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上京的治安防范

2018-01-30 19:28林丽群
理论观察 2017年12期
关键词:辽代

林丽群

摘 要:国家的稳定发展与安全防御息息相关,城市是国家安全的具体物化,特别是都城的治安防范更是重中之重。作为五京之首的辽上京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辽朝的安定局面。本文就国家政权的治安防范,从空间布局的视角选取了上京城的治安防范等方面的内容,对其加以阐述。

关键词:辽代;上京;治安防范

中图分类号:K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12 — 0016 — 03

上京,契丹建国之初设立的都城,辽早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见证了辽代两百多年的辉煌历史,它的安危直接影响王朝政权的稳定,笔者将从上京的布局及治安防范两方面进行阐述。

一、辽上京皇城治安防范

(一)辽上京皇城的布局

《辽史·地理志》载:“上京,太祖创业之地。负山抱海,天险足以为固。地沃宜耕植,水草便畜牧。金龊一箭,二百年之基,壮矣。”史料就皇城建置的自然环境做了详细的说明,但耶律阿保机在龙化州(今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东部)称帝,却在“西楼”建皇都,即在自己的领地里建都城,更是出于自己政权安全的考慮。辽太祖于神册三年(918年)建立皇都,《辽史·耶律阿保机上》载:“达旦国来聘。癸亥,城皇都,礼部尚书康默记充版筑使。”太宗即位后,继续扩建皇都,并且修建了皇都的外郭城汉城,会同元年(938年)改“皇都”为“上京”,《辽史·耶律德光下》载:“诏以皇都为上京,府曰临潢。”至此,辽上京由皇城和汉城两部分组成,皇城在北,汉城在南,整个京城平面布局略呈“日”字形。上京皇城的情况,据《辽史·地理志》载:“门,东曰安东,南曰大顺,北曰拱长。中有大内,内南门曰承天,有楼阁。东门曰东华,西曰西华,此通内出入之所”,《辽史》又载:“正南街东,留守司衙,次盐铁司,次南门,龙寺街。南曰临潢府,其侧临潢县。县西南崇孝寺,乘天皇后建。寺西长泰县,又西天长观。西南国子监,监北孔子庙,庙东节义寺。又西北安国寺,太宗所建。寺东齐天皇后古宅,宅东有元妃宅,即法天皇后所建也。其南贝圣尼寺,绫锦院、内省司、麴院、赡国、省司二仓,皆在大内西南,八作司与天雄寺对”〔1〕。根据这两段史料和李逸友《内蒙古历史名城》辽上京城总体布局图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位于辽上京北面的皇城,平面呈不规则的六角形,共设有四个城门,正门是大顺门。皇城的西南方向是辽太祖时修建的西山坡宫城,其建筑遗址大部分分布在山丘顶部偏北地区,全部建筑物作为一个整体,可细分为南、北、中三个较大的庭院,一律做东向排列,于此立足俯瞰,全城在望。突显辽统治者至高无上的权威。(2)太宗时皇城内部扩建的部分有:在皇城中部偏北的一座地势较高的山丘上,是以正殿开皇殿为中心的大内北院建筑群遗址,这组建筑是典型的以中轴线对称的建筑组合,开皇殿坐落于以中轴线的北部,面向南方,占据主要空间;在正殿前方的左、右两侧,还有东西对称的五鸾殿和安德殿两座偏殿,即是太宗天显元年扩建上京皇城时依汉制兴建的大内宫城。皇城南部即大内以南地区建筑的分布:宫殿、官衙、寺院、营幕、作坊、街道等;此外,在皇城内的北部、东部以及大内建筑群组之间,地势相对低矮之处,还有许多空隙,但却无大型的建筑基址,据考证是当时契丹人搭建毡帐之所。可见,以天子为首的最高统治阶级,即便在京城内,也没有改变契丹族的习俗---在毡帐区进行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且毡帐易迁移,利于皇帝的捺钵行动。

(二)辽上京皇城的治安维护和防范

辽代上京是政权中枢,同时又是经济、文化中心,因而特设以下机构专司其治安。

宫卫骑军,是辽统治者的特殊警卫部队。因辽朝称皇宫为“斡鲁朵”,所以也叫“斡鲁朵军”。宫卫骑军是以宫户为核心组成的,此军的主要职责是跟以近侍卫从的身份奉侍天子,跟随天子左右,守卫皇宫,“入者居守,出则扈从,葬则因以守陵。”〔2〕属于天子的私人卫队,天子死后,他们扈从后妃,并奉侍皇帝的陵寝。辽朝从太祖开始设立斡骨朵,以后各代继之,因而宫卫骑兵数量就不断扩大,后来凡有十二宫一府,总兵力达十万一千人。但以游牧为主的契丹族,在建国后仍然没有改变旧习。皇帝并不经常居住在京城宫中,随四季变化游猎各地。于是又出现了保卫皇帝行宫的“四时捺钵”制度。《辽史·营卫志上》载:“有辽始大,设制尤密。居有宫卫,谓之斡鲁朵;出有行营,谓之捺钵。”

