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小琴
摘 要:发展学生高阶思维是核心素养导向下数学教学的应然追求。高阶思维表现为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与创造性。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化隐为显,化静为动、化实为虚,让思维可视化、结构化、数学化。以思维为突破口,能够让核心素养培育落地生根。
关键词:高阶思维;数学教学;核心素养
当下的数学教学已经从“知识”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东北师范大学马云鹏教授深刻地指出:“核心素养反映了小学数学教学的魂,应有意识地在数学知识和技能教学中,体现和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核心素养下的数学教学,其教学目标不同于过去分化为知识、能力、态度、情意等不同维度,而更关注培育学生带得走的学力。笔者在实践中,以思维为突破口,着力于探索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范式。
一、观照:当下学生“高阶思维”发展态势如何?
发展学生高阶思维是数学教学的应有追求。高阶思维具有灵活性、深刻性、敏捷性、创造性、批判性和结构性等特质,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根基。与此相对,低阶思维则表现为思维的不可变通性、不成结构性、缺少批判性、缺乏反思性等。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知识,更要通过知识的教学,渗透方法、思想、思维等,尤其是高阶思维。但遗憾的是,在数学教学中,由于教师急功近利、解读教材肤浅、教学视野局限以及教学方式陈旧等因素,导致学生思维呈现低阶状态,具体表现如下:
1. 理解模糊,缺失思维支点。
很多时候,教师为了赶进度,教学急匆匆,没有给学生预留充分的数学深度思考时间。于是,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模糊、单一,蜻蜓点水、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由于概念缺乏应有的清晰、深刻,学生思维处于低阶状态也就在所难免。比如,一位教师教学《认识面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让学生用手比画,结果有学生有手指“指点”,用手掌“触摸”等。但遗憾的是:教师没有将面积比画和周长比画结合起来进行提升,即周长指“边线长度”,面积指“面的大小”。概念是数学的基石,缺乏对概念的深刻认知,学生学习自然停留在感性层面,不能形成理性、高阶的认知。面积,既有平面面积,也有曲面面积;既有平面图形面积,也有物体表面面积等。
2. 问题泛滥,缺乏思维空间。
悄然间,数学教学已经传染上了一种病态,即课堂上喜欢问,而且喜欢满堂问。学生已经习惯了“被问”,他们从不会主动地问问题,更不会主动地对别人的问题进行质疑。数学课堂虽然轰轰烈烈,但学生却没有静思的时空。比如一位教师教学《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师抛出一个个问题,学生在问题导引下“亦步亦趋”。“整数加减法怎样计算?”“为什么要末位对齐?”“小数加减法怎样计算?”“为什么要小数点对齐?”“异分母分数相加减怎么算?”教师将学生的思维绑架,引君入瓮,将学生的思维导向“通分”。其实,在学生的视域中,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可以转化成小数计算,可以通过画图计算,方法是多样化的,只是通分这一方法具有普适性。学生没有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体验,其数学认知自然是肤浅的,其思维自然是狭隘的、不深刻的。
3. 启发浅显,缺少思维深度。
有深度的数学思维是指那种质疑性、批判性、反思性的思维。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批判。因为只有在质疑、批判、反思中,学生才会主动思考,主动进行数学思维。一位教师教学《认识负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由于缺少必要的负数动态生成过程,直接抓住“负数的意义——相反意义的量”,导致有学生肤浅地认为“负数就是找反义词”。比如“运进10吨大米用正数”,“运出10吨大米就用负数”。事实上,数学史上负数的产生是经历了漫长过程的,负数产生于实际需要。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确定标准”,标准不同,所对应负数就不同。只有经历了知识产生历程,理解了知识产生背景,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学生数学思维才会走向深刻、广阔。
二、实践:如何发展学生的数学“高阶思维”?
