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教育中开始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传统史学研究中的“治史”方法、态度和能力,对当代中学史料教学乃至历史学习,有重要参考价值。提醒教师应如何严谨理性地选取并分析历史材料,对历史材料进行有益补充、理性批判,利用实物史料辅助历史教学,重视历史对于当今的作用等。
[关键词]传统史学;治史;史料教学
史料教学已经成为历史教育学界的一颗“学术明珠”,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层面,大量引用了英国、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史料教学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在我国,各地通过在重要考试中采用大量史料型题目,促进了一线教师在教学理念与方法上的更新,不敢再轻视史料教学的重要价值[1]。可是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怎么去“攻玉”,谁去“攻玉”,开发出来的是不是“玉”,已经成为一线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早在1956年,齐民先生就已经提出利用史料“证史补史”,以便于学生理解与发现历史规律[2];韩寿萱、査全勤则讨论了历史教学与史料之间的巨大联系与实践[3-4]。虽然现在看来,老先生们的观点有些陈旧或不够体系化,但是他们“治史”的能力与态度,依然可以给历史教师以巨大启发。我国并不缺少史料教学的内容与方法,只是有待发现。史料教学有必要回归历史学科本身[5],回到中国史学史。因此,笔者尝试通过传统史学名家的“治史”方法,分析其对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史料教学的借鉴意义。
一、孔子修史
孔子与《春秋》是中国史学史不可能随便翻过的一页。孔子在编订《春秋》时提出的原则已经成为人们不得不遵守的法则之一[6],足以让后人看到他“治史”的用心,给初中历史教学的启示良多。
1.严谨而细致地选取史料
“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论语》)
孔子给初中历史史料教学的态度启示是:教师在选取史料开展教学或为学生设计问题时,必须严谨而细致,对于自己不清楚来源、含义、用途的史料不采纳。如下面的例子。
宋人写诗“架石飞梁尽一虹,苍龙惊蛰背磨空”,赞美的由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的著名工程是( )
A.大运河 B.赵州桥 C.长城 D.故宫
这个题目以宋人写的诗作为史料引出著名工程赵州桥,题目设计得比较新颖,符合新课程对于学生历史材料阅读与分析能力培养的目标要求。只是这个宋人是谁?这句诗又是出自他的哪首诗呢?既然要求“论从史出”,那么问题中就有必要列出作者与文献的出处,这样才不会出现“有人”“有学者”“人称”等来源不明的史料。
2.理清史料時空关系
夫《春秋》者,系日月而为次,列时岁以相续,中国外夷,同年共世,莫不备载其事,形于目前。理尽一言,语无重出。此其所以为长也。(刘知几《史通》)
在“史法”上,孔子作《春秋》所使用的编年体也值得借鉴。教师在史料教学时,应该注意史料在时间先后与空间范围上的联系,避免文不对题、时空错乱。教师在每一个单元或主题教学的备课中,首先应尽量全面地搜集相关史料;其次按照史料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拟定“史料年表”;最后以空间范围或类别进行归档。通过前期的精心准备,教师在引用史料进行教学时就会得心应手,信手拈来。
二、裴松之补史
《三国演义》是我国家喻户晓的文学名著,然而《三国志》在人们心中却没有那么高的熟悉度,其原因在于陈寿所写《三国志》内容简略,在今天看来不够“丰满”。裴松之为《三国志》作的注释在字数上三倍于《三国志》,极大地丰富了《三国志》的内容,描绘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三国画卷。
寿所不载,事宜存录者,则罔不毕取以补其阙;或同说一事而辞有乖杂,或出事本异,疑不能判,并皆抄纳,以备异闻;若乃纰缪显然,言不附理,则随违矫正以惩其忘;其时事当否及寿之小失,颇以愚意有所论辩。(裴松之《上三国志注表》)
前人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今人为历史教科书作注,都是在补史。初中历史教学永远离不开的核心就是历史教科书,有人戏称其为历史教师的“圣经”。史料教学要求教师深读教科书,为教科书“补史”。按照裴松之给《三国志》作注的四大原则,教师在史料教学中应做到补缺、备异、纠谬、论辩,这也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关键。
一是补缺。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的第三学习主题“统一国家的建立”对于东汉时期历史的讲述极为简略。教师就可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史料补缺,添加“光武中兴”“宦官专权”等方面的材料,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
二是备异。历史课堂进行探究性学习,最基本的条件就是掌握不同的史料,特别是对同一历史现象的不同认识、证据、评价等材料。如七年级历史下册的隋唐史部分,在“武则天的无字碑是任由后人评价”的情境下,师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时,需要搜集一些与武则天的常见历史评价相异的史料,使探究更有意义,使学习更有深度。
