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每当谈及英语学习,大家自然就会提及“哑巴英语”这个概念。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因种种因素的影响,英语教学最终培养出的学生却都不能张开嘴巴去讲,无法用有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那么如何走出“哑巴英语”的死胡同,已成为英语教学中不可回避的突出问题。
关键词:语言学习;哑巴英语;语言输入
参加英语教学工作好几年了,平日跟学生的交流沟通中,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就是:哑巴英语。学生常问:“老师,我们学了这么多年英语,就一个感觉,看和写还行,可就是听不懂也不会说啊!”果真如此吗?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是由听说读写构成,英语当然也不例外。在英语语言的学习上,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作为语言学习者,不能孤立地只认为是阅读重要或者听力重要,然后把大部分的时间投入到听说读写的某个方面。它们是个有机整体不可分割。当然,这也并不是说,学生在英语语言学习时,要把时间和精力平均分配到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实际上,在语言学习上,听说读写是有逻辑上的先后次序的。
在多年教学过程的实际观察中,我们发现学生对自己英语学习的技能认识不够,多数学生承认自己的听说技能欠佳,但是自认为读写能力还不差。可事实上,读写的能力也远远不够。很多学生在读的方面仅僅只限于用眼睛看到某个单词能知道它的基本含义,所以往往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个句子中所有的单词都认识,但整个句子的含义却理解不了。再者,如果让他们发声朗读,抛开感情色彩不说,单单就单词的发音和重音的把握都不够好。那么问题来了,一段话,如果你看不懂,读不好,那又如何能够听得懂,说得出?
所以,导致中国学生哑巴英语的核心在哪里?重要的原因还是输入不足!语言学习者大凡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在做听力训练时,听力材料里面涉及的单词短语如果都是学习者认识的,那么在听力内容的反复播放中,听力技能会逐渐得到提高。可如果听力材料所涉及的内容是学习者完全没有概念的且里面包含很多生僻的单词,那么,听力内容无论播放多少遍,学习者依旧不知所云,无从下手。因为绝大多数人很难仅仅凭借声音和字典就拼凑出语言的意思。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不建议英语学习者在语言输入不足的情况下,盲目地练习听力,甚至口语。那么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如何首先解决输入不足的问题?
要学好一门语言,最重要的是要给这门语言的使用营造一定的环境。出国学习英语可能收效是最快最佳的,可是这并不是对于每一位英语学习者来说都容易实现的,所以我们需要自主地构建一个英语学习的环境。而听说读写四项中构造环境最简单也是最经济适用的无疑就是阅读了,因为只需要读本和字典就可以完成。
中国学生一直错误地认为自己的阅读写作技能还不错,只是口语和听力有缺陷。之所以造成这样错误的观念,是源于一些英语考试成绩的表象反映。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于英语语言的考核主要还是集中在听力、阅读和写作三个方面。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如此,雅思托福的考试也大致如此。而在这三项的考核中,最终的成绩说明中国学生确实是阅读项拿分最高,听力最差。说到写作,很多学生对于命题做不到有效地表达自己观点,只是一味地套用所谓的模板,拼字数。写出来的作文逻辑不通,语法错误满篇。其次,因为口语一般不作为考核要求,所以学生自然在这方面也就不予以重视,也很少投入时间和精力加以训练。
那么果真中国学生的阅读技能正像是成绩表象反映的那么好吗?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中国学生是比较擅长备考的,而阅读部分恰好是通过短期的集训可以有效提高的,正如前新东方校长夏鹏所说,阅读部分完全是吃药迅速提升的,并非是有机生长出来的能力,而另外三项是短期内无法迅速利用备考方案迅速催熟的,尤其是写作,短期内即便使用模板,也无法提升,而正是写作最能客观反映学生真实英文水平。这段分析可谓恰当至极。所以阅读项的高分只是虚像。
一般来说,能听懂的基本上也能看懂,读懂。听力水平的高低应该作为一个学生英语语言输入的重要指标。所以最适合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途径应该是以阅读作为先导,而且要大量阅读,真正地打下一个扎实的阅读基础,然后在此基础上开始练习听力和写作两项,逐渐提高。如果阅读、听力和写作这三项的功底都扎实了,口语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多说就能好。如果前三项比较务虚,那么口语说再多也没用。总之,中国学生哑巴英语的本质还是阅读功底不足导致的,学生对于英语的阅读仅仅只限于课本、考卷和相关文献,涉猎阅读内容的宽度和深度不够。应该以阅读经典文章和时事新闻为入口。现在网络如此发达,英语教学的资源和手段丰富且多样化,只要学生真正看清了哑巴英语症疾的根源所在,以正确的方法加以努力,讲一口流利漂亮的英语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王范.聚焦现代哑巴英语[J].华夏女工:华夏教育,2009,(9):173-174.
[2]杨俊.哑巴英语的成因及解决办法初探[J].现代经济信息:学术版,2008,(5):174-175.
[3]程东岳.大学生英语写作中常见的语法错误与分析[J].科教文汇旬刊,2014,(25):157-158.
作者简介:
成婵娟,陕西省渭南市,渭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