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诗文教学中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几点有效尝试

2017-12-11 10:56薛三妹
关键词:古诗文传统文化

薛三妹

【摘要】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丰富多彩。这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灵魂,无不承载着先人的智慧,散发着耀眼的光芒。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中学语文教学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这也是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要求。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古诗文教学就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实践中,笔者把古诗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引导学生“对古诗文的浅吟低唱、把古诗文与生活对接起来、与古人心灵对话”等三个方面的尝试,很好地品味了传统文化的语言魅力,感悟了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关键词】 古诗文 传统文化 浅吟低唱 生活对接 古今对话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7)11-110-02

0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丰富多彩。从诗经的浅吟低唱,到楚辞的仰天长啸、诸子百家的思想光华、史记汉书的历史长卷、唐诗宋词的华美辞章、明清小说的艺术形象……这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灵魂,无不承载着先人的智慧,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掌握语言符号,优化思维品质,浸润母语文化,涵养人文情怀。”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中学语文教学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这也是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要求。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古诗文教学就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将古诗文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让学生领悟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学实践中,我通过引导学生“对古诗文的浅吟低唱、把古诗文与生活对接起来、与古人心灵对话”等三个方面的尝试,很好地品味了传统文化的语言魅力,感悟了传统文化的人文内涵,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培养了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

一、在浅吟低唱中品味传统文化的语言魅力

首都师范大学中华吟诵教育研究中心中华吟诵学会秘书长徐建顺说过:古人把上学叫“读书”,把教师叫“教读”;古人形容学校是“朗朗书声”,形容优秀诗文是“脍炙人口”;古人作诗、作文、作曲,都是先吟后写。汉诗文基本上是先吟后录的,所以基本上是口头作品。国际知名学者叶嘉莹先生在南开大学举行的《古典诗歌的吟诵和教学》公益讲座中说:“古人写诗,都是先吟后写的。学诗,必须要学习吟诵,教师学会正确的吟诵,才能将孩子引上古典诗歌学习的正途。”

古典文学作品,尤其是诗词,所以久为传诵,主要是因为这些作品用美的语言创造了一个情景交融、能把读者引入想象空间的美好意境。

吟唱,在古诗文教学中无疑是不可或缺的手段。通过吟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吟唱中走进诗词意境,品味优秀诗文的语言魅力,而且通过吟诵,学生易于熟记成诵,甚至永生不忘。

例如教学《诗经·卫风·木瓜》,我先用徐建顺版示范吟唱了一遍,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对诗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接着我教学生吟唱知识:“吟”,声调抑扬地念;唱,依照乐律发声;吟诵要领:1、据平长仄短韵拖腔(平音符号:“—”、仄音符号:“|”、拖腔符号:“∽”)。2、据诗歌情感,定音节的高低起伏。如下:

(“— ”读长音,“|”读短音,“∽”读拖音)

— | | | — | — | — — | | | ∽ | | — — | ∽∽∽

投 我 以 木 瓜,报 之 以 琼 琚。 匪 报 也,永 以 为 好 也!

— | | | — | — | — — | | | ∽ | | — — | ∽∽∽

投 我 以 木 桃,報 之 以 琼 瑶。 匪 报 也,永 以 为 好 也!

—| | | | | — | — | — | | | ∽ | | — | ∽∽∽

投 我 以 木 李,报 之 以 琼 玖 。匪 报 也,永 以 为 好 也!

掌握了吟唱技巧后,学生饶有趣味的跟着吟诵,就这样,学生在反复的浅吟低唱中,走进了诗歌的意境,品味了诗经语言的音乐美,而且很快的熟记成诵。

又如教学《诗经·蒹葭》,在导入环节,我用刘冬颖版的吟唱导入,清丽婉转的腔调,一下子吸引了学生,学生津津有味的听着,不知不觉的沉进了诗歌的意境之中。完了,我问学生:“好听吗?喜欢吗?想学吗?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诗经·蒹葭》”。接下来的学习,学生在浓浓的学习兴趣中读诗、品诗、唱诗,在边吟边赏、边唱边悟中传承发展了优秀传统文化。

二、在与生活的对接中感悟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

语文学习,学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古诗文,作为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都是难懂的文言文,且与现代生活相距甚远,教师费力的讲解翻译,学生费力生硬的背诵,结果还是没能记住没能理解,甚至对古诗文产生了厌恶抗拒的心理,更别说是传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了。北京盛鲁杰教授的一个讲座,让我脑洞顿开,豁然开朗,试用于教学实践中,课堂效果显著,学生爱上了古诗文,在古诗文的学习中,心灵得到浸染,审美情操得到熏陶,学生变得爱美、尚美,乐观向上。