三是纠谬。历史教科书虽然经过诸多审定,难免百密一疏[7],因此历史教师应鼓励学生有理有据地质疑历史教材中的知识性错误。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敢于质疑传统权威的精神。
四是论辩。历史课堂最大的魅力,在于学生可以参与论辩,可以是评价历史人物或是事件,甚至是讨论历史教科书上面的内容,发表自己创新性见解[8]。教师可以组织辩论赛,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各自搜集史料来支撑自己的观点,最后由全班进行投票打分点评。如此既可以帮助学生梳理历史知识,也能很好调动学生积极性,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王国维证史
王国维证史采用“二重证据法”。在史料教学日渐兴盛的今天,“纸上材料”与“地下之新材料”两者之间的联系也许正是打破历史虚无主义的“利刃”。历史不是玄学,而是实实在在的科学实证。
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训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王国维《古史新证》)endprint
历史材料在21世纪已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其载体不再仅仅局限于纸张。电子文本、图片文本等新形式的出现,使得“剪刀加浆糊”变成了“剪切加粘贴”。但同时知识也得来得太容易或太随意,导致历史教学在某种程度上也越来越脱离实际与现实生活。王国維的“地下之新材料”,可成为方法突破的“一剂良药”。史料教学并不局限于历史书上的文本史料,文物史料、生活史料、考古史料等物化史料可以让历史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师在讲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历史结论时,不妨使用人民币作为一份史料。在一元、五元、十元、五十元、一百元面值的纸币上都印有毛泽东的头像。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者之一,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新中国的缔造者等。这些头衔的背后,正是近代以来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奋斗创新的历史。
四、赵翼评史
清代史学家赵翼所著的《廿二史札记》,对于史料的分析十分精深,对于历史有着鞭辟入里的认识。其经世致用的态度,对史料教学的存在价值是不可或缺的注解。
至古今风会之递变,政事之屡更,有关於治乱兴衰之故者,亦随所见附著之。(赵翼《廿二史札记》)
20世纪50年代起,英国的“历史学危机”出现,其核心问题就是历史无用无趣[9]。史料教学从方法上解决了英国历史教育危机,然而这种危机仍然存在。中国人对于史学历来非常重视,无论是先秦时期的“正人伦”,还是秦汉以来的“知兴替”,或者近代新史学的“文化批判”,无一不在说明历史对后人的启示作用。针对以下不同层面的问题,史料教学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一是在国家层面。教师在对比分析中日两国的近代化之路时,引用相关史料可以让学生发现:中国近代化从洋务运动开启,历经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前后耗时半个多世纪也没能成功;日本从1853年美国军舰入侵,1868年明治维新,至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击败中国,前后不到半个世纪。经过史料分析,让学生思考在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中国为什么在日本之前开始近代化,然而发展却落后于日本。
二是在社会层面。如何有效预防校园暴力?仍然可以在历史上找到经验,“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班固《汉书》),说明不能只依靠道德教化,还要有制度和法律的保障,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社会暴力及校园暴力。
三是在个人层面。“读史使人明智”(培根《论读书》),历史学习是为了让学生获得知识与成长。史料教学给历史学习注入新鲜的活力,让学生获得智慧的启迪,发展历史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邵静.初中历史课堂史料教学的价值[J].教育科学论坛,2014(9):25-27.
[2]齐民.历史教学应该利用实物的地方史料[J].新史学通讯,1956(5):15-18.
[3]韩寿萱.略论实物史料与历史教学[J].历史教学,1957(5):40-43.
[4]査全勤.我在历史教学中运用乡土史料的一些做法和体会[J].安徽教育,1957(11):27-28.
[5]赵亚夫.三十年来历史教师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中学历史教学,2013(2):111-115.
[6]金毓黻.中国史学史[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7]新华网.历史教材将张作霖照片弄错 所用照片是另一名将[DB/OL].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13-01/17/c_124242110.htm.
[8]房波.授“民”还是授“人民”——与人教版历史教材商榷[J].历史学习,2010(3):32-32.
[9]赵亚夫等.国外历史教育透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 郭向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