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社丰
摘要:中年级学生,正处学习文字表达能力、情感交流能力的起始阶段,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作文,对培养写作能力和兴趣具有重大的作用。文章尝试在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中进行探讨,以求找到良好策略,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 作文水平; 指导策略
一、中年级作文存在的问题
1.跨度高
根据2015年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3—4年级学生的习作要求与1—2年级的写话要求有着质的飞跃,且字数上也开始要求在250字左右。这样高跨度的阶梯式提升使得许多学生在升上三年级之后对作文产生了畏惧心理,陷入无从下笔的困境。
2.生活经验少
中年级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往往无法在第一时间内迅速搜索到自己需要的素材。因为他们生活在四角的天空里,在享受长辈母鸡护小鸡似的宠爱中,失去了太多的儿童生活乐趣,没有了春天踏青赏花的经历,缺少了夏天捉虾摸鱼的欢乐,也没有秋天品尝鲜果的喜悦,更没有冬天堆雪人、打雪仗的快乐。同时由于虚拟世界的发展,不少学生沉迷在网络游戏中不可自拔,对于现实生活的酱醋油盐、喜怒哀乐较少接触。在严重缺失生活经验的情况下,作文便如无根之水。
3.词汇贫乏
中年级学生作文,大都存在一个问题——词汇量不足。我们以三年级作文为例,一篇作文一般要求在250字左右,而在一二年级中,要求学生会写的字才不过1000个左右,如何用1000个字来拼凑出250字的作文,确实具有一定的难度。
4.表达能力不强
儿童的作文,本就是用儿童的心灵去观察世界,用儿童的语言去表达感情。刚开始接触作文的学生,还不会把口头语言转化成书面语言,缺乏逻辑,文字稚嫩,口语化严重,如“我的妈妈长得又高又矮,留着一头长长的齐耳短发”“我爷爷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我的弟弟很爱学习,懂得多少”。
二、中年级作文指导策略
1.读写结合
由于受到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较为匮乏,而阅读是最方便快速让学生扩展视野的手段。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指导学生学习文中的写作手法,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鼓励学生进行模仿和运用。例如在学习了《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课文后,教师可让学生按一年四季的结构方式,描写自己熟悉的景色;在学习了课文《绝招》后,让学生模仿写《我的绝招》;学了比喻句、拟人句,可以进行句子模仿;遇到好的片段,可以进行片段模仿;全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可以进行结构模仿……实践证明,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好途径,能收到满意的结果。
2.题材切合学生实际
选择切合学生实际的作文题材,如班上发生的事,节假日见闻,家里发生的事,同学生日聚会等,往往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获得出乎意料的结果。叶圣陶先生曾指出,生活就是泉源,而文字就是其中源源不断流淌而出的溪水,如果泉源丰盈,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3.丰富学生生活
学校应该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一起游戏,一起探索。同時跟家长沟通,多带孩子外出旅游,见多则识广。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和自身生存的环境,收获课堂内学不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形成对社会、自然的整体认识,树立起热爱自然、关爱社会的责任感。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写作素材,更能够培养学生发现美、体验美、理解美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和审美品质。
4.掌握作文技巧
让学生掌握一些写作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如首尾呼应,过渡段的使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等。通过对课文的分析,逐步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对学生习作会有很大的帮助。以《我的家乡》为例,由于学生年龄小,对家乡的概念本就淡泊,怎么写?如果老师能引导学生利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总写家乡景色美、食物美、人情美,再从这三个方面分别进行描写,结尾总结,中间还可运用过渡段:“家乡不仅……而且……”相信通过这种逐步的指导,学生习作会条理分明。
5.引导阅读 积累词汇
语文老师应该带领学生广泛阅读,开展各种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只有广泛阅读,才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积累词汇,掌握知识,学会写作。杜甫有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浩如烟海,教师要有意指导学生读好书,好读书,积累好词好句,背诵一些诗词美文,提升语文素养。
6.及时表扬鼓励
中年级学生心智处于成长阶段,适当地鼓励和表扬,有利于营造一种师生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这在进行作文指导甚至是其他教学中,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师则要利用写得好的习作为范文,在全班进行表扬,指出哪里写得好,哪里还需要补充修改,让学生获得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这种成功的喜悦会更加带动学生的写作热情。对于写得一般或者差的作文,教师更要从鼓励的角度出发,用简单易懂的评语对学生表示肯定,重点指出要如何改进,最好进行当面指导,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学子·上半月2017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