盛教授说:“语文教学没别的,就是提出几个问题,语文教学要善于把语言文字与生活对接起来。”“简单、真实、有效,就是最好的教学”。把语言文字与生活对接起来,把语言文字想象成生活画面,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例如教学《江雪》一诗,可以设计以下几个追问,引导学生把语文与生活对接起来:

1.为什么鸟飞绝?(生答:下雪了)

2.雪下完了还是继续下?何以见得?(生答:继续下,主人公披蓑戴笠)endprint

3.哪个字表现了诗人什么心情?(生答:“獨”字表现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诗人钓的是寂寞而不是鱼)

4.展开想象并描述画面,深入体会,你如何看待诗人的孤独感情?(生答:在一个鸟飞绝、人踪灭的下雪天,诗人披着蓑衣带着斗笠,撑着一叶扁舟,独自一人来到江中钓鱼,天茫茫,地茫茫,千山万径,唯我一人,是何等孤独!但诗人享受这份孤独,天地归一,江中垂钓,乐在此中,此情此景,唯我欣赏,唯有我懂)

这样的层层追问,把语言文字与生活对接了起来,引导学生去品读,结合生活画面去思考、去赏析、去悟情,简单的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实而有效。

又如教学《题都城南庄》(催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可以这样设计问题:

1.诗中写了几个人?是男人还是女人?多大年龄?脸色神情如何?为何有此神色?他们关系怎样?(生答:两人,一男一女,青年,佳人,绯红含羞,互相爱慕、互有好感、一见钟情)

2.他们有没有告白?佳人去哪了?何以看出?表达诗人什么感情?(生答:没有,“佳人不知何处去了”许是搬家了,出嫁了,桃花依旧,但人面不见,人去楼空,初遇的脉脉含情,别后的相思,深情的重访,未遇的失望惆帐等等,都或隐或现地表达出来了)。

3.你还从诗中读到了什么?有何启示?(生答:我从这诗中懂得了对于生活中一些美好的东西,一定要及时抓住,一旦错过就再也回不来了,后悔莫及,爱情如此,亲情亦如此!例如趁父母还健在,要及时行孝,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

这样的教学,抛开繁琐艰涩的诗意翻译和死记硬背的背诵,只需设计几个问题,与生活场景对接起来,就可以引导学生走进诗歌、深入生活,品读悟情,积极思考,感悟人生,让人兴趣盎然,富有情味,回味无穷,获益良多,很好地传承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和人文内涵,这就是最好的教学!

三、在与古代仁人心灵对话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光辉灿烂的中国古诗文,承载着古代仁人志士的胸怀和思想,对于学生的性格塑造和人格培养,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学习优秀的古诗文,影响人的不是静止的文字本身,而是文字背后那鲜活的生命,实际上是为了认识那些伟大的灵魂,即所谓“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

阅读古诗文,可以和古代文人进行跨越时空的心灵交流:读《饮酒》,我们与陶渊明对话,获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恬淡的心境;读《行路难》,与李白对话,学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与杜甫心灵交流,培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读《爱莲说》,与周敦颐交流,学到“出淤泥而不染”、洁身自好、清正廉洁的风骨人格;读《岳阳楼记》,与范仲淹对话,让我们懂得,作为年轻人不仅要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更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读《鱼我所欲也》,与孟子心灵交流,接受儒家思想道德伦理的洗礼,培养我们“舍生取义”的民族气节……,这些古仁人向我们呈现他们整体的人格、气质、风骨。在他们身上有着高尚的灵魂,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同古代文人进行心灵的沟通,感悟人生真谛与宇宙哲理,在潜移默化中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和人文素养,净化灵魂,健全人格,传承美德。

[ 参 考 文 献 ]

[1]《中国传统文化新编》 王玉德 邓儒伯 姚伟钧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6年9月.

[2]《唐宋词鉴赏辞典》傅德岷、卢晋主编 湖北辞书出版社 2005年“中华诗文鉴赏典丛”.

[3]唐瑛.百年来古典诗文今译的回顾与反思[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2(05):238-232.endprint

猜你喜欢
古诗文传统文化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小学语文经典古诗文诵读教学初探
高中教育如何从古诗文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强化古诗文教学中的“素读”
何处觅诗意 添翼其自飞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