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企业文化”培植的载体设计与实践

2018-01-16 02:43于丽娟刘金虎
职业·中旬 2018年9期
关键词:企业文化中职学校校园文化

于丽娟 刘金虎

摘要:本文就中职学校“企业文化”培植的载体设计与实践进行分析阐述。当前,职业学校“企业文化”元素相对缺失,中职校园文化有“特点”而无“特色”的现状比较普遍。对此,职业学校应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以“企业文化”为导向,使中职校园文化姓“职”亲“企”,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效对接。通过贯通理念,塑造责任感,营造准企业化的校园文化环境,设置3Q管理理念+7s管理要求、准企业布置+准员工上岗、校企双通道+文化四融通、锐蓝奖学金+“闪光点”工程、德育学分制等载体,提升中职校园文化的“企业化”水平,促进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效衔接。

关键词:中职学校 校园文化 学校企业文化 载体设计

一、问题的提出

在工业文化建设背景下,审视和思考中职学校传递工业文化和工作价值观的内容和方式,我们发现中职校园文化缺失“企业文化”元素,有“特点”而无“特色”的现象比较严重。一是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工业文化素养亟待提高的问题与职业教育主体间的冲突——文化差异问题,学生职业意识、道德、行为习惯问题亟待解决。二是校园文化建设停留在表面形式,缺乏自身特色与职教特色,把中职校园文化等同于一般校园文体活动,未能充分发挥中职校园文化的引领作用。三是“温室文化”现象未彻底改变,校园文化建设依然局限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生行为管理方面,且很大程度上依赖学生处、院系辅导员、班主任工作等,甚至将校园文化等同于文化娱乐活动。四是物质文化建设迅猛,精神文明建设却相对滞后。近几年职业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硬件设施不断改进,物质文化建设成效显著。但是,学校办学定位、价值追求等精神文化内涵与实际却存在很大差距,教育商业化色彩较浓,功利性目的明显。中职教育如何实现“从功利追求转向价值追求、从结果追求转向过程追求、从感性追求转向理性追求”,还有许多路要走。

教育部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文件提出,“积极推动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引进和融合优秀企业文化,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帮助学生顺利实现从学校到企业的跨越。加强学生的职业养成训练,增强学生立志成才的信心。”本研究正是在此背景下进行的。

二、思考与建构

《辞海》中,对“企业文化”的定义是,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而树立形成的,被组织成员认为有效而共享、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它集中体现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行为,包含着企业物质环境、企业精神、企业道德、团体意识、文化结构等基本要素。

中职校园文化既要突出校园文化的教育、导向、规范与凝聚人心的功能,又要引入企业中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竞争、责任、激励等方面的管理文化与组织文化,整合校企两类文化,缩小校企两种文化差异,求同存异,打造自我文化品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相同与差异之处是两种文化对接参考的重要依据。两者之间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结构

二者有大致相同的结构,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方面。学校精神、企业精神分别是学校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核心;校园文化是一种教育文化,学校的会议、上课等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教育学生;而企业文化是管理、经济文化,再好的文化理念必须与生产、管理、效益相结合。

2.文化作用

两者所起的作用基本相同,都有引导、规范、凝聚的作用;校园文化重点在于引导全体师生的活动与发展,企业文化重点在于监督、管理与约束,激励凝聚人心,提高竞争力与劳动效率。

3.文化目标

两者都是以人为中心,体现着人本关怀的管理和组织文化,均以实现人的素质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校园文化的目标是培育人、塑造人;企业文化的目标是激励员工积极进取、不断创新,将企业效益最大化。

4.文化特征

两者都具有行动性与互动性、潜在性与可见性、人本性与渗透性相统一的文化特征。校园文化讲规划,按部就班;企业文化也讲规划,但更强调灵活和速度。校园文化倡导宽松、自由、个性的学习氛围和文化环境;企业文化更重视竞争、业绩、服务,更强调规范和纪律。

此外,从其侧重点看,两者都是以人为中心,挖掘人的价值,满足人的需要,施以管理,调动全体成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之朝既定目标或方向努力;校园文化是具有使命感的文化,注重育人的浸润过程;企业文化是责任文化,更侧重于结果。

企业文化在校园化过程中,不是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简单对接,而是要培养中职学生的“蓝领文化”以及工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实现以“企业文化”主导。因此,必须明晰中职学校“企业文化”的内涵和基本要素,探索其“企业文化”培植的有效载体;践行“企业文化”培植的操作策略,实现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对接与融合。