美国学者瑞斯尼克深刻地指出:高阶思维具有不规则性、复杂性,能够形成多样化的问题解决方法,能够自我调节,具有不确定性等特质。笔者认为,所谓“高阶思维”,是指发生在学生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一个学生的高阶思维,应该具有深刻性、结构性、联通性、灵活性、反思性等特质。
1. 化隐为显,让思维“可视化”。
发展学生高阶思维首先需要“化隐为显”。化隐为显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将学生看不见的思维可视化。数学是思维体操,犹如“黑匣子”,是不可见的。面对这一深不可测的“黑匣子”,我们应该让思维“可视化”。其二是在数学教材中,数学知识是被“压缩”的,数学教学要将这些压缩知识“解压”,恢复其诞生之初的鲜活状态。教学中,许多教师只看到一个个“知识点”,没有看到“知识点”背后的思想方法、文化與精神,从而导致教学“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比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苏教版二年级下册),通常教法是:教师设计一个小游戏,比如“摸角”,让学生初步感知“角的特征”。接着,在教学中着力让学生探究角的特征,认识角各部分名称。其实,这种教学,其关注点也就是本单元甚至本节课知识,学生视野没有打开,思维没有打开。笔者在教学中,深入研究、梳理教材知识结构。结果发现,苏教版教材编排是按这样的逻辑展开的:先初步认识常见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然后,再认识长方体或者正方体上一个面,这是认识平面图形,即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接着,再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上一部分,即认识角,这是一个逐步抽象的过程。有了这样的认知,我在教学中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经历这一过程,从体到面,再从面到角。运用多媒体,首先出示一个长方体,让学生指出长方体各个面;然后从长方体上抽离一个长方形,让学生指出长方形的边、角;接着,从长方形上抽离一个角,这就是所谓的“体中有形,形上有角”。这种教学,化隐为显,一方面敞亮思维,另一方面,构筑整体化数学知识。
教材中的知识是显性的,但潜藏在知识背后的线索、思想、方法等都是隐性的。数学教学应该“化显为隐”,将这些线索、思想凸显出来,让学生触摸到数学知识的本质内核。学生由“显”入“隐”,以“隐”促“显”,数学核心素养将悄然形成。
2. 化静为动,让思维“结构化”。
发展学生高阶思维还需“化静为动”。每一个数学知识的产生都有其过程,数学知识形成是动态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化静为动”,让学生数学思维“结构化”。这里的“动”,不仅需要将教材上静止知识还原为动态教学活动,更为重要的是,要让数学知识本身动起来。“化静为动”有两重功能,其一是沟通数学知识与知识的关联,让单子知识聚合成结构化、系统化的知识整体;其二是沟通数学知识与学生已有认知、经验之间的关联,让学生数学学习呈现一种生长态势。只有化静为动,数学教学才能“四两拨千斤”,将“搬来的砖头都砌成墙”。
比如,特级教师许卫兵执教《多边形的面积复习》(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运用多媒体课件,动态展示梯形变化,梯形上底变化、下底变化,但上下底和与高保持不变。在这个动态變化过程中,学生深刻认识到:只要梯形上下底和与高不变,梯形面积就不会发生变化。当梯形的上底变成一个“点”时,学生惊呼,这是一个三角形。由此教师启发学生:三角形是怎样的梯形?并让学生动态想象:如果梯形的上下底运动到相等时,梯形就会演变成什么图形?当梯形演变成上下底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时,梯形又会演变成什么图形?在这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学生深刻认识到:原来这些平面图形都是有联系的,面积公式竟然可以将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一网打尽”。接着,在计算平面图形面积时,许老师又追问学生:既然梯形面积公式是通用的,我们在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图形面积时,为什么不运用梯形面积公式呢?在追问中,学生领悟到数学知识的普遍性与独特性、共性与个性。这种动态的数学,自然能够让学生形成高阶思维。
如果说,核心素养是一座“金字塔”,那么,“思维”就是这座金字塔的塔尖。可以这样说,思维统驭着核心素养的其他质素。高阶思维着眼于数学知识整体、着眼于数学知识关联。学生在这种整体性、关联性学习中,能够真正做到学有所悟。
3. 化虚为实,让思维“数学化”。
数学思维应该具有“数学化”特质。所谓“数学化”,就是数学地处理问题的能力。概括地讲,数学化思维就是数学抽象、推理、运算、想象、建模和数据分析等的能力。东北师范大学史宁中教授将数学化能力概括为抽象、推理与模型。从数学化过程看,主要分为横向数学化和纵向数学化。横向数学化即从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能力;纵向数学化即对数学问题进行提炼、概括、提升的过程。
以上述《认识面积》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理解“面积”的内涵,还要引导学生学会“计量”面积。怎样让学生学会计量?学生计量智慧并不是依靠教师的空洞说教,而是需要学生在实践中自然生成。我在教学中,首先运用多媒体出示班上一个学生的“全家福”,同时给出几个不同的塑料片,让学生自己去测量。学生发现,有的塑料片如圆形、星形等不好测量,因为不能密铺;有些长方形虽然能够测量,但却得不到整数结果;有些小正方形测量虽然能够得到整数结果,但是数量较多,不方便。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认识到:测量首先要“找标准”,然后“去测量”,最后“得结果”。不仅如此,有学生感悟到:测量长方形并不需要铺满,只要铺出一行和一列就行了。最后,笔者让学生联系“认识长度”“认识时间”“认识质量”的学习。学生感悟到:原来这些不同的计量有着方法的相似性,都是先选好一个标准,然后去测量。有了这样的高位认识,学生在今后的体积单位学习中就能顺利迁移,这是一种带得走的学力。
化虚为实,就是将看似抽象的数学的上位思想、方法等具体化,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数学知识,凸显这一类数学思想方法的具体运用。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数学化、形式化的学习过程。学生经历了这一“化虚为实”的过程,自然就能够形成数学的抽象、概括的数学能力,形成数学模型建构与模型运用的能力。
实践表明,学生数学高阶思维的发展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生成的重要标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探寻学生数学思维的生长点,深化学生的认知视角,引爆学生的数学思维,激起学生数学思维的“千层浪”。通过思维的可视化、结构化和数学化提升,促进学生超越“低阶认知”,形成高阶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