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剑锋
摘 要 如今社会发展趋势不断变化,儿童的道德观发展但也逐渐趋于复杂,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必须要发挥出教育的作用,通过科学的教学管理有效提高学生们的道德素养,生活化教学法的运用可以拉近知识与学生的距离,通过与实际联系,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学习。
关键词 品德与社会;教学生活化;道德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5-0091-01
品德与社会作为小学教育的一项主要科目,对孩子道德素质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任课教师必须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优化课堂,通过有效手段不断提搞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有意识的培养他们的社会价值观,为学生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一、从生活德育到品德与社会课堂生活化的构建
(一)生活德育思想及生活教育论
生命教育理论在西方国家的教育理论中很早就提出来了。在中国教育领域的发展时期,生命教育理论的最大贡献者是陶行知先生。生命教育强调教育与生活的相互关系,注重教育过程中的内在关注。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强调学生的主观地位,注重课堂给孩子带来的最大启示。从教育心理学入手,让学生以自身生活为依据,构建出自己的知识构架。也就是说,学生并非是以一个无知的心态来参与到学习当中,而是在他们的心中已经对生活产生了一定的思考,对学习有向往,并形成自身的理解与看法,伴随着生活经验的积累,他们也可以利用现有知识激发自身的推理潜能
(二)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生活化的内容
对于儿童来说,其道德方面的成长无非就是从自由到规律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离不开相应的道德实践,道德观念的养成需要以道德实践情境为依靠。《品德与社会》课程作为提高学生道德观念的一门主要课程,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充分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道德,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
品德与社会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应重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引导,并充分整合道德与伦理观。在课堂设计中,我们必须对生活规律有科学的认识和思考,规范教学活动。就道德和社会而言,教学的实施侧重于强调生活意义的实现,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价值观。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的思想对话,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展現学生的个人魅力。
利用生活化的形式展开《品德与社会》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抽象的课本当中得到解放,更好的感受大自然的奇妙,造物主给自然、生活所建立的美好和谐情境。让学生们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现实的冲击,从而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这也与现代教学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不谋而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当构建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课程,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好的展开自我教育,形成自我认知。
二、实现品德与社会课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探索
要想降生活化教学融入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当中,就应当如陶行知主张的生活矛盾中选择积极向上的美好生活。将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作为课堂发展的纽带,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抓住契机,利用情境感受强化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对学生德行的影响。
(一)以儿童的实际生活作为课程资源
从某个角度来说,《品德与社会》教材并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让老师来进行讲授的,而是教师用来促进学生活动的一项重要工具,是引导学生展开活动的重要资源。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应当以一种动态的方式参与其中,而并非静态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通过亲身实践、亲身感受,才能够获得更真实的感受,从心中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并逐渐构建自身的道德标准,让学习过程中更具意义。
(二)体验式的生活教育在品德与社会课中的融合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父母的工作以及生活进行观察,体会他们的辛苦,并帮助他们承担一些家务等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学生们亲身体验生活,学会反思。只有在经历的亲身行动去体验,学生的学习才会更主动。体验式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自我认同感,让他们凭借自身的情感认知来正确的看待生活,体会、发现生活中的美,这样才能够让教育与学生的内心世界更好的贴合。
(三)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生活化的模式
教学模式即在教育思想以及理论的指导下所形成的教学结构。生活化教学通常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首先,在课前走进家庭,对学生的生活环境有一个大题的了解;其次,结合学生的生活,进行情境再现;最后,回归课堂,引导学生规范自身的道德行为,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以学生为教学主线,将学生的实际生活作为对学生道德引导的切入点,以大胆、开放的教学方式,贴近生活的情景,将生活内容代入课堂,让学生体验生活,鼓励大胆尝试,并与学生分享自身的生活经历,与学生形成一个整体,让学生在没有压力、没有束缚的环境下更好的完成学习目标。
三、结语
生活化教学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融入是基于学生发展的一种理想化的教学理念,利用现实生活的经验,将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带入到课堂当中,在最大程度上吸引学生更多学习兴趣,让他们在体验生活的同时掌握更多知识,并做到熟练运用,实现自我教育。幼儿的品德发展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是对学生直接的教育,在教学活动中也难免会由于环境复杂多变而导致很多其他问题的发生。因此,教师应仔细思考,探寻科学的生活化教学方法,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邓桂红.生活化教学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8(25):140、143.
[2]徐诚.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