三、实践策略

1.校企文化对接——理念贯通,营造“准企业化”校园文化环境

企业文化是通过物质环境呈现与表达的。首先,校园建立职业化的文化视觉识别系統,建立企业文化展示大道,介绍优秀创业毕业生的创业大道,设立职教名人雕像。其次,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室,营造职业化教学环境。教学区体现企业文化和专业文化,以专业部为单位,结合专业特色,进行布置。在林荫道与教室走廊张挂优秀毕业生照片和一些职业化宣传标语等。在教学楼墙壁布置具有专业特色的企业文化标语。每间教室外墙挂有班牌,牌上显示班级名片,包括班级简要情况、班徽、班训、班歌、口号及奋斗目标等内容。生活区按照企业7S要求,把生活文化与美学、安全对接。每间寝室都贴有7S管理文化展示牌,生活用品摆放整齐划一。

实习实训区按实际生产运作规范或模拟仿真布置,实训文化与专业、企业文化对接。在各个实训室内和车间挂出生产流程、操作要求、安全注意事项、设施摆放要求等。

2.责任感塑造——培植忠诚度、职业性、专业化相融的准职业人

责任感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培养中职学生责任感,需要结合职业性、专业化以及企业管理文化来设计相应的载体。依托专业实训是培养中职学生责任感的主要渠道。依托校企联动是培养中职学生责任感的主要方法。依托特色文化是培养中职学生责任感的主要阵地。依托特色管理是培养中职学生责任感的主要保障。

(1)依托专业教学的载体设计。一是开展专业发展规划书创意设计。内容包括活动概述和活动流程。活动概述指对自己的专业发展作系统的架构与设计,形成专业愿境,并对达成目标设计成有层次的若干阶段与步骤。活动流程包括教师指导、撰写方案、组织评比、反思行为和活动策略介绍。专业教师介绍专业的性质、学习内容、学习要求;采取课堂讲授、专题讨论等多种形式,规划人生职业指导。其中,规划方案书应客观、可靠,目标要明确、切合实际,计划和措施要具体、有可行性。二是落实践行志愿者便民服务。内容包括活动概述、活动流程、活动策略说明。其中活动概述包括专业特色和群众服务需求,确定志愿者实践活动的项目和内容,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志愿者便民服务,内容涉及机电维修、义务导游、爱心帮扶等。活动流程包括组织报名、技能指导、志愿活动、实践评价。

(2)校企联动的载体设计。一是企业经理职业指导。该项活动包括活动概述、活动流程和活动策略介绍。活动概述:每年4~5月份邀请企业经理来校作职业指导讲座,介绍就业政策、讲解求职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引导学生成为爱岗敬业的好员工。活动流程包括宣传发动、指导讲座、交流互动、活动感受,让学生近距离接触企业家要求的企业文化内容。二是校友成长事迹报告会。优秀校友在企业里的勤奋务实、爱岗敬业的精神,成长事迹等,给学生带来“模范效应”,树立榜样,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和就业意识。活动流程包括收集信息、来校讲座、互动交流、模范效应和活动策略推介等。

(3)依托特色文化的载体设计。一是责任教育大讲堂。通过对中职学生存在的问题,结合时代要求,紧紧围绕“励志教育”“感恩教育”“责任教育”等主题开展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活动流程包括设计主题、代表发言、交流研讨、总结收获等。

3.职业大讲堂——管理接轨,3Q管理理念+7s管理要求

职业大讲堂是职业学校与企业文化对接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每个学期由学校出面请企业老总、技术骨干来校讲课。以职业大讲堂为载体,校企管理接轨,开展307s管理教育,从学习场所、实训场所以及学生宿舍到教师办公室推行,全面夯实学生整理、清洁、安全等良好的职业意识和习惯。

4.职业素养实践周——环境引领,“准企业布置+准员工上岗”

职业素养实践周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布置准企业环境,学生以准员工身份模拟上岗。全校学生轮班体验,具体负责教学区、实训区和学生宿舍卫生保洁,监督统计学生出勤、自修、按时就寝等情况。

(1)专业岗位体验活动。专业岗位体验活动是职业素养实践周的主要内容。通过参观企业、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途径,学生对所学专业领域有更具体的认识,将课堂知识有机融合到生产实践中去,不断拓展知识视野,优化技能结构。活动流程包括制订计划、实战体验、及时评价、体会感悟。

