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2018-01-02 10:49汪强
新课程·教师 2017年10期
关键词:比较法高中历史运用

汪强

摘 要:新课改下,新方法、新理念层出不穷,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不论模式怎样翻新,比较法都让教师们难以割舍。主要論述比较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以及实践体会,以期共享。

关键词:高中历史;比较法;运用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作为基本的思维方式,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在历史教学中,仍然被教师广泛使用。历史是有规律可循的,不用比较法,难以找出普遍性的规律。有效运用比较法,才能以史鉴今、学以致用,利于学生形成全面的认识,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和习惯。

那么,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比较法,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提高思维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纵向比较

纵向比较,就是用一根“主线”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串起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的教学方法。

如《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的复习,笔者引导学生采用比较的方法,从中国古代史包含的三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早期的国家政治制度(奴隶制社会)——夏、商、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封建制社会)——秦、明清等,对于三种社会形态,从社会、阶级的特点进行比较;对于政治制度,对夏、商、周的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进行比较,对秦的形成、汉元的发展、明清的顶峰等进行比较。这样的比较运用,以时间为“经”、人物和事件为“纬”,让相关的知识和脉络形成经纬网,利于学生“牵一发而动全身”,也起到提纲挈领之作用。

纵向比较,简单说就是以“时间轴”为基准的比较。如中国的社会进步、时代的更替教学,对于中国经历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等的比较。以“时间”为纲,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该方面的知识,也利于知识构建能力的形成。

二、横向比较

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对,纵向比较是从上到下的比较、从下到上的比较,而横向比较就是对历史知识进行“向左看”和“向右看”的比较。

如“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异同比较,是同一时间段内,不同国家之间的历史事件的比较,是横向比较法。对于这两者的比较,引导学生从洋务运动的目的、理论基础、主张、代表人物、内容、结局、依据以及影响等,以及明治维新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清楚地认识了两者的异同。再引导学生对两者的共同点通过比较分析而得出:背景相同——都发生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都是在19世纪中期民族危机加剧的前提下,向西方学习的;目的相同——富国强兵、拯救民族危亡;内容相同——从西方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企业和军队,进行教育改革;方式相同——自上而下的改革;结果相同——推动本国的发展进程。而不同点——领导力量不同、变革的措施不同以及文化教育、军事、目的、性质、结果等都不尽相同。

三、整体比较

概括性的比较,即整体比较,是发展规律的异同比较,概括性的比较可以起到有效的作用,实施起来方便也快捷。

如对于历史联系的分析,是提升学生历史分析素养的主要方式之一。这个层面的分析,需要引导学生站在整体的高度进行分析和比较。如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对世界各国产生的影响,这个问题,显然是在同一个时间段内,同一条件下的历史事件——经济危机对不同国家的影响的不同的比较。对这个问题的比较,应引导学生从经济危机产生的时间、原因、特点以及影响等方面加以整体上的认识,再做具体的比较,如时间是1929—1933年,原因有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主要原因——金融和销售的矛盾,金融市场的不稳定、直接原因——纽约股票市场崩溃;影响:加剧了各国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各国采用的不同对策,走上不同的道路,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如分析经济危机对中国、美国的影响不同体现在哪些方面,比较法是可行的策略。如对美国的影响:美国是经济危机的起源国,受次贷危机的影响,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扩散,裁员浪潮的冲击,居民消费能力下降,银行以及个人贷款业务坏账、违约等时有发生,形成恶性循环,引发新的经济危机。对中国:中国出口贸易下滑,出口型企业陷入困境、引发破产和裁员潮,使中国的经济受到冲击,有毒资产导致资本市场的崩溃,人民币升值,使出口贸易雪上加霜,迫使中国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措施。

整体比较,旨在帮助学生从整体上加以分析和比较,重在规律的探寻和分析,重在不同结果的探讨以及不同结果产生原因的进一步分析。

四、个体比较

所谓个体比较,顾名思义就是对局部的比较,通过一些侧面展示比较点。如“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对于“分封制”和“宗法制”的比较,可以分别针对目的、内容、特点和影响等进行比较。

对于“美国总统制”以及“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不同的比较,可以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国家元首的不同、国家元首产生的方式的不同、国家元首有无任期、国家元首有无实权、政府首脑以及政府产生方式、国家权力中心、议会与政府的关系等进行“点”上的具体分析。

这样从“点”的方面进行“细微处”的比较,使学生关注知识点的细节,从而更加具体细致地掌握每一个历史事件、分析每一个历史人物。

再如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发展,对于法国和德国等的发展的比较,可以分别从背景、内容以及评价等进行分析和比较。德国君主立宪与英国君主立宪的不同,可以运用个体比较法,对于历史中的知识、事件、人物等的比较,个体比较法可以使知识细化、具体。

正面、反面比较,一般、特殊的比较等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也有用武之地,合理运用,都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分析能力。比较法应力求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力求让学生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杨历业.浅析比较法在高中历史复习中的应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46).

[2]莫凤庭.浅谈比较法在高中生历史素养培养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6(31).

[3]钟键.比较法在高中历史课堂上的实践[J].新课程(中旬),2015(6).

猜你喜欢
比较法高中历史运用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应用比较法 培养物理知识迁移能力
怎样引导学生证明不等式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