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莹+许志勤
摘 要:合作学习因互动性强且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合作精神的养成,已经成为当前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为此,在化学课堂教学时,教师可在导学案的辅助作用下为后续合作学习打下基础;引导课前预习,为打造合作学习课堂提供保障;实行激励评价,为打造合作学习课堂创设氛围。
关键词:合作学习;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精神;合作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33-0099-01
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中,学生把握大部分的话语权和主导权,他们可在教师的恰当引导、激励下,使表达、实践与创新等能力得到发展。然而,合作学习课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遭遇了种种源自现实的新挑战。下面,本文从三方面论述高中化学合作学习课堂的构建。
一、精设“导学案”,为打造合作学习课堂奠定基础
使用导学案不同于传统教学理念,是让学生依据导学案自主开展学习,从而优化课堂内容,使课堂中的教学更加高效。学生根据教师在课下提前发放的导学案展开自学,根据导学案上的学习目标自主学习课本上相关知识,基本了解教师教学的知识点,在思维上建立自己的知识理解框图。以教学“盐类的水解”为例,教师设计导学案时,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习重要内容。导学案中课前学习目的为:区分盐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掌握盐类水解的本质,理解盐类水解的一般规律,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知道影响盐类水解的条件、盐类水解的实际应用。这一导学设计明确了学习的知识目标,且引导学生对整个学习内容和过程有了较为充分的把握。
教学过程中,教师划分侧重点讲解内容,学生依据自己的疑惑点听课,这样有针对性的教学能显著提高课堂效率。在对导学案使用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习过程的控制,确保学生在正确的模式引导下自主发现。导学方案的设定思路决定了互动协作课堂的成败,只有适当、正确应用导学方案,才能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本领。在上课过程中,教师通过把部分主导权和话语权交给学生,能使学生秀出风采,让学生更加自主地学习。这样,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方能形成,学生最为本真的学科兴趣才会合理激发。
二、引导前置性学习,为营建合作学习课堂护航
组织合作学习时,教师必须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在已经依据导学案逐步熟悉了学习知識点的条件下,开展合作学习课堂成果介绍、课堂解答。如果学生还不熟悉课堂内容,来不及自主探讨知识内容,就会导致失败的合作学习。组织合作学习时,教师可以通过变动合作模式来保证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比如,以自我意愿为前提,将性格互补或学习能力不相上下的同学组成学习伙伴,以学生愿意的合作小组模式去开展学习。例如,在教学“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导学方案里插入自主出题板块。一个班合作学习课堂有六个合作小组,各个合作小组则承担自主编写三道化学题的任务。出题要结合本章节的重要知识点——氯气的化学性质,题后需要附上标准答案以及相应的评判给分点。这个环节不仅能让教师理解学生的学习思维,还能让学生通过扮演老师的角色,理解老师的教学思维,双重角色加深学生对这章知识的理解程度。
三、变革评价方式,为营建合作学习课堂创设氛围
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上,氛围的构建极为关键。教师可变革评价方式,为营建合作学习的课堂构建良好的氛围。例如,教师可为班上的每位学生建立专门的个人成长评价档案,档案中储存教师、同学对他的评价。每次班会课上,每个学生都能收到合作小组内的伙伴以及老师、同学对他的评价,评价主要以建议和鼓励为主。这个环节使每个学生都有活动参与感,而且无论成绩好坏,只要参与了活动,都能收获来自老师、同学的肯定与恰当的建议。学生在这种评价方式下,会更加关注自己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使得合作学习不断推进。例如,在教学“硫和氮的氧化物”这一节时,教师首先将学生划为几个合作小组,依据导学方案的步骤,让学生对周边环境展开调查或上网查询我国酸雨的分布、影响及危害,并汇总各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信息。其次,开展组内探讨,将讨论点告诉学生,学生根据得到的调查信息进行讨论。第三,各个合作小组开始梳理、总结本节学习内容,绘制本章节知识框架图。对各学习小组的研究结果,教师主要评价他们的合作状况的等级,评定依据从调查方案、探讨方式、分析方法、环境评估报告、合作小组合作能力等方面采取。教师不只是简单地打等级,应对学生们的发现提供一些较为具体的建议与分析,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顺利解决问题。教师在评价时应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积极性,以顺利实现合作学习课堂预设的目标。
四、结束语
总之,教师打造化学合作学习课堂,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高效的化学学习,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参考文献:
[1]叶方猛.合作学习理论指导下的高中化学复习课教学研究[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1).
[2]刘秀治.论高中化学合作学习的四个维度[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