(2)基于“创业坊”的创业实践周活动。“创业坊”是由学校设立的学生创业活动的场所。在“创业坊”里学生结合专业,依托导师指导,借助“创业之星”实训软件,开展项目的市场化运作,实现仿真创业的目的。通过构建“创业坊”,让学生通过“项目+专业”“线上+线下”“校内+校外”三条路径体验创业活动,实现创业教育目的和创业能力。

基于“创业坊”的创业实践周活動,学校以专业发展作为指导,形成创业项目,并获得进行创业体验;以工作室为平台,为学生开展创业活动提供场地,使学生实现仿真创业;以创业项目为核心,组建“专业教师+创新创业教师”的导师团队,提供项目的经营指导和项目的市场化运作;以“创业坊”为中心,实现校内外资源的对接,共同帮助学生更好的体验市场环境。

创业实践周活动期间,以学校为市场,以创业坊为基地,结合专业开展创业活动。在活动形式、内容上模拟企业布置和职场管理,把学生文明礼仪与企业文化对接、零距离接触,对教育、管理和学生仪表言行等带来帮助和促进作用。

借鉴企业文化,学校职业素养周对学生的管理和礼仪要求有:一是实践周期间,学生必须穿着统一校服或班服,必须挂好校卡,规范戴好小红帽,严禁在小红帽上写字、涂画,发现后照价赔偿;二是每日上午下午两次集合,做到快、静、齐,衣冠整齐;三是值勤开始,从生活指导处至值勤路上,各值勤小组整齐行走,按规定拿好卫生工具,返回亦然;四是值勤时,服从带队老师安排,态度端正,语言文明,遇见老师或来访嘉宾主动问好,禁止嘻嘻哈哈,追赶打闹。五是如有损值勤班形象的行为,一经发现,立即停岗,考核总评不合格。

5.企业学区——校企合作,“校企双通道+文化四融通”

“企业学区”是只有1~2个教室,可以容纳100人左右同时实习与生活的场所。从校企合作的实际需求来看,它更合适、更方便、更灵活,既解决了分散实习安全管理上的漏洞,也避免了大规模实习对实训基地生产的影响冲击。在企业学区中,校企共同决定“工学交替、项目教学、交互训练”的运行模式,老师和企业师傅分工协调,并通过“四岗”“五循环”技能训练,予以落实。

通过“五循环”与“四岗”对接企业文化培植途径,工学交替、多岗轮训与项目教学是目标达成手段,三者统一在校企两学区穿插进行,构成一个完整的企业文化培植系统。

通过“企业学区”这个载体,把教室搬进企业,把课堂设在车间,为学生打造一个没有围墙的学习场所。“企业学区”具有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性,能够让浮于表层的校企合作真正落地,实现校企课程设置、实训场所、学生评价以及文化建设的有机融合。

“企业学区”采取项目教学、多岗轮训方式,引导学生从了解、掌握到熟练岗位,逐渐提升技能水平,其意义在于建构一种企业办学模式,共享校企资源,深度合作,让“企业文化”培植真正落到实处。

6.专项“大奖赛”——活动对接,“有序竞争+团队合作”

(1)专业技能节比武。根据专业要求,制订训练计划,组织学生技能比武及体验,激发学生钻研技术、提高技能的热情,开展专业技能节活动,以此营造专业学习氛围,凸显职教办学特色,加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其活动流程:组织报名、技能培训、技能比赛、参赛感悟。

(2)校企职业文化活动。学校与多家企业开展学习型团队建设与文体等方面文化活动,为企业职工搭建学历进修、技能提升平台,组织师生与员工开展各类文体活动,适当进行一些技能比武和联谊活动,互赠校企文化刊物,实行校企文化的融通。

7.德育学分制——评价激励,“‘闪光点工程+锐蓝奖学金”

德育学分制是考核、监督学生行为与7S管理是否达标的一项评价方式和考核措施。考核细则包括生活、学习以及文明行为习惯,并有详细的要求和量化考核细则。借助德育学分制载体,开展“闪光点”工程,挖掘学生身上积极向上的元素,采用“品行之星”“技能之星”“管理之星”“实习之星”“公德之星”等闪光点评价方法,体现和凸显中职学校特点。“闪光点”工程实施内容包括品行闪光、学业闪光、技能闪光、实习闪光、公德闪光、管理闪光、才艺闪光七个方面。“闪光点工程”评价有基本标准和闪光标准两种。

猜你喜欢
企业文化中职学校校园文化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德育工作浅谈
浅谈企业战略与企业文化的简要关系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综合研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