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

2018-01-14 03:13李忠山
读写算 2018年13期
关键词:渗透传统文化初中语文

李忠山

摘 要 对于传统文化而言,其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更是历史沉淀下来的一块文化瑰宝,对现代人具有极大的指导和启示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者越来越注重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而语文学科则是和传统文化联系最为紧密的一门学科。因此,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必然应该承担这不可推卸的责任,进而肩负起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责任,将传统文化渗透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使思想文明与历史文明能够得到继续传承。

关键词 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措施

中图分类号:O552.2,R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3-0180-01

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文化也表现出其越来越明显的教育功能。语文承载着传統文化,而传统文化则潜藏在语文教学内容中,可见,两者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出了具有丰厚底蕴的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将其渗透在教学内容中,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并认识我国传统文化,从而强化学生的民族意识与责任感,使其能够端正价值观与人生观。

一、将传统文化渗透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价值

首先,能够使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发扬与传承。在我国历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传统文化不仅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更是构成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见证着我国历史的进程与发展。将其渗透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认同感的增强,且祖国的发展更需要将这些文化发扬并传承下去。其次,能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传统文化当中,蕴藏着许多值得学生学习的价值观念,将其渗透在语文教学中,能够帮助正值青春且迷茫的初中生找到其人生的方向,并从传统文化中获取更多有助于成长的养料。最后,能够使语文课堂的文化内涵得到提升。借助初中语文教学这一平台向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能够有效提升语文课堂的内涵并使教育得到深化。语文学科与学生价值观、情感以及态度的培养联系密切,在此学科中渗透传统文化,有助于是语文教学内容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进而丰富其文化内涵。

二、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将传统文化渗透在课文中

在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材中,课文的选编即能够充分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渗透,且符合初中生的理解能力与学习能力,对不同阶段采取层层递进、循序渐进的方式,使传统文化被融入到语文教材中。学生在不断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自然会受到传统文化的感染和熏陶,从而不断学习、领悟并了解传统文化,对其产生一定的喜爱之情。

例如,在初中语文人教版教材中,《爱莲说》这篇课文就提到“出淤泥不染,濯清涟不妖”,这就是在启示学生情操要高洁,切不可被外界所污染;在《论语十则》这篇课文中,融入了传统文化中的学习方法、学习立场以及道德思想等品质。其中,“温故而之新”就充分体现出一种学习方法,不断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就能够获取新的知识与体会。在王安石的《伤仲永》中,则阐述了后几天教育与学习的重要性。通过仲永的事情告诫学生应该正确认识自我,挖掘自身潜能,加强后天努力。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更能够从中得到一定的启发,受到优秀文化的良好教育。

(二)将传统文化渗透在写作教学中

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同样能够对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比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练习时,可以让其多运用一些俗语和谚语,或者将诗句引用在文章中等,这都能够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受到传统文化的感染与熏陶。既能够使学生的写作表达更简洁明了且具有一定感染力,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摘抄习惯,使其将生活和学习中看到的有助于写作的谚语和诗句等都摘抄下来,而这些即是历史流传下来的文化遗产。将传统文化渗透在学生的写作教学中,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同时也能够使其在写作中了解传统文化内涵,进而激发学生内心热爱祖国、热爱民族以及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三)将传统文化渗透在学生的教育中

当下的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受到家长的溺爱,以此会形成盲目自大、娇生惯养的性格,而这并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新课改的设施,提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自主、合作、探究。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可以运用传统文化教育学生,使学生能够纠正课堂上的错误。如,利用“不耻下问”来告诫学生在学习中要做到谦虚好闻;利用“知知而知之”来警示学生要端正自身学习态度等,以此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学习习惯和高盛的道德品质。一些学生过于蛮横,教师则可以教育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些学生学习不刻苦,教师则可以教育他“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通过运用这些经典的传统诗句来教育学生,则使学生更易接受,诗句虽然简单,但其中却蕴藏着巨大的道理。教师并为刻意讲解传统文化,却使传统文化深刻的印在学生的心中,使其能够主动接受,进而更加积极的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

三、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而言,传统文化教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传统文化渗透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更能够充实学生的知识储备,使其感受到传统文化所蕴藏的魅力。对此,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将教学内容和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情,进而使其能够将此继续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才本.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J].长江丛刊,2018(26):73.

猜你喜欢
渗透传统文化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