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丹丹
摘 要:传统的数学教学课堂效率较低,针对性较弱,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而实施分层教学能够有效提高课堂针对性,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内容与方法,进而提升学生成绩,培养数学人才。本文提出,为了提高分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教师应当充分了解班级学生成绩表现,为不同成绩能力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以及课后辅导方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实现班级数学成绩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数学 分层教学 效率
一、引言
初中数学是新课标的重要教学课程,也是学生走向高中、大学开展更深层次学习的奠基课程。在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中,既要遵循新课标大纲教学要求,也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数学能力以及逻辑思维水平开展教学,保证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掌握绝大多数的知识。初中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不同的学生在成绩、思维能力、理解水平上存在较大的差异。理解能力强的学生能够迅速掌握老师的教课内容,主动开展深入学习;而理解能力弱的学生则面对基础知识都有可能手足无措,既不会主动开展课前预习,也不会课后寻找帮助,导致成绩落后,班级学生的两极分化情况十分严重。开展分层教学是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成绩的重要举措。
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小学阶段由于教学水平不一,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导致不同学生对知识的领悟与掌握能力的差距很大,两极分化的问题极为突出。往往以传统的讲解理论基础,开展课后习题练习为主,由于每堂课的时间限制在40分钟,为了保证完成一个章节的学习,老师往往授课速度较快,尤其体现在问答环节,通常只会检查1-2个学生的情况,而忽视了其他学生的学习问题。因此,许多学生在课堂上感受不到老师的关注,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
此外,大部分的班级中,拥有不同层次的学生。许多成绩优异,思维活跃的学生往往认为课堂教学内容过于简单,课后习题也过于基础,没有挑战性。而对于成绩落后的学习困难生而言,则会认为课堂内容过难,难以理解消化,课后习题也无法解答。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老师往往无法同时顾及所有人的感受,难以在教课环节满足不同需求,不利于数学教学的开展。
三、提升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效率对策分析
(一)充分把握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
对于数学老师来说,进行课堂教学之前,需要对班级的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成绩水平都有一定的了解。常用的考试测试手段是最简单便捷的方式,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直观的估计,同时,数学老师也应该积极与其他老师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不同课堂上的表现,并结合数学课堂上对学生的印象进行判断,大致将学生分为成绩突出且思维活跃、成绩突出思维不活跃、成绩不突出思维活跃以及成绩不突出且思维不活跃四大类。尤其是针对成绩表现在两个极端的学生,教师应当积极沟通了解,询问课程的学习情况,探讨疑难问题,并了解学生对于数学课堂的看法以及建议。通过以上的步骤,根据学生个人的能力水平、学习习惯、现有知识水平的不同,将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实施分层教学。一方面降低了“学困生”的学习难度,另一方面又满足了“学优生”扩大知识面的需求。为开展分层教学提供基础,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
(二)设定分层教学目标
在了解学生的成绩表现以及不同的课堂需求后,教师应当积极调整原有的教学目标。创造性的设计分层教学目标。如在轴对称图形這一章的教学中,对于成绩较差,图形空间感较弱的学生而言,课堂目标只需要掌握最基本的图形概念,对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方形,圆形,平行四边形等形状进行判断即可,并通过基本概念型的习题进行课后巩固,保证测试中基础题目的准确率即可;而对于理解能力稍强,成绩中等的学生来说,则需要制定更高层次的课堂学习目标,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判断复杂图形的对称情况,完成课后习题中的提高部分,在测试中保证基础题的正确率并能够解答大部分提高题;最后,对于成绩优异,思维逻辑能力活跃的学生来说,需要制定最高层次的教学目标,全面掌握轴对称图形概念以及判断方式,并通过适当的竞赛培训提高解题能力,在测试中保证对整张试卷聊熟于心。在分层教学中,只有对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老师才能提高教学任务的区分度,从而提高数学课堂学习效果。
(三)运用多种方式开展分层教学
对于老师而言,应当积极尝试运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教学问题。由于不同的学生往往拥有不同的学习习惯,对不同的问题也会有不同的接受范围。例如,在教授相似全等定理时,教师可以以周边的实际物体为例,使学生对全等、相似有直观的判断。也可以鼓励成绩优秀的学生自学教材内容:以学生自行学习总结为主,教师点评为辅,调动课堂积极性。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考虑到三个层次的学生,如果C层次的学生,老师应当加大讲课环节时间比例;如果B层次的学生,老师应当精讲多练的形式加固基础;如果A层次的学生,老师应当鼓励自学以及小组学习的形式,分层教学也可以借鉴诸多传统的教学方式,教教师应当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自行设定。
(四)引入课后分层答疑环节
课后答疑的环节是解答学生疑惑,提高综合知识运用能力的重点,在分层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入分层答疑的方式。对于学习成绩较好、学习较快的学生,课后答疑的重心应当是课本知识的延伸,为学生提供有一定难度的题目鼓励他们积极讨论,教师提供思路点拔,制定详细的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的制度条例,将成绩好与成绩落后的学生联系起来,鼓励成绩好的学生辅导成绩较差的学生,辅导的内容侧重于课堂基础概念的理解与掌握上。在为成绩落后的学生布置课后作业时,应当以基础知识为纲要,保证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概念。对于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而言,应当着重培养学生创造力,在提供基础题的同时,也要求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提高题。
四、结语
初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及解题能力存在较大的悬殊。对于数学老师而言,应当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学习成绩,提出有针对性的分层教学方式,从而提升整体数学课堂效率。也能够更好的顾及到每个学生的表现与心理。
参考文献
[1]林媛.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2):62-63.
[2]可丽.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实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3]莫留红.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07(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