辽上京警巡治安类职官还有京内巡检使、上京军巡使和《辽史·百官志·五京警巡院职名总目》(卷四十八)载:“辽设上京警巡院、中京警巡院、东京警巡院、西京警巡院、南京警巡院。”(注:辽史上之所以出现“警巡院”,“军巡院”,“巡检使司”等不同名目的警巡机构,是由于辽代五京建立时间不同,因而所设警巡机构命名各异。天显十三年(公元938年)皇都(神册三年、918年建)改为上京;同年,幽州升南京;同年,原南京(天显三年、928年设)改为东京,曾设军巡院,疑即为后“警巡院”。中京建于统和二十五年(1007年),曾设“巡逻使司”也应即后“警巡院”;西京设于重熙十三年(1044年)。兴宗以后有五京,“警巡院”之名也在兴宗以后得以统一)以上机构的职能是掌京城缉盗治安等事务,如《常遵化墓志》就记载墓主常遵化曾任“京内巡检使。顿得盗贼倂迹,豪户洗心。巷陌宽而舞手行,辰夜静而启门卧”,此外,五京警巡官在巡查时,兼理刑狱。如《张绩墓志》就有记载,又据《辽史·马人望传》记载马人望迁南京警巡院,“京城狱讼填委,人望处决,无一冤者。”〔3〕“警巡院”的“警巡”人员在执行巡逻警事任务时,每京警巡院都设有一名警巡使与一名警巡副使,按规定都要佩戴类似当代警察“警官证”一样的身份证明——“警巡”牌,可以想象到辽代五京“巡警”的雄姿。目前,辽五京“警巡院”的巡防牌,只见到中京的一种,但笔者认为五京都应有自己的巡防牌。辽代“警巡院”是全国城市警治安全专职机构,它的创制是契丹族在古代治安史上的一大贡献,这也是史无前例的。

上京城隍使司,《辽史·百官志四》载:“亦曰上京皇城使”,但这个职官具体负责哪些事务却没有记载。查阅《唐书》未见这个职官及其职能。但在《宋史》里见设有“皇城司”载:“掌宫城出入之禁令,凡周庐宿卫之事、宫门启闭之节皆隶焉”。与此类似的职官,还有唐代门下省中设有“城门郎”,据《旧唐书》载:“掌京城皇城宫殿诸门启闭之节,奉出纳管钥”。但由于目前史料缺乏,辽代的皇城使的职能不知参照唐制还是宋制,尚需进一步研究。endprint

总之,宫卫骑军,警巡使,上京皇城使是上京治安维护与防范的武装力量,在保证皇帝安全的同时,也充分保证了上京皇城的安全。

二、上京汉城治安防范

(一)汉城的布局

《辽史·地理志》载:“南城谓之汉城,南当横街,各有楼对峙,下列井肆。东门之北潞县,又东南兴仁县。南门之东回鹘营,回鹘商贩留居上京,置营居之。西南同文驿,诸国信使居之。驿西南临潢驿,以待夏国使。驿西福先寺。寺西宣化县,西南定霸县,县西寺西宣化县,西南定霸县,县西保和县。西门之北易俗县,县东迁辽县”,《旧五代史·契丹传》载:“上京城南别作一城,以实汉人,故名汉城。”可以得出:首先,汉城在皇城以南,平面略呈方形,汉城城垣同皇城共用一城墙,皇城之南墙,即是汉城之大部分北墙;其次,汉城是上京城重要的商业区,城内分布着市场、作坊等,有以汉人为主的居住区。这样的布局体现上京汉城“前市后朝”特有的民族建筑格局。

(二)汉城治安防范

在中国的传统社会里,有过大大小小的很多农民起义,威胁着国家的政权,历代统治者将其作为治安防范的重点。为了防治农民起义,上京皇城采取的防范措施实施是否得当,直接影响辽代上京的治安形势,甚至是全国性的治安形势。

辽统治者连年进行兼并战争,征服了契丹周边很多地区和人民,由于起初辽统治者对这些地区和人民采取的民族高压政策,进行残酷的掠夺和残杀,导致被征服民族大量逃亡,据《辽史·张砺传》载:“今大辽使得中国,宜以中国人治之,不可专用国人及左右近习。苟政令乖失,则人心不服,虽得之亦将失之。”但是当时辽太宗一意孤行,《契丹国志·述律皇后传》载:“用兵连年,中国疲惫,契丹人畜亦多死,国人厌苦之”,继而汉人也纷纷起来反抗,宣告这种民族政策的失败。

辽统治者不得不调整统治政策,制定“因俗而治”的国策,即对汉人实行异于契丹人的统治措施,具体做法将掠夺来的人口置州县城郭使其居业,保持汉人的生产生活习俗和制度,于是在汉城辽统治者对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分区进行了安置—居住区,作坊区,市场区等。契丹人与汉人、渤海人等分居建城,如太祖天赞初南攻燕、蓟,以所俘人户散居安置于临潢县;将渤海国国人长平县民安置于京西北长泰县,与汉人杂居;将扶馀府强师县民安置于京西定霸县,与汉人杂居,分地耕种;将渤海国富利县民安置于京南保和县;将幽州潞县民安置于京东潞县,与渤海国人杂处等等。这种治安方式在辽代以前还没有出现过,这应是契丹民族的一种首创。既便于对他们的严格监管,又可以对他们进行适度的经济剥削。

