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云
摘 要:运用“互联网+”的思维,可以构筑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新样态。在学案导学上,从“师给”走向“共给”;在学程设计上,从“平面”走向“立体”;在学业测评上,从“甄别”走向“发展”。“互联网+”思想、理念和技术给学生数学学习所释放的“红利”,必将推动数学教学的深度变革。
关键词:互联网+;自主学习;新样态
伴随大数据、云计算和物理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与各个领域的融合已经成为一种时代趋势,“互联网+”正成为自然和社会发展的一种特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互联网+”的思维来构建课堂,正创生一种新学习生态——自主学习。“互联网+”既是一种教学思想、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操作范式。基于“互联网+”的思想、理念与操作,以学路导引教路、以学程设计教程、以学法引领教法的自主学习,必将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新实践。这是“互联网+”思想、理念和技术给小学数学的“红利”,必将推动数学教学的深度变革。
一、学案导学:从“师给”走向“共给”
“学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媒介。传统的学案,往往是教师精心设计,学生静心学习。这样的学案,我们称之为“师给的学案”。通常也被称为“导学案”“教案”等。在师给学案中,学生只能看到“学案是什么”,却很难理解“学案”的内在精神。学生的学习由此成为一种“牵引学习”“被动学习”。而基于“互联网+”的思想、理念和技术,我们能够打破常规班级束缚,将整个年级学生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数学“学习共同体”。
借助“互联网+”技术,备课不再是教师一个人“闭门造车”,不再是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避免从假想的儿童学情出发,而是由教师抛出研讨主题,引发学生讨论。“互联网+备课平台”,学生因为学习需要而积极参与,因为学习兴趣而乐此不疲。比如,最初笔者创办备课平台还只有几个学优生积极参与,后来人数越来越多,现在稳定在每期百人以上。教学《圆柱的体积》(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笔者抛出这样的研讨主题——“怎样探究圆柱的体积?”引发学生在网络上进行讨论、熱议。有学生基于“圆的面积”的学习经验,认为可以“化曲为直”,将圆柱沿着底面无限分割,将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有学生基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学习经验,认为圆柱体的体积也应该可以用底面积乘高,长方体可以看成是由长方形无限叠加而成,因此圆柱体也可以看成是由圆形无限叠加而成,等等。这样的平台,让学生的“学案”由“师给”走向了“共给”。有了学生的共同研讨,数学学案就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教师在制定学案、学单、设置任务驱动时,对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学习策略、认知倾向就有了更深度的把握。同时,学生也在课前的交流中,对下一课的认知更全面、更理性。如基于师生的“共给”,笔者将《圆柱的体积》自主学习任务单设定为:①将圆柱转变为已经学习过的形体;②比较圆柱和转化后的形体之间的关系;③根据已经学习过的形体的体积,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这样的任务设定,犹如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南,激发和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由于学生共同参与了研课、磨课,因而对于这样的学习单,学生倍感亲切。
“互联网+”背景下的备课,为实现面向个体需求的学习提供了可能。对于课堂学习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教师有了更精准的把握。由此,数学教学可以走出“同类化”怪圈,进入到“层次化”“个性化”的数学学习之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获、学有所思。
二、学程设计:从“平面”走向“立体”
“学案”犹如脚手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方向、载体,是一个施工图、导航仪、方向盘。而“学程设计”,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过程、一种表征。传统媒体支持下的数学学习,更多着眼于“教”的目标,是一种教师主宰下的“他主学习”,而基于“互联网+”下的新媒体、新技术,不仅要求学生“学会”,更多地着眼于学生“会学”“慧学”。“互联网+”技术,铸就了一种共同在场的学习样态。通过网络连接,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再是单一、被动地“听”,而是一种主动地“看”“思”“做”,师生、生生被互联网连接在一起,借助手机、平板、触摸一体机等设备,借助微博、微信、QQ、共享、网站等,学生数学学习从“平面”转向“立体”。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传统媒体支持下的教学往往是让学生进行测量、对折,从而获得对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感性认知。