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明媚
摘 要 幼儿期作为一个人社会性发展的基础时期是至关重要的。培养幼儿积极健康的情感,塑造幼儿的完整人格是学前阶段的教育目标之一。利用绘本教学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有着较为有利的条件,教师可利用绘本进行教学,增进幼儿的情感体验,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从而促进幼儿的情感发展。
关键词 绘本阅读;感受亲情;珍惜友情;珍爱生命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3-0068-01
一、绘本阅读有利于幼儿获得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
绘本阅读的重要价值体现在它能带给幼儿积极的快乐的情绪体验,娱乐幼儿的身心。每当孩子阅读时,他会移情于故事中的主人公,情绪随主人公的喜怒哀乐而波动。这对于丰富幼儿的情感世界,发展幼儿的社会性情感是非常宝贵的。而且阅读本身就能带给幼儿莫大的快乐,我们从孩子看书时脸上兴奋的表情,从孩子嘴里发出的各种配合画面的“音响效果”就能体会到他们内心的快乐。正是由于体会到了阅读的快乐,幼儿才会不厌其烦要求老师、家长给他们讲同一个故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情感不断得到升华。每当孩子沉浸在图画世界中,当他们一次又一次地翻阅让他们着迷的图画书时,图画书阅读带给无限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这种快乐体验为他们将来的人格发展播下了快乐、自信、积极向上的种子。
二、绘本阅读有利于孩子感受亲情
亲情,是世间最圣洁、最美好的情感,是人与人之间血脉相连的关系,没有别的什么可以超越这种与生俱来的伟大。让孩子从小学会爱自己的家人,感受家人对自己的爱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常说,母爱是圣洁和伟大的。其实,来自父亲的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而且它往往比母爱又多了一些机智和风趣。好父亲和好母亲一样,都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就像《像爸爸一样》故事里的小熊爸爸,他对自己孩子的心理、个性和倾向了如指掌,因而能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在看似游戏和玩闹中,完成了对孩子的照料、鼓励与引导。贯穿着整个故事的,是那暖暖的、怡怡的亲子之爱。这种爱从小熊爸爸的心灵里、目光里、谈话里,还有那机智的行动举止中,轻轻地、缓缓地流露出来,如涓涓清泉,滋润着小熊幼小的生命和单纯的心灵。而小熊献给爸爸的那个甜甜的吻和拥抱,就是对这温暖的、无私的舔犊之爱的最好的回报。
三、绘本阅读有利于孩子珍惜友情
绘本中除了有浓浓的亲情,还有打动孩子们的友情,不管和同伴的相处过程中是愉快的还是发生了矛盾和纷争,对孩子来说其实每次这样的经历都是成长。好朋友是能一起快乐,一起悲伤,一起探险,一起游戏的伙伴。每个孩子都希望在自己的身边都有一个或几个这样的好朋友。在《我有友情要出租》书中,孤单寂寞的大猩猩不知道该怎样交朋友,于是想到了“友情出租”的点子,这样一来,不仅有朋友陪自己一起玩耍,而且还有钱赚,一举两得。刚巧,咪咪出现了,她正好没有玩伴,马上租下大猩猩陪自己玩,他们玩的很痛快。接下来,咪咪每天都来租友情,他们越玩越开心。这一天,大猩猩准备了好吃的饼干要和咪咪一起分享,谁知咪咪却搬走了,留给大猩猩难忘的想念。后来,大猩猩又开始出租友情了,这一次他特意强调了是“免费”出租,因为他已经领悟了友情的真谛,明白了友情是不能用金钱买卖的。
四、绘本阅读有利于孩子珍爱生命
在绘本阅读中,除了亲情、友情,当然还有对于生命的爱,对于自然的爱,而这些我们都可以通过阅读让孩子慢慢明白与理解。孩子大约从5岁左右开始,就会开始思考关于灵魂与生命的主题,即便没有经历过亲人的离去,孩子到了某个阶段后自然而然也会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会有比较长的困扰期。当年幼的孩子带着懵懂的眼神,向你请教关于死亡的问题时,你会如何给他解释呢?诚然,给这些从未经过世事,人生阅历还很肤浅的孩子們讲解关于死亡或者生命的终结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在此,我们不妨借助绘本,通过一个个形象生动的故事,在润物无声的阅读过程中,让他们自己去体会和领悟关于死亡和生命本身的意义!
孩子们是幸福的,正处在人生中的春天,我相信关于生命的故事会帮助孩子们明白人生的道理,帮助他们珍惜生命,更好地走自己的人生道路。生命是美好的,在读懂了死亡之后,我们更加要珍惜生命、关爱这个世界。
五、绘本阅读有利于孩子学会管理情绪
幼儿的情绪调节能力作为非智力因素中的核心要素,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健康心理状态的形成乃至幼儿一生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逐渐成熟的,和孩子一起读绘本,也可以让孩子慢慢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关于情绪类的绘本有很多,如:《菲菲生气了》、《野兽国》、《我变成一只喷火龙了》、《妈妈,我真的很生气》等等。孩子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是健康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会高效管理情绪,会给孩子日后的生活工作带来很多优势。你可以生气,但不能打人;你可以难过,但不能大哭大闹还扔东西;你可以快乐,但不能快乐的时候在图书馆尖叫。情绪本身并没有错,我们要纠正的,不是情绪本身,而是孩子应对情绪的行为。
正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的精神:“要求引导幼儿爱父母、爱老师、爱同伴、爱家乡、爱祖国,增强幼儿的自尊、自信,培养幼儿关心、友好的态度和行为,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现在许多优秀的绘本作品蕴含了多样的社会生活内容,渗透了丰富的人类情感经验。借助优秀的绘本作品,可以唤起幼儿的情感共鸣,进行最真切的表达。幼儿在阅读中可以自然而然地增长知识,涵养性情,拓展思考的空间,学会表达与交往,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