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兰
摘 要:“幼小衔接”是学生从幼儿园升入小学阶段进行具体的学习活动的重要过渡。幼小衔接阶段的识字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模块,教师应为学生构建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培养他们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
关键词:幼小衔接;识字教学;有效策略;学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3.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33-0096-01
“幼小衔接”问题是义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话题。 “幼小衔接”问题,指的是针对幼儿园和小学这两个不同的层面立足于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状况,构建一个幼儿园与小学的良性的衔接氛围。这种衔接不仅影响到学生进入小学后的学习状态与效果,而且影响到他们以后的学习与生活。本文论述在幼小衔接时期的识字教学问题,以帮助学生顺利进行幼小衔接,并在此过程之中培养他们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一、幼小衔接 “识字”现状分析
(1)幼儿园方面因素。就目前国内低龄儿童受教育现状而言,其所承受的学习负担较之前相比而言异常繁重,使得幼儿园阶段进行语文等课程的提前开设较为普遍。虽然幼儿园教育对于相关课程的难度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削减,但是教学模式仍然与小学教学模式相似,这对于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来说毫无疑问是较难理解的。另外,因为教育主管部门对幼儿园阶段的识字教学没有要求,所以造成了幼儿园的识字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弄乱了原本的幼儿园识字教学。
(2)小学方面的问题。小学阶段缺乏对于幼小衔接阶段识字情况的调查和摸底,没有全方位地考虑幼儿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不能很好地满足从幼儿园阶段升入小学阶段的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样,对初入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不能促进学生的后续学习发展。
(3)家庭方面的问题。现阶段社会各个方面的竞争力日趋加大,家庭对孩子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对还处在低龄时期孩子的期望就已经提升到了一定的程度。尤其是幼小衔接阶段,很多家长认为从此时开始有必要加强孩子的学习,并不断给孩子增加压力,认为这是孩子参与教育竞争的初步阶段,必须打好基础。这样,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远远超越了孩子所能够理解以及承受的范围,导致处于幼小过渡期的孩子在学习中身心俱疲。
二、幼小衔接时期“识字”教学的策略
(1)正确地认识幼小“识字”教学之间的根本差距,找准侧重点。调查和研究发现:幼儿园的识字教学侧重于幼儿的看图识字和游戏识字两个方面,而小学阶段的识字教学侧重于拼音以及识字基础的教育,这也是小学生顺利开展后续学习的基础。同时,对于幼小衔接阶段的幼儿园的学生以及小学初级阶段的学生,教师需要根据他们自身的学习能力以及理解能力采取适合的教学方式,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基础上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教会他们正确的学习理念。对于幼儿园阶段的教学,教师则需要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多采用游戏教学以及互动教学的方式帮助幼儿完成文字以及图形等概念的构建,同时让他们接触一些常用性的语言。
(2)家庭应当承担起应有的教育责任。对于幼小过渡期的学生而言,他们接受的教育绝大部分来自家庭。家庭教育对该阶段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具有不可小觑的影响,需要该阶段学生的家长给予足够的重视。该阶段学生的家长应该结合学校教育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针对性家庭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此同时,各个家庭在采取家庭教学的同时,需要考虑到自己孩子的特殊性以及学习情况,同时参照成功的家庭教学案例,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3)家校联动,齐抓共管。现今“家校联动”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家校联动”可以从两个方面推动孩子的识字学习,提升他们学习的效果,这是一个相对乐观、便于实施的措施。一方面,家长可以对孩子进行简单的辅导,同时向小学识字教学模式逐渐过渡,以此促进孩子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技能的养成;学校可以参考幼儿园教学的方式方法和组织形式,对孩子的学习进度进行跟踪了解。另一方面,家庭应积极配合幼儿园教学,帮助孩子提高识字能力,以顺利实现幼小阶段的过渡。将这两个方面进行有效整合,可以使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情况下进行识字学习,体悟学习的内容,进而实现幼小衔接时期识字学习的顺利过渡。
三、结束语
总之,幼小衔接过渡期间的“识字”教学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融入到小学学习中。幼小衔接阶段的识字教学具有极强的系统性,需要学校、家庭与学生三方面的积极配合。同时,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促进幼小衔接阶段“识字”教学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文清瑶.基于“幼小衔接”識字准备功能的互动绘本设计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5.
[2]陈曦,张小林.儿童学习汉字的阶段性特点及教学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07(03).
[3]杨晓萍,李子建,陈楷红,等.幼儿园与小学语文课程衔接的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4(09).
[4]金科峰.以语文学科为例谈幼小衔接的教学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14(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