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秀姬
摘 要:在我国教育教学工作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初中数学课程也进行了极大的改革,使得初中数学的教学工作同样也随之改变,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主动提问能力是对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的新要求。结合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所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初中数学;提问能力;培养途径
现阶段,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工作中,更加强调对学生实施启发式的教育,以达到提升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对于初中数学课程的学习来说,学生只有通过主动提问才可以更加全面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才可以对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能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并能够主动地提出问题呢?在此,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主动提问能力培养的不足之处加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所存在的问题
目前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很少可以充分地发挥出自身能动作用,大部分的学生都是紧跟着教师的思维,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来解决一些问题。也就是說,进行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时,对于问题的发现、分析以及处理等过程,均是教师来完成的,如此便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数学思维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例如,现阶段,由于学生受到升学压力的影响,在对教师进行考核的过程中,也会以升学率作为考核指标,导致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依照学生个人的学习情况而为学生设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使得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缺失,所应用的教学模式相对也较为单一,未能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不能适应现阶段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要求,使得学生的数学思维严重受到限制,不能全面参与到课堂之中,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因此受到影响。特别是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不少的教师依旧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未能充分考虑到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所以,在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工作中,大部分的学生依然是“洗耳恭听”,学生只会依据教师设定的思路进行思考,导致学生不能形成主动提问的思维习惯,这样也导致课堂教学的效果不甚理想。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课堂主体由教师向学生转变
要转变之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模式,以往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上对课程知识进行讲解,学生只是作为聆听者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应当设定一个特定的情景,让学生可以参与其中,转变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学生和教师能够形成良好的关系,让学生能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观点,缩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形成一个愉快、活跃的课堂氛围。教师还应当认真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不管是观点对或错,均要鼓励学生发言,并通过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要让学生拥有足够的时间来提出问题并思索问题,最后有效地解决问题。
笔者在“轴对称”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自行讨论在生活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在讨论中引导学生说出他们认为某一种图形为轴对称图形的原因,然后学生自己主动提出按是否是轴对称图形进行分类,并且让学生们进一步讨论,在大致形成了一致意见之后,教师再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以及相关知识,对于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以及讨论内容进行逐一的回答与讲解,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到轴对称相关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讨论能够发现问题,并可以主动地提出问题,教师也由之前的教学主体转变为了课堂的引导者,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能力,还能够有效改善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营造学生主动提问的氛围
教师在培养学生提问能力时,应当营造出更加有利于学生主动提问的氛围,教师和学生之间要形成平等的关系,要能够和学生和谐相处,让学生可以在放松的环境下完成学习活动。学生只有得到了身心的放松,才能够大胆地提出问题,勇敢地去质疑一些问题,如此学生也能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之中。
例如,笔者在“旋转”教学过程中,其中涉及“中心对称”相关知识,此时教师让学生联系之前学习过的轴对称相关知识,探讨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异同点。学生在进行对比的过程中,便能够主动地提出问题,对自己不理解的方面进行讨论。有的学生在对轴对称以及中心对称进行对比的过程中,仅仅参考了几个特殊的例子,比如圆形、正方形等,他们提出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其实是一样的,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此时,教师就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一些自己认为是中心对称的图形,然后再让学生将这些图形进行对折,看看是否能够找到对称轴。这样学生就轻松地解决了之前的疑问,了解到了中心对称图形的本质,其和轴对称图形还是存在一定差别的。
通过学生主动提出的一些问题,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逐步引导学生对所提问题进行解决,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自己思考与探索,确保所提出的问题得到一一解决。这样,学生发现通过自己简单的动手,便能够非常容易地将自己提出的问题解决,也会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钻研更加感兴趣,同时收获到了极为宝贵的经验。
(三)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
初中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提问多是基于学生数学知识水平以及学习能力开展的。有些学生的数学知识储备较多,自身学习能力相对强,这些学生通常能够主动提出一些问题。但是,一些学生的数学知识储备较少,自身学习能力相对弱,这些学生没有掌握主动提出问题的方法。因此,教师应当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猜想法、类比法等。
例如,在“一元二次方程”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在课堂上列举一元二次方程的例子。
此时学生就根据之前所学习的一元一次方程相关知识主动提出以下问题:
(1)什么样的方程称为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联系?
学生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知识,通过讨论得出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类似,含有一个未知数,而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这样的方程称一元二次方程。教师此时采用类比方法,让学生掌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又有学生提出“一元一次方程有一个解,那一元二次方程又有几个解呢?”。在教师的有效方法指引之下,学生学会了在新旧知识的矛盾与联系中发现问题、在反向思考中提出问题,培养了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这是由于学生通过主动的提问能够进一步强化自主思考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赵丹.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才智,2017.
[2]何慕华.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探究[J].亚太教育,2016.
[3]陈丽芝.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问题设计与思维能力培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
新课程·教师2017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