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教育 育人无声胜有声

2018-01-25 12:05陈艳
考试周刊 2018年105期
关键词:反思途径生活化

摘 要:传统的道德教育以说教灌输为主,脱离了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它追求道德知识,忽视人的现实生活的需要,其实质是一种知性教育。知性德育就是知识德育思维德育和知化的教育,它割裂了认知与情感、知与行以及同生活的联系。生活德育是一种新的德育模式,它是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并回到生活的德育。由传统德育向生活德育转变称为德育走向实效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德育;生活化;现状;反思;途径

 纵观学校德育,在价值取向上,重社会功能,轻人的发展功能;德育对象上,学生被视为受动体,而非生命体;德育内容上,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德育途径上,重说教和灌输;德育评价上,以统一标准评价学生。结果学生的情感发展受到了压抑,种种不足导致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极其低下。德育与生活的疏离存在两个方面,一是生活对德育的疏离,一是德育对生活疏离。概括起来德育的困境表现为以下一些问题:1. 以往的道德教育实质上是一种知性德育;2. 道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出现了偏差;3.

德育对“教育”“生活”和“人化”的脱离。如何才能改变德育低效的状态,促进青少年个性和社会协调发展是我们当前德育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向。

一、

当前小学德育的思考

通过观察研究分析,以及学生对道德教育的要求,我们深深感到当前小学德育存在以下一些问题:首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冲突;其次,社会环境与学校德育冲突造成了学生认知偏差。学校教育是理想的,然而社会又是残酷的,这样容易造成学生的认知偏差;第三,学校本身的教育冲突造成了学生“知行脱节”。一些老师在课堂上说一套,私底下又做另一套。课堂上告诉学生不准骂人、说脏话,课后自己满嘴脏话。这种行为很容易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养成言行不一致的不良作风;最后,学校德育模式不合理是影响学生道德发展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当前学校德育大多数重“群体”轻“个体”,忽视个别指导不能因材施教,这样大大降低了道德教育的效果。

那么,怎样才能让學校的德育实现生活化的统一呢?那就是德育的自我完善,自我更新,通过生活来进行道德教育。让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相互联系,建立一种新型的德育模式——生活德育,这是德育走出困境的一种有效的方式。

(一) 德育与生活

德育与生活的关系可以引用陶行知先生的话:“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这向我们揭示出德育与生活的关系:德育与生活是一体的。德育如果离开了生活,德育就无法生存。刘铁芳博士提出回归生活的德育的基本内涵包括三个:一是对传统无“人”的德育矫正,开始对儿童进行关注,回归人的世界。二是对传统大而空的道德教育目标模式的矫正。三是摆脱灌输式德育的方法,追求回归生活的德育。

(二) 德育生活化的必要性

儿童是社会生活中的一部分,其最终都要成为一个社会人,对儿童的道德教育就不能脱离社会生活而进行。在道德教育的维度中只有道德认知可以传授,而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必须通过亲身体验而获得,否则就很容易形成“知行脱节”。因此,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才能真正使德育生活化,生活化德育,道德教育才能产生一定的效果。

二、 德育回归生活的途径探究

学校德育如何才能回归、贴近生活。鲁洁教授强调“情感”“实践”“体验”。这些都是德育工作者对道德教育新的探索。我们认为生活化道德教育的事实必须把学校、家庭、社区德育完美结合起来。其中学校德育是核心,家庭、社区德育是有力的补充。

(一) 德育内容的与时俱进力求关照儿童完整的道德生活

学校德育要与时俱进。教育要为社会服务,社会在发展,教育理应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师更应该教给学生怎样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促进学生道德健康地发展。

(二) 德育模式的创新力求适应儿童自身的道德建构

道德教育模式要力求科学。目前学校道德教育重“知”轻“行”,重“群体”轻“个别”的现状对学生道德发展极为不利。教育者应尽可能改变这种教育方式,尽量使教育理论和实践统一,群体教授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促使学生道德和谐统一的发展,构建儿童完整的道德生命。

(三) 生活实践的增加力求丰富儿童的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非常重要。学校德育最有效的途径是有效地组织道德实践活动,通过创设富有感染力的真实道德情境,促发学生对道德的切身体验。情感体验的获得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在磨练中锻炼出来的。因此,教育者必须创设一定的环境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让他们获得真实的道德情感。

(四) 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并且要在生活中进行

道德评价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应该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目前学校的道德教育的评价大多数是以书面评价为主,也就是对道德知识掌握的评价。而构成道德结构有道德知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个维度,道德知识只是在学生的认知层面,所有的知识、情感、意志最终都要转化为道德行为,而且儿童的道德行为是一个外显维度,其评价更加乐观有效。建立一种立体化的道德评价模式,即采用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同学评价、学生自省以及社区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这种评价应该在生活中进行,只有在生活中才能更真实地反映儿童的实际,获得真实的评价效果。

(五) 学校、家庭和社会德育有机结合

通过形成道德教育的合力,努力营造社会大环境,创设家庭小环境,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的有力结合,构建“大德育”环境,才能对学生道德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小学道德教育向生活德育的回归势在必行,让我们一起转变教育观念,创设道德教育情境,引导儿童参与社会实践体验以及发挥学校、家庭、社会整体教育功能等方面,努力将小学道德教育向生活德育回归!

参考文献:

[1]刘铁芳.面向生活 引导生活——回归生活的德育内涵与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13.

[2]鲁洁.回归生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 与教材探寻[J].课程·教材·教法,201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陈艳,江苏省宿迁市,江苏省沭阳县吴集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反思途径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多种途径理解集合语言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