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娟
[摘 要]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为学生进行该门学科学习提供了学习主题、基本线索和知识结构,是实现思想品德课程目标、实施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为了提升教学效果,我们可以以原有教材为蓝本,在不违背知识逻辑关系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合理地统整教学内容,使学生建立更完整的知识体系。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统整;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28004902
“统整”是指构成整体的不同部分之间有其关系,而且可以透过个别部分之间的紧密联结,成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课程统整”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概念、事物、现象等学习内容或经验,组织结合成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课程。它不只是一种课程设计的组织形态,更是一种教育理念,它包含了连接所有知识形式与学习经验的实践历程,强调让学习者了解在不同的学科中可以习得许多相同的概念。“统整”并不是混合拼凑,因为“统整”之后,各部分个体组合成为新的整体形式,有其独特性与统一性,并非只是个别部分总和。在传统的学科课程里,教科书都是分科知识,彼此各自独立且界限明显。但在实际生活中,学生所要面对和处理的生活事件或问题,却不是分科的。学科教育固然可以培育出各领域的专家,但在多元社会中却有脱节之感,无法使每一个人成为真正的生活家。这就对课程统整的设计者——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教师对所任教学科不同学段的教材非常的熟悉,另一方面要求教师知识面非常广,对不同学科的内容均有所了解。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现状分析
笔者从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已有十余年,所使用的一直是苏教版教材。在使用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不仅同册书内容有重复,而且不同年级所学的内容也有重复。如八年级(上册)教材第8课中讲到“在‘责任中长大”、“不同身份有不同责任”这两大内容,之后在第10课中提到了“人生与责任”、“勇敢地承担责任”。虽然两课所阐述的侧重点不同,但在教学实践中仍会感到教材的编排具有重复性。若按照书本原有体系与内容讲解,会显得体系杂乱、内容啰嗦。
此种困惑下,恰逢本校全面铺开课程统整研究,于是笔者对初中思想品德课进行了统整嘗试。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统整初探
课程统整的方式有很多种,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我们主要尝试了学科内的统整和学科间的统整两种统整方式,下面就这两种方式作简单阐述。
1.学科内的统整
一套教材从编写审核到投入使用往往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这就使得教材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无法得到及时的发现与修改,因为教材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生活、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是否在编排上存在问题是要经过教学实践检验的。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有教师发现教材内容有重复或脱离学生实际的现象,收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我们一线教师灵活应变,根据具体情况深入分析教材,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作相关的调整。例如,苏教版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教材第8课讲了三部分内容:在“责任”中长大、不同身份有不同责任、青春从这里起航。在第10课也讲了三部分内容:人生与责任、勇敢地承担责任、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笔者认真分析了教材内容,发现若按照教材原有体系进行讲解,部分内容会有重复,而且不利于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所以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笔者对教材结构进行了调整,将两课内容整合在一起,分两个框题进行讲解:第一个框题是“人生与责任”,重点讲清楚两部分内容,即不同身份有不同责任、青少年要承担的责任;第二个框题是“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在这一框题中,笔者将原有教材中的两部分内容“勇敢地承担责任”和“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统整为一个话题,即如何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进行这样的统整,一方面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易于学生理解,达到教学资源优化;另一方面,清晰的知识脉络有助于学生掌握重点,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科间的统整
使用过苏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教师,普遍感觉该教材的内容少,书本所列举的事例,有些过于幼稚,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些无法较好地论证书本观点。因此,教师在备一节课的时候,往往需要找大量的情境材料,并对情境材料加以选择,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而由于各学科的特点和共性,有时在选取材料时会用到其他学科的内容。比如,笔者在讲授《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一课时,课本里有一句非常抽象且难理解的句子:“只有文化上认同,才会有情感上的共鸣,才能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增强民族团结和促进社会安定。”为了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提升学生的价值认同感,笔者挑选了很多的事例,但发现均不能很好地阐明书本观点,于是尝试从其他学科中寻找突破口,最终决定选择“火烧圆明园”和“攻打北京城”这两个历史事件。通过对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毁坏中华文化这一历史罪行与国民党总司令傅作义为保护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而最终放弃抵抗两件事情的对比,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在面对历史文物时,八国联军和傅作义会做出截然不同的选择。学生回答的答案有很多,但归根到底是因为傅作义有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从而得出书本上的观点,也解析了本课的一个重点知识——文化认同感的重要性。在这里,笔者就是将学生熟悉的历史知识和政治知识进行了统整,这样的统整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学习难度,培养学生多维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也便于学生将知识内化,提升综合素养。
三、统整过程中的思考
笔者在进行课程统整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课程统整给教学带来的好处,比如统整可以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可以将分散的教学内容统合成为完整的有机体,将内容生活化,让学习有意义,并容易将教学内容内化与类化;亦可精简教材,减轻学生负担。但缺点是教师对各学科概念架构了解不深,对教学内容不熟悉,这就增加了统整的难度。以下是笔者个人对课程统整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的一些思考。
1.教师统整能力问题。大部分教师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比较熟悉,而对其他学科并不十分了解,这就增加了跨学科统整的难度。因此,一方面不同领域的教师必须通过定期开展专题讨论,让自己对各领域都有所了解,为下一步进行课程统整作好铺垫;另一方面要加强组内教师的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课程统整靠单个教师是无法实现的。
2.学生统整能力问题。学生在长期分科教育的熏陶下,已习惯分科教学的模式,在学习过程中常常无法将各科知识打通,思维比较单一。这就需要教师先行设计统整的课题和活动,引发学生进行统整思考,培养统整习惯,提升各科的学习效率。
3.学校层面问题。一般来说,统整课程必须有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以及教师的热忱,否则就无法持续进行。因为统整课程是耗时费力的,工作量非常大,多数教师在没有驱动力的情况下,宁可墨守成规,也不愿进行课程统整。这就需要学校层面制定详细的课程统整计划,组织一系列课程统整活动,进而在各学科开展课程统整研究。
学校的课程统整既是一种课程策略,也是一种课程意识;既是一种解构,也是一种建构。它没有一套固定的模式,只有不断地超越与优化。课程统整,让笔者从课程的执行者逐步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在教学中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和发挥的余地,在一定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教给学生知识,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
[ 参 考 文 献 ]
[1]钟启泉.课程改革:新视点与生长点[J].中国教育学刊,2005(8).
[2]蔡清田.国民核心素养之课程统整设计[J].上海教育科研,2016(2).endprint