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兰
摘要:现代心理学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先天性的创新潜能,这种潜能的实现依赖于个体所处的环境,能激发个体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创造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创造才能力。作为中学体育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创新
初中体育课程标准中注重学生培养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期。在初中体育课程教学中,任课教师应当利用体育学科的特点,从创新思维、创新实践、创新优势、创新模式和创新融合等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努力造就一代创新型人才。
一、初中体育教育的创新原则
(一)多样化
现阶段下的体育教学往往是单一化和简單化的,初中的体育教学更是如此,由于初中阶段对体育教学没有过多的要求,因此,初中体育教学多呈现出简单化和单一化的趋势,体育教学也仅仅只局限于跑步,甚至于广播体操,这样的体育教育达不到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所以,初中体育教育创新应该遵循多样化的原则。训练项目尽量多样化,不仅仅局限于跑步或者田径,应该更多的涉及多样化多种类型的体育项目,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球类项目,或者游泳等项目,体育项目的选择最好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即以兴趣为前提,在玩耍中教育,在教育中体会体育的乐趣,从而实现体育教学的目的。
(二)科学化
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大多缺乏科学性,即老师上课没有具体的计划和大纲,也没有具体的教学任务,上课的内容纯粹凭个人心情,个人自主性太强,同时,这样的做法也缺乏科学性。因此,中學体育教学的创新必须遵循科学性的原则。体育教学因为涉及到学生体能状况以及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同时,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身体机能变化发展的阶段,所以,初中体育教育要更加注重科学性,要以学生的生理机能为基础,设计教学大纲,使初中体育教育更趋向于科学化,更加注重初中体育教育的安全性。
(三)体系化
现存的中学体育教学模式更加倾向于碎片化,即在体育教学中,教学内容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的体系,也就是说,初中体育老师所教授的东西更多的随心所欲而非经过精心设计和思考过的内容。因此初中体育教学创新必须体系化,上课的内容应该围绕教学目标,形成一个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体系,强调教学的循序渐进,而不是一蹴而就和碎片化教育。
二、体育教学要注重教学内容创新
体育教学工作具有拓展性、开放性,广大教师既要立足体育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进行呆板教学。教学内容一定要充分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充分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使体育教学更贴近学生的成长需求,更能体现素质化目标要求。例如针对当前初中生中小胖墩较多、饮食结构不够合理的普遍现象,笔者在教学中增加了健康膳食的知识灌输,向学生介绍人体一天所需消耗的能量、不同食物所提供的能量、早中晚三餐各自承担的功能、人体如何均衡营养等。这些内容的传授可以让学生对健康饮食具有直观的理解,改变那种每天吃好的就是幸福健康的理念。又如当前社会治安形势较严峻,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体育教学中渗透了学生自护能力的教育,如怎样判断周边环境是否存在隐患,如何避免陌生人的骚扰,怎样寻求他人的帮助等,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发挥重要的保障作用。
三、体育教学要注重教学手段创新
部分教师认为体育教学完全是一项技能性教学,对教学的要求不高,甚至认为教师的讲解示范已经足够,根本不需要教学手段的改善。这样的理念是片面的,体育教学同样需要补充大量的知识,而且对一些疑难性动作的讲解,总不能要求教师反复做瞬间动作,学生观察也不够形象具体,必须借助一定的教学辅助手段,以增强演示和观察模仿效果。笔者在教学工作中将多媒体手段的作用充分体现出来,一方面运用信息手段补充大量的教学信息,从体育运动起源、体育卫生常识、体育明星知识乃至体育重大赛事的精彩场面,通过这样的信息补充使体育室内课教学充满活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好,使体育教学不再枯燥乏味。另一方面,笔者重视多媒体手段在一些疑难动作训练上的促进功能,将一些瞬间动作、难度较大的动作通过多媒体慢动作的演示,或是动画模拟演示,使学生对整个动作的前后连贯分解看得清清楚楚,只有看仔细了,领悟效果才会增强,多媒体手段同样可以为体育教学动作训练提供帮助。
四、体育教学要注重教学方式创新
完全拘泥于师徒式的教学模式显然无法完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一些体育训练消耗体力较大,更容易引起学生的疲劳感,因此教师要重视对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笔者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全部动起来,教师重在进行动作的先期辅导、要点指导,而整个训练过程不再是教师带着训练,而是要求学生带头分组训练。选择一批动作规范的学生代表教师深入各个训练小组进行帮助,以他们的示范和相互间的揣摩、研究点拨促进体育训练工作的顺利开展,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其次,笔者在一些项目训练中进行了一些改革创新,如篮球运球动作训练,不再进行重复动作,而是组织各小组运球接力赛,既要保证动作规范,又要提高速度。这样的小游戏活动让学生对体育学习兴趣大增,每一个小组为取得好的成绩,大家相互帮助,团结协作意识、团队理念也得到充分激发。另外,结合教学训练目标要求组织一些竞赛性活动,也可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效果。无论是激发学生竞争的欲望,还是让他们在游戏的趣味性互动中掌握动作要领,对初中体育教师而言具有非常积极的价值。
综上所述,创新理念,推动体育教学开展,才能更好地发挥体育学科的促进功能。每一位体育教师都要在这一方面加强研究、有效推动,从而尽快实现素质化教学目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