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红色经典文学作品英译接受度调查研究

2017-12-22 06:51王立欣刘天琳
长江丛刊 2017年27期
关键词:意译译本文学作品

王立欣 刘天琳

河北红色经典文学作品英译接受度调查研究

王立欣 刘天琳

本文以姚斯接受美学理论为指导,依据读者对红色经典文学作品译本的反应和接受度,探究其英译翻译策略,推动河北红色经典文学作品在海外的传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河北红色经典文学 英译 接受度调查研究

一、前言

河北,见证了广大人民群众在抗日及革命战争时期进行的艰苦斗争和牺牲,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红色经典文化。它真实地反映了在特定历史时期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及精神风貌,因此被视为中华民族悠久灿烂历史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理应走出国门,弘扬传播优秀,彰显独特魅力。一个翻译得当、易于读者接受的英译本无疑将克服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语言障碍,增强文学作品的传播广度。因此本文以姚斯接受美学理论为指导,依据读者对红色经典文学作品译本的反应和接受度,探究其英译的翻译策略,推动河北红色经典文学作品在国际的传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二、研究现状

国内外关于文学作品译本接受度的调查研究共有90余篇。其中一类只涉及英译本在海外的阅读量以及知名度,并未过多地涉及各种译本在海外读者中的接受度和满意度。另一类是专注于译文的文本,选择对某一中国文学作品的两种或多种译本进行比较平息,并未涉及到这些英译本在海外读者中的接受度的调查。目前的理论研究多注重从革命文化视野的角度分析研究河北红色经典文学作品,推动河北红色文学经典的科学化发展以及论证红色经典与政治的审美关联,而红色经典文学作品英译本接受度调查研究尚鲜有涉及。

三、研究方法论

(一)理论基础

接受理论是姚斯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重要文学翻译理论,强调读者在翻译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认为翻译文本只有被读者理解和接受,才实现其真正意义,其打破以译者为中心或以翻译文本为中心的理论束缚,为文学翻译提出了崭新理论视角。

接受主义认为,读者在阅读赏析一部作品之前,大脑中并不是空白的,其中蕴藏着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形成的独特的世界观,思想逻辑,价值观念等,这一部分内容决定了读者的“期待视野”,而文学作品就是要打破原有的期待视野,形成新的期待视野,从而实现作品的社会功能。其后,又提出“审美”概念,对这一理论进行了补充。

(二)文本选择

本研究选取《红旗谱》、《地道战》等作品作为研究的对象,展现了民主革命及抗日战争时期河北农民卓绝的斗争,是描绘农民抗日和革命斗争的壮丽史诗。

(三)研究对象

为更详尽地了解海外读者对英译本的意见和看法,本研究发放调查问卷,主要面向海外读者以及在中国的留学生以获取相关数据。问卷数据统计显示参与本次问卷填写的大部分来自英语国家,约70%来自越南、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还有一小部分来自欧美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参与问卷调查者都有一定的中文基础,也曾长期在英语环境中生活,因此他们的选择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可信度。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既从事物的现象出发,探究出现该现象的原因以及潜在的影响因素并结合时代背景、社会背景进行深刻剖析以求获得对研究对象的一种宏观认知和整体把握,又结合统计结果显示的数据,进行理性分析,力求用数据说明问题,使所得结论不被个人的主观判断和认知瑕疵影响,得出一个较为客观、可靠的结论。从而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相对统一。

(五)研究内容

调查问卷内容共涵盖25题,其中前4题涉及参与问卷填写者的个人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学历和对英语的熟悉程度等。之所以设计前几道题目是因为笔者认为,对红色经典文学作品英译本的接受度会受到读者的客观情况限制,不同类型的读者可能会有不同的阅读偏好,因此进行分类有利于进一步探究数据背后潜在的影响因素并做出恰当的判断和选择。5-25题的内容涉及的是《红旗谱》中特色语言的不同英译版本,要求读者进行选择。其中的部分翻译语句借鉴著名翻译家戴乃迭先生的翻译版本。每个语句的翻译都安排了两种类型的译本,区别较为明显,有利于参与调查者进行判断和选择。

四、数据分析及讨论

(一)调查者基本情况分析

此次调查以海外读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共收集问卷220份,其中年龄构成趋于年轻化,25岁以下的读者占全部样本调查群体数量的68.18%,25-40岁的读者占比8.18%,这一部分读者普遍生活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具有开阔的视野,对异国文化有较高的鉴赏能力。220份数据中,有56份来自男性读者,占全部数据总量的25.45%,有164份来自女性读者,占比74.55%,这一数据表明,在排除客观条件的影响条件下,女性读者往往对中国红色经典文学作品更感兴趣,而该类型的文本在男性读者中的接受度不高。

据统计,参与调查的读者有24.09%来自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国家,如英国、美国等;有75.91%的读者来自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国家,这些国家大多曾是英国的殖民地,长达几个世纪之久的殖民活动为这些国家在语言习惯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他们虽然仍保留了本国的语言和文字,但英语也是日常常用语言。两个类型读者所提交的数据虽然会受到他们不同的语言习惯影响,但可以认为都具有较高说明性和参考价值。

(二)客观因素对主观接受度的影响

由于客观因素的影响,不同读者群体所显示的对红色经典文学作品的喜好略有不同,以下将选取问卷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文本,分别从性别、年龄、学历以及语言背景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①心里说:知道是这个样子,倒不如老死在关东,眼不见为净,也就算了!转念又想到,在关东有在关东的困难,天下老鸦一般黑。闯吧!出水才看两腿泥呢!

