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玉红
摘 要: 在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又是完美的教学艺术,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训练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以《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教学为例,提出了课堂要讲究“细节性、启发性、针对性、等待性、质疑性”的有效提问策略,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尝试、主动探究的精神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关键词: 历史与社会 有效提问 提问策略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课堂提问是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只有准确、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目前课堂中教师提问仍存在一些问题:提问以教为目的,忽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提问起点太高,激不起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问太频,学生被牵着鼻子走,等等。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是教师设计问题忽视了学生这个主体,而把完成教学任务放在了首位,直接导致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基于以上问题的存在,笔者以《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教学为例,以“学为中心”的理念为出发点,谈谈历史与社会课堂的有效提问策略。
一、有效提问要讲究细节性——让学生领悟倾听的重要
很少人会想到,真正有效的提问,原来只是倾听。学生一旦主动学习,教师的责任就由讲授、提问转换为倾听,在倾听中引导学生走出误区,掌握新知。
比如,在执教《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一课时,当讲到陈胜吴广起义事件时,我让学生讲讲“你知道揭竿而起的典故吗”?
学生:……遇到大雨,道路被毁,无法如期到达。按照秦法,不能按时到达,将要被处死……
老师:(适时抛出问题)那么看来,陈胜、吴广之所以起义,是因为在前往渔阳戍边的途中遇雨误期,才揭竿而起的。如果没有遇到大雨,农民战争就不会爆发了。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学生:是的。(有几个同学不假思索,想当然得出结论)
老师:好的,那么在现代社会,如果输送物资误期,是否会被砍头?
学生:没有听说过。(有的学生答不会)
老师:同学们是否刚才仔细听了,有同学讲到“按照秦法,不能按时到达,将要被处死”,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1:秦朝法律的严酷。
学生2:说明暴政,这才是陈胜吴广起义的真正原因。(学生很兴奋)
老师:(赞许地点头)大雨误期呢?没有大雨误期,这个历史事件可能不会发生在他们身上,而是发生在别的人身上。
学生:哦,对,也是……大雨误期是起义的导火线。(恍然大悟状)
……
此案例中,教师关注了学生错误想法的这一细节,非但没有指责学生,还鼓励学生将它展现在所有学生面前,接着又抛出了现代社会的相似案例,并且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前面同学的故事细节(关键词),引导学生一步步看清事实真相,使学生最后总结出陈胜吴广起义的真正原因(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导火线)。如此教学,使学生完全成了教学的主体,充分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了倾听的重要性。
二、有效提问要讲究启发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学
有人说:“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如何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教师在设问时应该根据课时内容和教学环境的具体情况,同时分析学生的特点,在适当的时候设疑质问,在学生都陷入困境时以“问”代启,指点迷津,让学生体验“柳暗花明”的愉悦。
比如,在课堂上解决“汉初三位皇帝的休养生息政策并归纳共性,谈谈对今天现代化建设的启发”这一问题时,很多学生能从书本上找到休养生息的具体内容,但归纳共性及启发学生就卡壳了。国家现代化建设综合性强,对于初中八年级学生而言,其发散性思维,探究事物本源的能力都比较弱,当学生跳一跳也够不到桃子的时候,就需要教师加以启发引导,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
当时我和学生的课堂对话如下:
教师:哪位学生能归纳下三位皇帝休养生息政策的共性及对今天现代化建设的启发?
学生:沉默。
教师:大家都说不出来吗?
学生:太难了,不懂。
教师:好吧,那我们来做个游戏。想象一下你是当时的皇帝,如何?
学生:(来了兴致)这个会想象。
教师:你是大汉天子,当时,国家很穷,你出門,找不到四批毛色一样的马来驾车,只好乘牛车。你觉得你当时的想法是什么?
学生:太穷了,很想国家富裕呀。
教师:对,那你具体准备怎么做呢?
