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情境的创设

2016-12-23 10:42杨杰
青春岁月 2016年22期
关键词:数学情境新课程标准

杨杰

【摘要】随着课程的改革,素质教育不断的深入,如果初中数学教学中一味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激发不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难以实现高效课堂。为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师生互动,实现教学相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成功的情境创设,既利于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能充分调动起学习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已经成为数学教学中重要的环节,有效地推动了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数学情境;创设探讨

对于学生而言,初中学习是一个重要的衔接阶段,它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因此,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更好的适应课程改革的需求,这就需要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这一环节做起,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充分调动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实现高效课堂。

一、数学情境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首先,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既利于温习旧的知识,又利于新知识的获取,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其次,又能够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得以应用,使课内知识向课外迁移,用所学到的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因为学以致用才是数学的真谛,另外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给学生提供学习的动力。

二、中学数学情境创设的原则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创设直观、生动的情境,使学生置身于其中,使他们产生与情境相关联的知识和经验,达到对新知识的建构,这符合建构主义的理论本质。在中学数学情境的创设中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情境创设的全程性,认知、动机、过程等等都是情境所包涵的内容,所以内容比较丰富,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都应体现出来,如课前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学习中保持较高的热情;课中可以使枯燥无味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积极参与、乐于动手;课后可以促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从中感受成功带来的喜悦;其次是情境创设的真实性,情境越真实,学生构建的知识越可靠,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迁移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如果脱离了真实情境,学生的学习只能停留在表面的层次上,得到的是肤浅、不完整的理解;另外,情境创设的多样性,因为学生不同,他们的认知水平、个人经验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要从不同层次和角度去创设多种教学情境,用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挖掘学生的潜能,真正实施因材施教,切实发挥情境创设的作用,彰显其意义,促进学生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三、中学数学情境创设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情境的创设应该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两者要相辅相成。在创设数学情境时,教师既要与教材内容结合,更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认真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针对学生层次不同,提出的目标也应不同,否则脱离了学生,情境创设就成为了一纸空谈。其次,情境创设的效果如何还取决于教师的素质高低。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缺一不可,只有老师,课堂没有活力,只有学生,课堂杂乱无章,在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才能形成有效互动,课堂教学才会事半功倍。所以,高素质的教师要善于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情境创设的探讨

1、利用学过的知识创设情境

利用学过的知识创设情境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在创设情境时,教师要注重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联系,新知识的获取往往建立在已学过的基础之上,从学过的知识入手,过渡到新知的教学,在教师适时的引导之下学生经过积极的思考、判断,从而得出新的结论、规律,这种方法很好的利用了知识的连续性、迁移性,学生接受和理解起来更容易,也不会产生畏难心态,所以是教师常用的方法之一,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比如,方程组的性质和解法是一个递进的过程,在教学三元一次方程组时,可以让学生比较学过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异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从中发现两者解法思路一致,只不过步骤有多有少而已,教师只需加以引导,有针对性的讲解就可以了,既帮学生理清了学习的思路,又让学生主动思考,提高了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2、利用生活经验创设情境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果把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生活实例联系起来,创设教学情境,学生会倍感亲切,不仅能将所学的知识加以巩固,更能使学生把知识应用于生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如联系实际生活创设教学情境,在教学不等关系这部分内容时事半功倍,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而且让学生得到了提高。课前让学生搜集相关的例子,上课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列举一些不等关系的例子,再让学生进行展示交流,引导他们发现这些例子的共同特征,通过这一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抓住不等式关系的内涵,真正理解不等式关系,既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利用数学典故或故事创设情境

在数学教学中,利用与数学有关的典故或故事创设情境,既能够让学生了解数学史,引发学数学的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能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教学“相似三角形的应用”这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先播放埃及的金字塔,让学生想办法测量金字塔的高度,当学生一筹莫展时,引入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测量金字塔高度的故事,调动起学生的“胃口”,引起他们的好奇心,趁学生疑惑不解时顺势导入新知识的学习,在学完新知后,再揭晓答案,这样的情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从头至尾都让学生处于主动探索的地位,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4、利用提问创设情境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坚持提问是为了最大限度的激发起学生内心的渴望,吸引学生去思考,去学习。其次,提问要有价值,应该具有启发性,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为目的,问题不在多,要以精为主,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提问要难易适度。如果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就会觉得无聊,失去向上的动力,如果问题太难,会对学生造成精神负担,让学生心理产生厌烦,难易适度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从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比如在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时,教师可以列举出一个具体坐标,让学生指出是在哪一象限内,多次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让学生清晰准确的掌握四个象限的特征,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通过多种方式创设情境,最大限度的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钟文琴.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09(08):123-125.

[2] 喻长华. 新课程下创设初中数学探究性问题情境的探讨[J]. 科技信息, 2007(16):194-197.

[3] 杨军英. 浅析新课程初中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J]. 学周刊, 2015(18):156.

猜你喜欢
数学情境新课程标准
关于中学数学语言思维培养的初探
职业学校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构建生活化课堂,让学生轻松学数学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活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
运用数学情境教学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