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课堂教学 提高数学素养

2018-01-18 10:08刘英得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数学素养教学反思高中数学

刘英得

[摘 要]高中数学教师在完成基础教学任务的同时,还应着重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推理判断能力等数学核心素养.在此要求下,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围绕数学素养培养目标,探讨开展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可行性策略,以期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数学素养;教学反思;高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32-0026-02

教学反思是一个将课堂教学问题总结出来,并对其进行理论化,通过归纳整理后形成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用于指导以后的教学实践.在这样的循环反复过程中,可以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从目前的数学教学实践情况来看,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仍普遍缺乏对学生数学素养培养的内容,因此有必要针对这一问题展开反思,进而找出可行的改进策略.

一、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并不是一种计算工具,在开展高中数学教学时,不能只关注基础知识内容及计算方法的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促进学生有效完成知识的内化.在以往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常采用大量做题的方式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导致课堂教学枯燥乏味,而且教学效率低.在此情况下,更为重要的数学素养培养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要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教师首先应采用正确的教学引导方法,让学生扎实掌握知识内容.如在学习数学概念、公式时,教师应让学生明确概念、公式的推导过程、形成背景和应用方向,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公式的内涵,进而能够灵活运用概念、公式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习人教a版必修5第三章《不等式》时,要让学生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首先应让学生对不等关系和不等式进行深入理解,从而在掌握相关概念、公式的基础上,学会求解不等式的相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一个场景进行导入,如“现在学校要在一块长方形地面上进行绿化,绿化区域的长度为8 m,宽度为6m,计划在中间部分种植草坪,四周部分种植花卉带,且四周花卉带宽度均相同.为美观起见,草坪部分的总面积要求超过绿化区域总面积的一半,那么花卉带宽度取值范围是多少?”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很快就列出不等式(8-2x)(6-2x) [≥ ]8×6/2(0 < x < 3)(式中x为花卉带宽度),然后整理得到x2-7x+6 [≥ ]0.从生活中的問题进行教学切入,可以让学生理解不等式的内涵与用途,从而降低学习难度;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与迁移能力.

二、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解题能力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的一种能力,它决定着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同时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推理判断能力等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因此,为达成数学素养培养目标,教师应采用问题驱动的方法,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问题或任务,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等方式解决问题.目前,高中数学考试题目的灵活度不断提高,许多数学题目看上去不难,但实际上出题人设置了一些“陷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审题能力和分析能力,善于发现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才能求出正确的答案.

例如,在教学《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一课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学过的锐角三角函数知识,帮助学生复习锐角三角函数在直角坐标系中的表示方法.在讨论过程中,可以一道题导入课堂,如“已知sinα=[5]/5,sinβ=[10]/10,且α和β均为锐角,求α+β的值”.这道题看似简单,却存在“陷阱”.学生根据已知条件可能推导出sin(α+β)=([5]/5)·(3[10]/10)+(2[5]/5)·([10]/10)=[2]/2.又根据α和β均为锐角,于是得出α+β=π/4或3π/4.但实际上,α和β的取值范围均为大于0小于π/4,那么α+β的取值范围是0<α+β<π/2,所以正确的结果只有一个,即α+β=π/4.在学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后,关于取值范围的讨论更加复杂,学生可结合上述题目的解题经验,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有效解决问题.

三、学生学习兴趣与习惯的培养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关键.高中数学知识枯燥、抽象,需要学生记忆大量的概念、公式,掌握多种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数学学科的魅力也正体现在其性质定理的严谨性、解题方法的多样性方面,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发现数学学科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让学生孜孜不倦地探索数学的奥妙.

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包括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等.通过对不同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使每一节数学课都具有新意.例如,在讲解“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时,教师应将向量与平面图形紧密结合,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视频动画,演示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过程,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又如,在教学《用样本估计总体》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众数、中位数、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教师可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创设情境.如可随机抽取两名NBA篮球运动员在2016年至1017年赛季12场比赛的得分数据,分析他们发挥的稳定性等.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2.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十分重要,对其今后在数学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站在数学素养培养角度,学生的数学素养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学生持之以恒地进行研究与探索,逐渐形成学习数学所需要的各项素质能力.

例如,在教学《函数与方程》这部分知识时,有一道例题:“P=[x|12≤x≤2],函数y=log2(ax2-2x+2)的定义域为Q,若[P?Q],求a的取值范围.”在求解这道题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多角度提出不同的解法,如“先求解集合Q,再利用P与Q的包含关系进行求解”“先对P与Q的包含关系进行等价变换,并探讨其在定义区间上的最大值问题”.为了进一步提升解题效率,教师可将条件“[P?Q]”变式为“[P?Q≠Φ]”.此时会有学生提出:可以将新条件等价为“ax2-2x+2[ >] 0”在[12,2]上有解,然后再求解.还有学生提出:可以将新条件等价为“[? x∈12,2],ax2-2x+2[ >] 0”.鼓励学生创新解题方法,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综上所述,通过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并做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可加强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使学生逐渐具备学习数学所需的各项素质能力,同时还能有效提升高中数学教学的质量.

[ 参 考 文 献 ]

[1] 韩学昌.生本教育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反思[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5(12):47-48.

[2] 高明坤.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反思:小班化教学中分组合作探究[C]//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集.[出版地不详]:[出版者不详],2014.

[3] 刘旭娟.走进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解题课教学反思[J].科技创新导报,2011(10):134.

(特约编辑 安 平)

猜你喜欢
数学素养教学反思高中数学
关于当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方案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