学生:鼓励百姓努力生产。
学生:号召节约,自己也节约。
学生:不要打仗。
学生:奖励耕织。
学生:采取措施激发人民生产的热情。
教师:对吗,看来你们是开明的统治者啊。
学生:哈哈哈。
就这样,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的思维慢慢得到了启发,话匣子也打开了。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设置,给学生点拨了正确的思维方法及思考方向,使学生置身于情景设计中,同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不同的发展。启发性不仅体现在问题的设置上,还表现在对学生的引导上,要适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因此,课堂设问只有做到有启发性,才会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进入问题情境,获取学习体验,激活社会课堂。
三、有效提问要讲究针对性——还学生主体,让课堂活起来
有的教师埋怨学生启而不发,提出的问题,学生一脸茫然,课堂气氛不佳,其实主要是教师的提问没有针对性所造成的,所以课堂问题必须依据学情有针对性地设计。endprint
比如,在学习“秦的暴政”时,学生能大致知道滥用民力,修建长城、阿房宫等,怎样让学生能够全面而形象地了解暴政的表现呢?有针对性地选择材料设计问题就非常重要。当时,我选择了以下三则材料:材料一:“我家有三子: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老二守边关,至今未归还;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敢怒不敢言,唯恐遭劫难。”材料二:当时在秦国市场上,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材料三:孟姜女哭长城的图片。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材料一中老大、老二、老三的经历说明秦朝的徭役、兵役、赋税情况如何?材料二中说拐杖是抢手货,怎样的人要用拐杖而鞋子不紧俏?说明秦朝法律情况是怎样的?材料三讲了个民间传说,老百姓口耳相传,长城哭哭会真的倒吗?那么老百姓希望长城倒说明当时秦朝社会与百姓之间的关系如何?
通过这一连串的设计,调动了一切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把一道原本“平庸”的材料分析题上得生动起来,这样的提问才会恰到好处地贯彻教学目标,更好地体现教学效果。事实证明,学生通过这样有针对性的提问,最终归纳出:沉重的徭役、兵役和繁重的赋税;严酷的法律;社会矛盾激化等。这样教学不仅能始终体现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方式,更有助于培训学生论从史出的学科素养,可谓一举两得。
四、有效提问要讲究等待性——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师在课堂提问后应学会等待,等待中一方面能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考时间,另一方面能使学生有一定的时间补充答案,使回答更加系统、完善,从而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满足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
比如,在解决学生的质疑“楚汉之争为什么刘邦胜了项羽”这个问题时,其他同学马上得出答案:刘邦重视人才,比如韩信。(根据原有的储备而回答)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老师不急着给出答案,而是引导他们看教材阅读卡及看地图(刘邦与项羽的根据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把学生领到了一块更广阔的天地,其余都等待学生自己探索规律,寻求答案。如此教学,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层次,使学生真正达到了知识的内化,真正做到了在学中思、在思中悟、在悟中得,做到了“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五、有效提问要讲究质疑性——让学生真正学会主动学习
教师提出问题,固然可以促进学生思考,但是是被动的。只有当学生在思考时产生疑问、提出问题,才是最积极的。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觉学习。”我们在教学中应启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好问,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
比如,在课堂开始后,我投影课题“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然后给每个学生发一张白纸,让他们围绕这个标题提出问题(自己想要知道什么)。我巡视,發现学生不会提出问题,或者问题很粗浅,诸如“秦末农民起义是怎么样的”、“汉朝是如何建立的”等。我让他们看书5分钟,再写。学生简单的知识点不提了,现在提出来的是“楚汉之争刘邦为什么能取胜”、“休养生息政策如何理解”、“为什么秦朝这么快灭亡了”等。接着,教师整理问题,归类,把有代表性的、本课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本课内容。当一节课结束后,再梳理学生当时的提问,发现“不知不觉”中,学生的疑难问题已解决了。
上述案例中,教师创造和谐的、平等的教学氛围,给了学生质疑的机会和勇气。在学生质疑的过程中,教师发挥了主导作用,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问”习惯。只有有效提问,才能“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的激情,“问”出学生质疑的胆量。
总之,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设计的问题一定要突出“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必须以启发学生主动思维和乐学心理为出发点,精心设计问题,充分开发教材及教材外图文材料的功能,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在创造的活动中学习历史与社会,提出真正有思考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都有所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张志鹏,罗巧慈.“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探索[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8(10).
[3]蒋必初.对“课堂问题导学法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思考[J].企业家天地,2008(08).
[4]李涛.“问题导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探析[J].山东教育,2002(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