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第二语言学习中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2018-01-25 12:05王晴
考试周刊 2018年105期
关键词:激发学习动机培养

摘 要:不少学生在二语学习中呈现出负动机,而二语学习动机是对学生的二语学习最有影响力的因素之一。因此利用恰当策略来激发培养学生在二语学习中的学习动机,避免负动机现象的出现是语言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学习动机;激发;培养;维持

作为语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时常能碰到以下现象:学生上课无精打采,很少主动与教师互动;课余时间几乎都用来打游戏、上网,或参与其他活动,很少开展英语的后续学习;作业及考试都是临时抱佛脚应付了事。学习者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与学习动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以上现象说明当今大学生当中普遍存在语言学习动机下降、不足甚至缺失的问题。换言之不少学生在二语学习中呈现出负动机。因此,如何激发培养学生的二语学习动机,并使其维持在一个恰当的水平以促进他们的二语学习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 学习动机概述

学习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学习活动,且使学习活动朝着特定的学习目标行进的一种内部驱动力。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动机发挥着激发、指向、维持和调节学习活动的重要功能。教育心理学家们从不同角度对学习动机进行了分类。

(一) 情境动机与人格动机

根据动机的作用范围,动机可分为情境动机与人格动机。情境动机指的是在一定的情境下产生的,暂时的,可变的一种动机。比如文章开头提到的平时课上课后完全不用功的学生,在考试前也会临时抱佛脚。再比如人遇到危险时能迸发出巨大的能力逃生。而人格动机则是指不随情境改变而改变的长期的动机。比如影响个体一生的价值观,爱好兴趣等。

(二) 近景动机与远景动机

根据动机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动机又可分为近景直接动机及远景间接动机。近景直接动机是指与具体的学习活动直接相连的,其持续时间不长,作用范围小。如学习者对某门学科的兴趣,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及学习结果的期待。远景间接性动机是指与个人的前途相连的或是基于学习的社会意义的动机。如学习者为争取自己的排名和荣誉或是为不辜负父母长辈的期望而产生的学习内驱力等都属于远景间接性的动机。

(三) 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根據学习动力的来源,动机还可分为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指由学习者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如学习者自身的求知欲、能完成某个学习任务的完成欲及通过学习获取认同的认同欲等内部因素,会驱使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学习。即“我要学”,是最稳定的学习动机。外部动机则是指学习者由学习活动以外的情境因素所引发的动机。如学习者为了获取学校或家长的某种奖励而努力学习,他们开展学习活动的动机不在学习任务本身,而是由其他外在因素诱发。一旦产生外界刺激的目标得以实现,这种动机可能会消失,是典型的“要我学”。

二、 二语学习动机激发及培养策略

语言学习动机是二语习得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情感因素。有了恰当的二语学习动机,才能产生语言学习的动力并最终付诸行动。吴一安(1993年)在《中国英语本科学生素质调查报告》中提到,语言学习动机是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最有影响力的七大因素之一。因此语言学习动机的激发和维持对于语言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外语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语言教师应积极地运用各种策略来激发和维持学生的二语学习动机。

(一) 培养积极的归因因素

作为语言教师,在课堂内外与学生的交流中时常能得到这样的反馈:“我的英语很糟糕,我无法用英语回答这个问题。”“我每天都背英语单词,可还是记不住,看来我不适合学英语。”“我也做了不少听力练习,可还是错得很多,估计我很难提高听力了,所以慢慢地我就不想听了。”以上几个较有代表性的反馈反映出了学生对自己英语学习结果的分析及认识。这些认识无一例外的都是消极的,换言之他们对自己的英语学习结果的归因都是消极的。根据美国心理学家维纳的成就归因理论模型,心理学家展开了大量研究。研究发现不同的归因方式将导致个体后续不同的认知、情感与行为反应。也就是说学生对英语学习结果的归因,不仅只是他们对以往学习结果产生原因的分析,更会对他们以后的外语学习行为产生影响。

既然对学习结果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影响到主体今后的学习行为,作为语言教师也就可以尝试通过改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归因方式来改变他们今后的学习行为。不少学生由于对外语学习的特点及规律认识不足,时常会对阶段性的学习结果形成不正确的归因,教师可以在某个学习任务或是某个阶段的学习完结后,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此外,教师还可适时地开展一定的归因训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次体验外语学习的成败,并引导学生将这些成败归因为努力程度,而非能力高低、身心状况、任务难度、运气好坏、外界环境等不可控制的因素,这样才能增强其今后努力行为的持久性,最终引领其走向外语学习的成功。