A.All the crows in the world are equally black.Well,we will fight!Only the end can tell.

B.The world is much the same everywhere.Well,we will fight!Only the end can tell.

这一句话选自红旗谱中对主人公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了主人公在遭遇困境情况下对自己的一种心理安慰,其中运用了中国的一句俗语“天下老鸦一般黑”来比较两地的情况。为读者提供的两个译本中,第一个译本遵循直译的规则,直接将乌鸦译成了crows,没有过多的解释,完全遵从原文的意思。而第二个译本则在理解原文所表达的意思的基础上进行了翻译,将其译成The world is much the same everywhere.两种译本各有千秋,译本A遵从原文,生动地转述了原文语句,体现了中国文化特色,却忽视了不同语境下对词语的理解;译文B进行了解释说明,意思清楚明了,但没能体现原句所传达的语气和态度。接下来将呈现一组数据,具体展示不同读者群体的偏好。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相对于男性,女性读者更接受第二种采用意译方法的译本,原因可能是男女思维方式的不同,男性更倾向于事实的客观性表述,而女性更注重对本文的感性理解。对于不同年龄段的读者所显示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年龄越小的读者对意译版本接受度越高,而随着年龄增长,对两种译本的喜好差异越来越小,最后趋于平均,这表明,对于年轻读者来说,对原文本身意思的解释说明更能帮助他们理解原文所要传达的信息,而对于年龄稍大的读者来说,原汁原味的翻译似乎更合乎逻辑。第3张图表数据显示,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国家,更喜欢第二种译本,这可能与他们所处的文化环境有关,在欧美文化环境中,乌鸦这一意象所代表的含义与中国相差甚远,文化的差异造成了他们对译本选择的偏好差异。对于受教育程度对译本接受度的影响,基本可以看出,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对中文理解力增强,依靠译本理解原文的需求相对减少,这也是两组数据差距逐渐减小的原因。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不同的客观因素确实对译本的偏好选择产生了影响,但这一影响确实有限的,总体来看,读者对译文B,即意译版本的接受度较高。

(三)直译与意译

在上一节中,笔者选取问卷中的一个语段的翻译进行了客观因素对译本喜好的影响程度分析,在本节中,又将从宏观角度出发,对读者的总体接受度进行评析。从统计数据来看,在21个语段的译本选择中,除3个语段的译本A接受度高于译本B,一个语段两者持平以外,其他各语段的意译版本接受度均高于直译版本的接受度。从整体来看,意译的翻译方法更能弥补异语文化读者对中国历史知识了解的不足,从而更能为他们所接受。

五、结语

(一)主要发现及成因分析

通过调查研究,笔者有以下几点发现:一、相比于男性读者,女性读者对展现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红色经典文学作品兴趣度较高,她们的参与度更高,所习惯的理解方式更趋于感性,也就是更注重对文本所传达信息的理解,而不很在乎译本是否忠于原文;二、年龄越小,受教育程度越低,对意译版本的喜好程度越高,对通过译文辅助理解的需求越高,他们对中国历史文化充满好奇,但知识储备不足,因此更为倾向选择清晰具体的译文;三、尽管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语言环境等对译文偏好的选择会产生影响,但总体来说影响有限,大部分群体的读者都选择了意译的版本,这表明他们期望看到更符合自己原有认知的译本,从而获得愉悦的审美享受。

(二)主要对策

文学分析的目的在于促进交流,而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的读者需要在一国文化背景下阅读并欣赏另一国家的文学作品,需要跨越两条鸿沟。其一,语言鸿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生动形象地传达出了其中的文化内涵,而众所周知,汉字是一种独特的符号型文字,与英语这种拼音文字截然不同,因此译者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帮助读者跨越语言鸿沟,也就是将一种语言准确地转化成另一种语言,要力求语言准确凝练,不能天马行空,随意发挥,这一点不难做到,只要具备一定的翻译技巧以及对两种语言的了解便可做到。其二,文化鸿沟。由于不同文化之间差异较大,身处一定环境中的个体想要完全了解另一种文化,其难度之大超乎想象,这就需要译者来帮忙完成。一国的文学作品一定带有一定的地域特色,这是异语文化读者难以理解的,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目标读者的知识水平及其所处的文化背景,采用意译为主、直译为辅的策略进行翻译,从而达到帮助目标读者跨越文化鸿沟的目的。

(三)局限性

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调查数据为基础,试图在文学作品翻译策略方面向前迈出一小步以期为河北乃至中国的红色经典文学作品向外传播做出一点贡献。但由于知识水平和调研能力限制,此次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例如,在文本的选择上尚不够广泛,具有片面性。另外,调查问卷的发布范围尚窄,需进一步扩大调查范围。

[1]涂宇明.接受理论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过程初探[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07.

[2]闫红.革命文化视野中的河北“红色经典”[J].河北学刊,2015(2):2.

[3]陈丽蓉.河北红色文学经典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石家庄:石家庄铁道大学,2016.

[4]姚斯,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本文系作者王立欣主持的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2017年度项目《河北红色经典文学作品英译接受度调查研究》(项目编号:HB17YY008)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意译译本文学作品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邓小平文选》日译本的回顾与思考——著名翻译家吉田富夫先生访谈录
《红楼梦》包腊译本的定量研究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中的古诗词增译策略及启示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
浅谈直译与意译的合理结合
文学作品与数学
大陆与港台译制片对英文电影片名的直译与意译取向研究
文学作品与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