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与小学科学衔接的研究

2018-01-23 21:55袁绍芳
未来英才 2017年24期
关键词:衔接教学小学科学初中生物

袁绍芳

摘要:在我国教学体系当中,所有教学阶段学科的设置都是科学的、有衔接性的,除了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小学教学阶段的其他学科也有着为学生其后阶段学习作以铺垫的作用。其中《科学》这一学科就极具代表,在小学教学当中极为重要,这是因为这一教学科目中包含了生物、地理乃至物理、化学等学科内容,属于“大杂烩”式的教学科目。而在初中教学过程中,这些教学科目被单独设立出来,这就意味着学生要接触更深层次、更广博的专业知识,在这一情况下,学生很容易产生学习不适,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衔接内容以渡过这一时期。在这一情况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小学科学》这一课程作为衔接点为学生开展教学是极为适宜的。本文即此问题开展系统化探究。

关键词:初中生物;小学科学;衔接教学

在初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意识到在教学诸如生物、化学这样的“新学科”时,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与学习效率,就要引导学生在自身认知中找寻与其相对应的知识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依凭。而具体到初中生物这一教学学科中时,教师除了可以从生活中寻找与之对应的内容以外,还可以从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小学科学》这一教材中与之相关的知识开展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认知与学习基础,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但并不意味着这种教学方式就是尽善尽美的,对于教师而言,想要充分发挥这种衔接教育的作用,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依据教学现状调整教学策略,接下来,本文展开具体分析[1]。

一、教学内容应当设置相应梯度,平滑过渡

在初中教学、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会发现初中的内容较之小学不单单是知识内容的深入与范围的扩大,更意味着相应的知识储备与学习思维转变,学生想要学好某一学科除了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以外,还要具备相应地知识储备与学习认知。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学习程度的高低,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同一种教学策略、同一种教学难度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很容易使不同学习程度的学习产生学习疲劳感,这显然是不利于初中生物教学的。因此,教师在利用《小学科学》为学生开展初中生物的衔接教学时,应当依据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水平等方面的不同,为学生设置相应的学习梯度,通过“差异化”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学习的平滑过渡。当然,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将学生视为“小学学生”而是要将学生视为具有独立探究学习能力的“探索者”开展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的学习是可靠、积极的[2]。

例如:在教学“尿的形成”这一课时,我就没有刻板地按照教材所提供的内容为学生开展教学,而是先询问学生对“尿”这一生活中最为常见、直观的人体排泄物的认知,以此作为教学点开展教学。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生活中这一常见的生理活动所知甚少,仅仅知道“尿是由水变的”。而当我提及毛细血管、肾小球作用等知识点时,学生才“恍然大悟”,可见学生是缺乏知识联想能力的,在这一情况下,我就对学生进行了宏观、微观两个方面的教学,为学生展示了肾脏结构与毛细血管结构,以此为基础引申了小学科学中的知识内容。在这里,我依据学生学习基础的不同对学生设立相应地学习目标,在这样的教学基础中,每个层次的学生学习兴趣都被充分调动且满足,教学自然可以较为顺利的开展。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我国初中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不会对教学形式进行过多的研究与探讨,究其原因是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同时也不具备多样化、多层次、多内涵的知识储备,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容易被教师的内容教学所吸引。但就小学科学与初中生物这两科的教学衔接而言,由于初中生物的多数内容学生都在小学阶段有所接触或学习,学生容易认定这些内容都是“无用或已掌握”的,这就影响了初中生物学科教学的正常开展。为了激发学生对初中生物知识的学习热情,教师必须为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例如:在教学“口腔上壁细胞”这一知识点时,我就不单单为学生进行了知识内容教学,而是“超纲”地为学生开展实验学习,现下社会发展速度虽然极为迅猛,但绝大多数学生家庭都没有让学生进行深度实践的条件,而初中生的好奇心正是最强烈的时期,这就为我开展教学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供了社会、物质基础。这种实验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疑惑得到了较为完整的解决,也正是得以与此,我的学生发现了初中生物知识与小学科学的不同与相同之处,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未知知识的学习热情,推动了初中生物教学的发展。

三、开展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建立生物思维

教师在衔接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通过“探究”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建立“生物思维”,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建立相应的生物学习、生物探究观念,而这种教学方式也暗合了我国素质化教学中“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当然,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是浅显的、单一的,教师应当避免学生“循环探究”的误区,教师应以学生小学科学的生物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进行“进阶探究”。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学生生物学习能力的不断发展,推进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提升。

四、结语

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科建设的缘故,教师不能够完全脱离学生学习基础进行教学,这就使得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所学过的《小学科学》进行衔接与补充,通过这种方式开展教学。但教师不能将教学视野局限在此,应当努力为学生进行引申,以此为基础进行初中生物教学,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健湄.从新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探讨初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衔接[J].中学生物学,2016,32(10):73-74.

[2] 陈航.小学科学教学与初中物理教学衔接的研究——以福州鼓樓区小学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2015.endprint

猜你喜欢
衔接教学小学科学初中生物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例谈如何进行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初、高中化学计算衔接教学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