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改红
摘要:数学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习惯。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采取多种方式,教会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在阅读时学会思考、学会比较、学会动手,真正发挥阅读的作用。除了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意识,体会数学知识的广泛性,将数学核心素养教育目标落到实处。
关键词:小学数学;阅读;学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 2018)01-0058-02
一提到阅读,大家头脑里出现的就是语文经典文章,再或者就是英语文章,较少联系到数学学科。长期以来,在数学课堂上经常看到学生不停地算、练,大部分数学教师并不经常指导学生阅读数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要想使学生最终实现独立自主地学习的教育目标,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如何进行数学阅读至关重要。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必须从数学文本阅读开始;要想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也要从数学文本阅读开始。学生不能认真阅读数学课本,就不能掌握数学学习方法;学会数学学习,首先要让学生学会数学阅读。 一、激发兴趣 数学阅读,给我们一种科学地、理性地观察世界的视角。数学也是一种语言。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材特点,挖掘数学背后的故事,让学生喜欢数学阅读,养成阅读兴趣,在阅读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在阅读中不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营造阅读氛围
营造良好的数学阅读氛围,让学生不由自主地爱上数学阅读。在班内文化中,可以划分出“数学世界”“数学名人”“数学故事”等板块,让学生耳濡目染,积极主动地去进行数学阅读。
(二)方式多样促阅读
数学教师要创设良好的阅读情境,多样的方式促进学生进行数学阅读。每节课前可以利用三四分钟开展数学故事讲堂,数学名人介绍等活动;课后开展阅读日记、数学手抄报等活动;定期评选班内的“数学故事之星”“小小数学家”“数学阅读之星”等。通过多样的活动和评价,激发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从“要我读”走向“我要读”。
二、授之以“渔”
(一)阅读与思考相结合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进行数学阅读时,要边读边思,重点句子、公式、概念要反复读,思考它们从何而来,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通過阅读与思考的结合,让学生学会在阅读中找出关键字,多问几个为什么。长此以往,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质疑能力都将得到提升。
(二)阅读与比较相结合
在数学阅读中,比较阅读可以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在数学阅读中,多进行同类知识间的比较,让学生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体会数学知识的广泛性。知识与知识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有利于开发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三)阅读与动手相结合
数学阅读要求记忆大量的公式、概念、原理,这时候,就需要学生拿起笔来,对重要的公式或重要内容通过书写加强记忆。
学生阅读时,还可以通过动手操作加深理解。通过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拼一拼、摆一摆、剪一剪,去观察、体验、感悟知识,去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真正理解所学内容。
(四)阅读课本,图文结合
现在数学课本上,除了例题之外,还有大量的插图。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活动的同时,要注意合理利用插图。图文结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拓宽内容
教材是数学基础知识的载体,是学生数学阅读的主要内容之一。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引导学生阅读课外数学信息,以发展数学思维。
(一)读学生数学日记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经常要让学生写一些数学日记。当积累到一定的数量后,全班同学互相交流,读一读他人的数学日记。在他人的日记中,窥探出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全班互相交流,共同促进数学能力的提高。
(二)读数学历史资料
在教学中,让学生理解中外数学发展的历史,了解数学文化是很有必要的。如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后,让学生了解分数的发展历史,不但增长数学知识,还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三)读数学童话故事
数学也可以很柔美,如数学童话故事。教师选择一些含有数学知识的童话故事供学生阅读,让学生轻松地阅读数学,在数学故事中得到启迪、在数学故事中学习数学。
(四)读教师推荐书目
数学除了课本之外,还有很多的课外数学阅读书籍。小学生辨别、鉴赏能力较低,这时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基础推荐一些优秀的、合适的数学阅读书目。让学生读合适的书籍,增强学生阅读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作为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活动时,请把“阅读”带进来,让阅读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一种途径。只有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播下数学阅读的种子,学生的数学阅读才能成为一种行动、一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