现实需求,努力构建有效的家校沟通和交流的平台,特别是对于那些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的学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留守儿童”,更要特别关注。学校可以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建立QQ群、微信群等即时交流平台,对于学生的状况勤沟通、多交流、想办法、找措施。要重视学校的家长會和其他交流活动,在教育方法上多沟通,给家长提供一些好的教育方法、建议,也对家长的反馈意见及时梳理,并做出针对性的调整,这样家校的要求一致性会更加突出,便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调动学生,共同管理
每一名学生都有上进心,也都希望自己做得越来越好。学校要利用好学生这样一种心理,调动其参与到学习管理中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体来说,我们要鼓励学生相互学习、相互监督,共同进步。学校可以成立学生自己的组织,如红领巾监督岗,建立日常的学生值周制度,对学生在校内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情况实行监督管理。值日情况每天登记,每周将检查情况在学校的板报上进行公布。同时学校还可以选拔一批卫生监督员、文明宣传员,监督学生在校外的表现。这样全方位的覆盖,既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模范和榜样作用,也能够扩大对于学生的教育和引导,有利于更好的规范学生的行为。
五、完善评价机制,以评价促养成
我们要结合学校德育教育的目标以及对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基本要求,建立一整套完的整评价体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把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四个方面结合起来,对每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全面关注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情况和效果,并将测评结果纳入学生综合评价等级的评定。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要充分结合学生个体的差异来进行评价,特别是对于学校里的一些特殊学生和问题学生,切勿轻易地下结论,要以鼓励和引导为主,耐心等待,真正做到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
六、树立榜样,启迪自觉
模仿是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因此可以为学生树立榜样,通过榜样的表率作用使养成教育变得“可见、可学、可仿、可行”。每次活动结束后、每学期的期末、每年的六一,学校都要进行认真的总结,表彰奖励一批优秀的寄宿生,例如优秀舍员、优秀舍长、文明礼仪之星、优秀卫生监督员等,在对他们表彰奖励的同时,通过黑板报、广播、校会等媒介对他们的优秀事迹进行大力的宣扬,树立好标杆,传递正能量。
总之,农村小学寄宿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年龄很小就开始了离开家人的寄宿生活。我们要结合学校德育育人的要求,想办法、找措施,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前提,制定适合学生的方法,引导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农村地区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宗武.农村寄宿制小学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J].教育革新,2010(5).
[2] 关井泉.培养寄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初探[J].基础教育研究,201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