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生活学习数学

2017-12-25 14:35于秀娟
学周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数学情境数学问题数学语言

于秀娟

摘 要:生活中处处蕴涵着数学知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数学语言生活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数学情景生活化等方面借力生活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数学教学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倡导数学回归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关键词:数学教学生活化;数学语言;数学问题;数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3-023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3.151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支持者也认为,学生是带着已有经验走进课堂的。所以,笔者认为数学教学要充分依靠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数学问题尽可能融入学生生活,让学生借力自身生活來学习数学。

一、数学语言生活化,读懂数学

前苏联教育家斯托里尔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一直以来很多学生都反映数学难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不理解教科书里面的内容,读不懂数学语言所搭载的信息。所以我认为,要想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能力,关键是要帮他们读懂数学语言。如何将逻辑性极强、精炼抽象的数学语言翻译成较容易被学生理解的生活语言讲述给学生听呢?最重要的一点是:注重生活语言和数学语言的互译。

对于生活语言翻译成数学语言的例子有很多,我们最熟悉也最头疼的就是有关应用题的解答问题。学生都认为应用题难,难就难在学生读不懂题意、不能将通俗的生活语言转化成数学语言。为了训练学生的这种转化能力,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一些数学模型,常遇到的有以下几种模型:

第一种模型是“和、差、倍、分问题”,这类题目中通常告诉几个对象之间的数量关系,所以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就是找到所需要的数量关系来列方程解决问题。

第二种类型是“产品配套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就是要找出配套等式。

第三种模型是“行程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就是靠公式“路程=速度×时间”。

第四种类型是“工程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就是把这项工程或者这项工作看作单位1。

通过上述生活语言与数学模型转化的能力训练,相信学生会对数学语言的精妙之处有更深的认识。

而数学语言转化成生活语言,则对学生学习数学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针对数学语言简洁精炼,逻辑性强的特点,我们也有许多破解之法。例如,在学习单项式乘以单项式时,教科书上的描述学生较难理解。我们在教学时就可以用比较生动的语言将其描述为好朋友找好朋友一起玩。以8p2q·(-2p)为例,我会告诉学生第一个单项式中8去找第二个单项式中的-2玩,第一个单项式中的字母p连同它的指数去找第二个单项式中的p去玩,而对于第一个单项式中的字母q没人玩就自己玩。这样学生就能很快地掌握法则。

二、数学问题生活化,感受数学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生活中数学的眼睛,从而运用到教学中来。例如,在学习轴对称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从学生最熟悉的照镜子事例出发,让学生利用所学的轴对称知识解释照镜子现象。又或者学校运动会长跑时,学生聚到一起叽叽喳喳地讨论跑得最快的那名学生甩掉其他同学几圈,这其实就是一类非常重要且比较困难的追及问题。

将数学问题生活化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学习数学,更能够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另外,在学生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时,教师应该充分给予学生信任,并且多多给予鼓励,这样一来,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数学能力就会得以提高。

三、数学情境生活化,体验数学

我们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应尽可能地创设学生常见的生活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体验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讲到小船航速问题时,对于逆水航行和顺水航行的速度,学生就非常难理解,因为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来说是没坐过船的,所以他们认为两种速度应该是一致的。我就给学生举了一个他们每天都会遇到的例子——骑自行车。假设在无风的情况下骑自行车的速度是 x,在有风情况下又分为顺风和逆风两种情况,现在假设风速都是 y,根据平时的生活经验,顺风骑车肯定要比在没有风的情况下快,快的这个速度就是风速,所以说顺风的实际速度应该是 x+ y,如果逆风骑车的话,肯定要比在无风情况下慢,慢的部分还是风速,所以说在逆风行驶的速度是 x- y。这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就能很好地理解轮船的顺流速度与逆流速度。

数学,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伟大结晶,它承载着我们人类的智慧和文明,是从我们生活中精心提炼的精华。所以,数学应该带有生活的本色。真正喜欢数学的人认为生活即数学,数学即生活。生活中到处都蕴涵着数学知识,美丽的地砖需要镶嵌,工程预期需要计算,确定位置需要坐标等等。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借力生活来学习数学,学好数学,才不忘美丽生活给予我们的馈赠。

参考文献:

[1] 陈琦.教育心理学.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5.

[2] 周幼荷,张原平.浅谈数学教学生活化[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4):202-204.

猜你喜欢
数学情境数学问题数学语言
职业学校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问题式教学:我的一方“实验田”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情境的创设
构建生活化课堂,让学生轻松学数学
学好数学,从数学语言开始
浅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学问题
让数学教学更好地走进生活
数学问题解答方法多样化探讨
运用数学情境教学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