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面对21世纪我国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取向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主要介绍了几种提高课堂实效性的小技巧,教师更好地驾驭课堂教学,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双收。
关键词:课堂观察;有效性;实践探究
经验谈不上,我是就“课堂观察有效性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结合教学工作,谈谈自己的感悟,与大家一起交流。
一、
放缓节奏,修炼耐心
每次课前,都有学生因为作业等其他原因需要处理。于是,办公室、教室里总有沮丧的学生和怒气冲冲的我们。结果这些学生在情绪低落的情况开始了下一节课的学习,其学习效果可想而知,而我们也只能以儆效尤。
00后的价值观念与我们有了巨大的区别,他们对我们的高期望值的反应态度,常会让我们觉得无法接受,因为我们那个年代只要认定是对我好,吃点苦、受点冤枉都没有关系,可是现在的孩子不是这样,他要求你形式上和实质上都要对他好,他才肯领情。
在一定意义上讲,无论什么样的方式方法,都要以学生能够接受为基本原则。可以设想,如果学生连听你说话都烦,又怎么能听你的逆耳忠言?在谈判学里有一个词汇叫“自己人效应”,其意义在于,要想让对方听你说话并接受你的观点,你首先要创造出“我们是一个阵营里的自己人”的效应,一旦创造出这样的心理关系,就可以做你希望做到的事情了。就目前的师生关系来讲,太需要建立这种心理信赖了。
让嗜酒如命的人参加大型宴会滴酒不沾,让烟鬼们一次谈话过后改变烟农生活,让低头族们不玩手机……你肯定觉得这是相当困难的事情!执着地希望改变学生天长日久形成的习惯,将心比心,如果是我们多年的积习,又有多大概率,能一朝一夕搞定?通过一句话,一件事来矫正学生偏离常规的行为习惯,概率几乎为零。
对于学生的了解,一部分是自己观察,更多的来自办公室老师之间的交谈。于是,我们或多或少的就给部分学生贴上了标签。而对于问题学生,这种行为只会加重“你心中”学生的“症状”!毕竟,标签常常只是放在老师心头的标签。
放下对少数问题学生紧盯不放的关注状态,这样的人盯人方式,只会把学生“盯疯掉”。大胆地把学生放回到正常学生群中,有意识地去“忽略”个别学生,去放弃那些让你紧张到目眦尽裂的问题,或许会惊讶地发现,看似消极的不管不理,效果也许会更胜一筹。
总之,对于学生课前课后的种种问题,处理时一定要放缓节奏,修炼我们的内心,一切的方法都要以学生下一节课的听课效果为着力点。对于某些学生的某些问题,不采取办法,直接指出问题,有时不失为最好的办法。
二、 静心思考,控制情绪
世上最无效的教育方法,就是发脾气。发脾气是教育的最大死敌,脾气越大,教育效果越差。只有学会与自己的情绪友好相处时,人生的幸福和快乐才会触手可及。直接表达自己的意愿,让感情自然地流露,学生更容易接受我们的建议和管教。
有时,我们更需静下心来,真实地面对自己的情绪。一味地压抑、克制绝不是最好的办法。压抑情绪的结果会以更失控的状态爆发。正确的做法:在我们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可以用电脑或笔记本,把心里的想法写出来。等把心中所有的怒气、怨气、坏脾气一股脑写出来后,心中就平息了。这不仅是爱惜自己的举动,也是高效率处理情绪的好方法,能够给我们的大脑腾出更大的“内存空间”去干有意义的事,效果非常好。课堂上大发脾气之后,只会让我们之前精心准备的教学设计大打折扣,而学生在我们发火之后,思维发生断片,哪还能体验到学习!
因此,每节课前,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及时整理自己的情绪,带着微笑走进课堂,尽可能让每一节课在和风细雨中度过,为学生的学习添一缕阳光。
三、
预防课堂问题
学生一般有三类:80%的学生有适合的课堂行为,很少违反规则,教师只需要保护和支持这些学生的求知欲。15%的少数学生会周期性违反规则,不能无条件地接受课堂规则,有时会与这些规则作对。教師要用课堂结构和程序来限制他们的捣乱行为,使他们重新关注正确的行为。还有5%的学生是长期的规则违反者,他们需要额外的支持和帮助。优秀课堂管理者的诀窍就是:控制不让15%的学生对课堂学习环境产生副作用,维持那80%准备学习的学生的兴趣,同时不要把那5%的学生逼上绝境。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拿着锤子的壮汉,什么东西在他眼里都是钉子。”课堂管理是对所有学生的群体管理,你需要的不仅仅是锤子,还要具备多种行为管理的工具。有效方法:首先,集中精力重点发展组织策略和技术,如让自己的课更有趣,更生动,满足80%学生的需要,预防可能发生的问题,防患于未然。其次,发现学生偏离期望的行为时,教师就应该花些精力来干预。最后那些极少数的学生就需要特殊的矫正了,需要些必要的矫正技巧。
上帝对一个人关闭一扇门,必然会为他打开一扇窗。我们是平凡的园丁,学生是普通的花草,我们不可能把每一棵草都育成稀有品种,也不可能让每一朵花都耀眼绽放。辛勤浇灌,频繁修剪,尽职尽责,问心无愧。厚爱学生,善待自己,潜心教学,静待花开。
作者简介:
董新利,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石嘴山市第十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