可见,“汉城”的修建不仅仅是安置移民,而且还为了辽统治者稳定政权,对外扩张提供了军事储备,如《契丹国志》载:“延徽始教契丹建牙开府,筑城郭,立市里以处汉人,使各有配偶,肯艺荒田,由是汉人各安生业,逃亡者益少,契丹威服诸国” 〔5〕。辽政权对被征服的民族采取了镇压与安抚并用的治安措施,其后者的效果是显著的,巩固了辽政权,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安定的环境,成为处理民族关系光辉的典范。

三、上京城防措施

辽上京位于潢河之北,坐落在狼河、南沙二水之间,周围又有《辽史·地理志一》载“天梯、蒙国、别鲁等三山之势”,“负山报海,天险足以为固,地沃宜耕植,水草便畜牧,”这里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因而上京选址于此。但面对当时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使得上京城的防御体系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因而,辽统治者从巩固国家政权治安防范和自身安全的需要出发,大力营建上京城墙和护城壕。

(一)上京城墙

在中国的传统社会,城墙是作为城市抵御外敌入侵的防御性建筑,由墙体和附属设施构成封闭区域。辽建国后,面对疆域遼阔,民族众多,民族关系复杂等,为了保障自己的安全和巩固新政权,修筑了皇城、汉城、廊城。

皇城城墙夯土板筑,高为6—9米,与《辽史》“皇城高三丈”相符,由北墙、东墙、南墙、西墙(北墙、东墙、南墙都成直线,唯西墙的南北两端均向内斜折)组成,每条城墙上都有马面,突出城外12米,马面间的距离约为110米,两马面各距中心点55米,恰好在当时弓弩的有效射程范围之内。皇城共有四个城门,除南面的大顺门被水冲毁,其余三门遗址尤在,三个城门建制相同,均为一个门道出入,门宽皆55米左右,且都建有瓮城,而东门、西门的瓮城的门阙均向南开设,北门、南门的瓮城的门阙向东开设。可见,辽上京皇城是很重视城墙防御设施的修建,也放映了辽统治者较高的军事战略思想。

汉城城垣是在太宗扩建上京时,新建的东、西、南三面城墙,其北墙与皇城共用。城墙用夯土建成,城墙比皇城的矮了很多,而且城墙上没有修建马面等防御设施。《辽史》载:“城高二丈,不设敌楼”。可见,在军事防御设施的建设上汉城比皇城的低了很多,反映契丹统治者对外族很强的防御心理。

此外廊城,辽史上称“外郛”,存在于皇城的西、北、东三面(如图四),与汉城的东西城垣相连。形式规模与汉城城垣相同,在东、西城垣上有四个城门:迎春、雁儿、金凤、西雁儿。其城垣低矮而简陋,与皇城城垣、马面、内外双城垣护卫严密形成强烈的对比,这样设计的目的不仅将皇城紧紧的包住,进一步加强了皇城的防御。同时体现了皇城内外等级的森严,对于被压迫民族,契丹统治者始终心怀疑忌,处处防备。可见,当时的建筑群是经过精心规划和布局的,体现了宫廷内外的界线分明,互不相混。

(二)护城壕

在皇城东、西、北三面城墙外都发现有护城壕,护城壕多紧邻现存马面的地面,壕宽16至19米,深为2.5至3.6米,它与城墙构成同一防御体系。

总之,辽上京经过辽朝两代统治者的修建,建成高墙深池,城墙上又密置马面,敌楼等设施,大大提高了防御外敌维护自身安全的能力。

四、结语

通过对辽代上京城市的布局认识,让我们了解到了契丹具有民族特色的治安防范意识和措施,感悟到了契丹人在巩固民族政权,稳定社会秩序等方面的才智。契丹在北方开创了两百多年的辉煌历史正是因为有这么独特的治安防范措施。在我国治安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值得我们借鉴的一份宝贵遗产。

〔参 考 文 献〕

〔1〕脱脱.辽史(卷37.地理志一·上京道)〔M〕.北京:中华书局,2016:499.

〔2〕脱脱.辽史(卷35. 兵卫志中)〔M〕.北京:中华书局,2016:458.

〔3〕脱脱.辽史(卷105.能吏·马人望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4:1462.

〔4〕脱脱.辽史(卷37.地理志一·上京道)〔M〕.北京:中华书局,2016:499.

〔5〕叶隆礼.契丹国志(卷一.太祖大圣皇帝)〔M〕.北京:中华书局,2014:02.

〔责任编辑:张 港〕endprint

猜你喜欢
辽代
巴林左旗出土辽代青铜佛板图像分析
试论辽代州县制的推行与松漠草原城市化
辽代契丹官服中的中原因素探究
壁画“刘三取钱”漫谈兼论辽代戏剧题材
中国古代琥珀艺术
辽代中京道城市群发展特点评析
辽代凿冰捕鱼考述
北京地区辽代火葬墓及相关问题试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