在这个活动中,让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形成操作技能,积淀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等等。而借助“互联网+”技术,我们通过“互联网+微课”,将教师精心拍摄的“微视频”上传班级QQ群、学校数学年级组的QQ群,让后进的学生反复学习;通过“互联网+智能教育平台”,比如“一起作业网”,可以让学生完成相关的习题;通过“百度搜索”,学生能够主动获得“帕斯卡精妙的三角形内角和推理”的详细过程;借助“互联网+作业帮”,学生能够轻松地获得对疑难问题的详细求解过程。不仅如此,我们还向学生推介出名师在线,推出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推介出“小学数学教学”,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些名师的课进行学习,比如我们让学生学习了江苏苏州市苏伟老师的“一师一优课”——《三角形的内角和》。立体化的网络学习,构筑了一个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人不在的空间。
面对互联网大潮,教师不应该静观等待,而是应该主动融入、主动运用,助推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不仅可以在班级、在学校,就是在家中,在其他任何地方,都可以展开自主性学习。这样的自主学习,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自主地实验、探究,获得数学知识,而更多的是着眼于自主获取学习资料、资源、方法、思想等。这样的学习不仅仅是“会学”,更是一种“会学”与“慧学”。
三、学业测评:从“甄别”走向“发展”
作为对学生学程的一种评价,学业测评应该说是学生一段学习的终端回应。学业测评既是一段学习的终结,又是一段学习的开始。传统的学业测评往往是纸笔检测、评价,测评的主体、方式、内容都比较单一,学生处于被动测评状态。这样的测评不能引发学生的反思,更难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运用“互联网+评价”,将线上评价与线下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让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的内容丰富化、评价的方式多样化,等等。将过程性测评与结果性测评相结合、诊断性测评与形成性测评相结合、单一性测评与综合性测评相结合,等等。评价的全过程、多视角,真正实现了“不是为了甄别,而是为了促进和发展”的评测本真功能。
例如,教学《公因数和公倍数》(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笔者让学生借助“一起作业网”进行自我检测,对于比较小的两个数,许多学生轻松地用“列举法”和“较大数翻倍法”“较小数缩倍法”解决。但是有一些较大的数、三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有学生出现了障碍、问题。这是因为现行苏教版教材从“分数的快速约分和通分”出发,将原有的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删除了,代之以“列举法”“缩倍法”和“翻倍法”,于是笔者在第一节课中也就没有提及。但是,“一起作业网”中却出现了相应的习题。于是,学生借助互联网求解,有学生向微信群求助,还有的学生发了朋友圈,有的用文字表达,有的用语音说话,有的将习题拍下来形成图片,等等。这样的评价已经远远超出了简单的测评,而是成为学生再认识、再学习的导火索。学生对“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学生、家长彼此之间的协同互动,为笔者第二天对“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再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业测评不仅成为对学生学业掌握的一种手段,更是促进了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和提升。不仅如此,利用“互联网+评价”技术,还方便笔者实时动态地查看到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运用大数据软件,对学生的学业测评进行有效分析,对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数学思维的发展情况等有所了解,进而有助于改进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评价专家斯坦弗尔比姆的观点,在“互联网+”时代得到了有效的落实。在“互联网+测评”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受评,更展开了积极的自评、他评、互评、共评等活动。他们不仅能够掌握自己已经理解了什么,更为重要的是对认识模糊的知识点进行矫正、对自己未知的知识进行查补,评价成为主体间针对知识疑点、难点等的对话交流。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给数学教学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运用互联网,而不能沉湎于互联网。运用“互联网+”的技术,可以突破学校教学的封闭围墙,拓宽学生数学学习的资源,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由浅表走向深层,由他主走向自主,由外表走向内生。只有不断探索“互联网+”下的数学教学实施策略,才能真正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合作、交流性学习,学生的自主数学学习也才能真正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