(二) 给予有效反馈,调控动机水平

在二语习得中,反馈指针对学习者的言语行为给予学习者的评价性信息。反馈可以是正面的,如:“正确”“棒极了”;也可以是负面的,如:“这个单词这样读不对!”反馈信息可以直接给出,也可以以间接或暗示的方式给出。反馈信息的提供方既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其他学习者或是学习者本人。心理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来自教师的反馈对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自我认识及学业成就感有直接影响。学习者会为了避免再犯错误或是取得更好的成绩而增强学习动机,这种内驱力会让学习者保持良好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尽管在第二语言学习中教师反馈对学习者语言学习动机维持甚至提升有着重要作用,这并不意味教师只需做出反馈便能维持或提高学生动机。只有恰当有效的反馈才能真正起到帮助学习者维持并提升其二语学习动机的作用。教师对语言学习者学习结果的反馈除了需给予等级评定,还需要针对学习者的个体特点给出相应有针对性的评语。二者相结合比单纯给予等级评定或是只给出“goodjob”“well done”等泛泛的激励性评语更能让学生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

(三) 善用竞争与合作关系,调控动机水平

课堂是学生进行二语学习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课堂上学生间的合作及竞争关系也会影响到学生的二语学习动机。语言教师可巧妙利用这一关系来激发学生的二语学习动机。在竞争情境下,当学生认为自己有竞争能力时,就会积极参与活动,争取成功,这时候他们的二语学习动机会被充分地激发出来。但是如果课堂活动只有竞争情境,在学生完成某个他认为自己不具备竞争力的目标任务时,他们会觉得自尊受到威胁,进而逃避竞争情境,学习动机会被大大削弱。因此,语言教师还需要在课堂教学安排中多设置一些合作情境。即便是学生们的能力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合作情境下他们会产生一种平等的自我评价,尤其是在能力的自我感知上。合作情境下学生们注意力会放在个体特征之外的集体成就上。每个成员都会尽全力为集体的成功而工作,积极承担集体义务。每个成员的二语学习动机都会得到充分地调动和激发。

(四) 科学规划学习,强化动机

在第二语言学习中,课外自主学习是二语课堂学习的必要补充,也是二语习得能否得以实现的重要环节。而不少学生在进入大学后的二语学习中甚少或是几乎不开展课外自主学习,学生在这一环节中的学习动机非常低,甚至为零。语言教师除了通过言语告知其课外继续学习对于掌握一门外语的重要性来帮助其树立积极的二语学习动机外,更为有效的办法是指导学生制定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具体可行的课外学习计划,并要求敦促他们严格按照计划坚持学习。假以时日,学生们的二语学习动机会得到培养及强化。按照心理学家们提出的动机强化理论,引起动机同习得行为并无两样,都可用强化来解释。学习者的某种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先前这种行为和刺激因强化而建立的牢固联系。当学生们按照计划开展课外学习,逐渐习惯了每天花上一定的时间读英语,听英语,英语课外学习不再是一件“被动”的事情,而是大学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会逐渐体会到坚持、积累能带来二语学习的成功,那么通过执行计划学习培养的良好学习动机会得到强化,进而更自觉地维持这一学习行为的落实与持久。

三、 结语

二语学习动机对学习者的语言学习有着直接重要的影响。语言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结合学习者的具體情况,灵活使用各种激发和培养其二语学习动机的策略帮助其促进第二语言习得。

参考文献:

[1]Larsen-Freeman D. Teaching language: from grammar to

grammaring[M].Thomson-Heinle, 2003: 123~139.

[2]成云,卢青,马长青.归因训练与学生个性发展的研究[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04):110-114.

[3]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建敏.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02-103.

[4]宁晓洁.论二语习得中外语学习动机的理论模式[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06):151-153.

[5]吴一安.刘润清.P·Jeffery,中国英语本科学生素质调查报告:语言学习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

作者简介:

王晴,湖北省武汉市,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激发学习动机培养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激发中职学校旅游酒店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探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培养想象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